一土
李香莲和其他志愿者给肥东许集小学的孩子发放书包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 如此的清澈高远 / 盛开着永不凋零 / 蓝莲花……多年前,当李香莲偶然听到许巍的这首《蓝莲花》时,被深深打动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她觉得这首歌唱出了她的心声,她就是个在别人眼里倔强到一根筋的人。于是,她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蓝莲花”。
从小,李香莲就很有主意。初中时,因为家里穷,父母不准备让她继续读书,可李香莲不愿意,开始同家里抗争。一次,她看见墙上贴的报纸上有篇学生写给一位老师的感谢信,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她开始给这位老师写信,和她倾诉自己的境遇、自己想读书的愿望。没想到素不相识的老师竟真的给她回了信,鼓励她自学,还带她去县城,请她吃饭,给她准备了一些衣物。这次经历,让李香莲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她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好。公益的种子自此开始在她心中种下,虽然她那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公益,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2002年,李香莲结束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到合肥,在一家酒店做服务员。工作之余,她开始搜集助老信息。“我小的时候,爷爷奶奶身体就不太好,需要人照顾。我有这方面的经验。”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李香莲觉得这些老人是最需要幫助的。在报纸上看到一些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的信息后,她很想知道当报道过后、热度过去之后老人的生活情况。
四牌楼梨花巷的石蓬英老人、丁香社区的文秀英老人、绩溪路安医对面小区的胡常君老人……一有空闲,李香莲就去看望她们,买菜、做饭、陪老人们聊天。她的真心付出赢得了老人们的心。老人虽然与她没有丝毫血缘关系,但她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小李,你怎么又瘦了?”“小李,你怎么终身大事还没解决?”……老人们像关心自家孙女一样关心她。
精神上极大富足,但生活却时常捉襟见肘。给老人买菜、带老人看病都要花钱,李香莲只能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一省再省。她不化妆、不常买衣服,对物质需求不高,但不论是最初400多元的工资还是后来涨到2000多元的工资,李香莲几乎“月光”。
工资不够的时候,李香莲想尽办法赚钱。她去城隍庙批发了许多玩具、拖鞋、发卡之类的小物件,每天下班后就去摆摊。那段时间,许多人都笑她魔怔了,别人一门心思地挣钱往自己兜里揣,她却一门心思地挣钱往外撒。让她欣慰的是,也有很多人支持她,有一次房东得知她摆地摊,就号召左邻右舍来买她的货,做起了她的推销员。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她的小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蓝莲花”,知道了李香莲,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人开始主动联系她,其中就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想到自己辍学的经历,李香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一把钥匙。可贫困地区的孩子这么多,这是一个大工程,显然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她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微博寻求帮助,获得了各行各业爱心人士的支持。金寨县黄尖小学、岳西县希望小学、西藏浪卡子县阿扎乡完小学校、西藏山南学校、肥东县许集小学……带着大家的期盼,李香莲和爱心人士一起把助学金、爱心图书室、体育器材、学习用具送到了孩子身边。
公益这条路不好走,苦点累点她都不怕,就怕别人不理解。有人觉得她这么费心尽力,肯定从中得了利。事实上,她不仅没得利,这么多年自己还投入了30多万元。虽然会有累到不行的时候、会有受委屈的时候,但在公益的路上她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李香莲在敬老院,陪老人聊天
2013年春天,安徽阜阳一个4岁的小男孩被农用车撞伤,转院到合肥来。男孩家境贫寒,为了给孩子治病,一家人省吃俭用,常常是馒头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饭。李香莲常来探望他,听说孩子想吃肉,李香莲马上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排骨做好送到了医院。看着孩子吃得喷喷香,李香莲却心酸得要命。后来,为了感谢李香莲,孩子父母从老家带来一大袋自种的黄豆和一桶农家油。李香莲不收,这是她的原则,但孩子妈妈说:“你不收,是不是嫌我给的少了?你帮助我孩子这么多,这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不收,让我如何感谢你?”看着她期盼的眼神,李香莲破例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礼物。转手,她就把这些东西又送给了贫困的老人。
还有一次,有人捐赠了三副乒乓球拍,需要人去取。捐赠人家离市区很远,有十五六公里路程。李香莲不舍得打车,下班后她骑着自行车,往捐赠人家里赶。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李香莲加快了骑行的速度,哪承想车胎竟然爆了。周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身上也没钱,一个女孩子怎么不怕?无奈之下,她发了条微博,没想到交通广播看到消息后,派车去支援了她。说起这些温暖的瞬间,李香莲的脸上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这种“爱与被爱”的幸福让她坚持着自己的公益路,就像她在微博里所说的:“谁说义工是无偿的?那一声声真诚的‘谢谢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酬吗?”
