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扶贫:天地间自有大课堂

2021-08-23 02:21周世祥靳晓燕唐芊尔刘茜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孩子

周世祥 靳晓燕 唐芊尔 刘茜

“我们要让大家吃小米都吃出文化味。”推广当地特色土产红小米,打造文创包装,将特色根雕砖雕引入直播间……在河北赤城县驻村3年,河北大学教师高佳树见证了产业深度调研和文化内涵赋能如何为椴木沟村“点石成金”。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4.78万名教师赴一线