因为长期做公益,李香莲的身边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为了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2015年,李香莲和一些爱心人士成立了合肥蓝莲花志愿服务队(后更名为合肥市包河区蓝莲花志愿服务中心)。之前,所有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全部堆放在她自己租住的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直到在包河区赤阑桥党群服务中心扎下根来,他们才算有了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
发展到2021年,蓝莲花志愿服务团队已经有2000多名志愿者,他们中有教师、医生、律师,还有退休的老大爷老大妈。管理这么多人的一个团队,需要做很多工作。作为发起人,从早到晚,李香莲几乎都在忙。因为上班总是请假,李香莲不得不辞掉工作,“哪个老板也不能接受员工经常请假。”思来想去,最后她决定创业,开一家家政公司,毕竟时间自由,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团队里。见她把兼职当专职做,团队里有人提出要给她开工资,但李香莲拒绝了,她说:“团队里每个人都在付出。像会计,我们的捐款很多就是2元、5元这样的小额捐款,但每一笔她们都要认真记录、仔细核对、及时公布。大家都是无偿奉献,我凭什么要拿工资?”在这个民间组织里,她靠个人魅力把大家凝聚起来。
截至2021年3月,这支团队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500场,服务时长达28930小时,服务各类社会人群约34000人次。
蓝莲花志愿服务团队现在主要有三大公益项目:助学项目——助梦飞翔、敬老项目——爱暖夕阳、助残项目——暖心团圆。其中,“暖心团圆饭”更是成为了一个志愿服务品牌,曾被合肥市残联授予第二届优秀助残志愿服务项目,还荣获了2020年合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從 2011年开始,蓝莲花“暖心团圆饭”,已经连续开展了十余年,旨在帮助残障人士和特困家庭度过圆满的团圆佳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我们一年会开展3次活动。”李香莲说,很多残障朋友,因为身体原因,平时很少出门,极度缺少社交,有些人甚至产生了自卑、自闭的倾向。“我们的团圆饭,就是为了让他们打开心扉,互相交流,多结识一些朋友。”可喜的是,通过多年来的运营,很多残障朋友主动要求参加活动,主动要求与社会联接。2020年的小年饭,李香莲印象很深,那天来了有四五百人,大家唱歌、跳舞、直抒胸臆,每个人脸上都是一片阳光灿烂。
常规工作外,李香莲还要应对许多突发问题。2020年,安徽迎来了疫情、汛情的双重考验,在危险面前,李香莲带着团队成员始终冲在一线。防疫期间她坚持值班38天,防汛期间她又和大家在坝上坚守了11天。没有任何报酬,志愿者里不少人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大家却愿意冒着危险,花时间、花精力来做这项工作。
记得上学时,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在课文里,解放军叔叔被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如今,谁能说这些志愿者们不是最可爱的人?
刚刚过去的高考,安徽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关于理想的话题,引发了很多人对于理想的讨论。李香莲也在朋友圈发表了动态,她说:“我的公益理想一直在路上,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在公益路上践行自己的公益信念,虽然困难,却也坚定。”这个女孩,这么多年,始终初心未改。
李香莲:合肥市包河区蓝莲花志愿服务中心发起人
荣誉:安徽好人、合肥好人、合肥第四届道德模范、合肥市五星级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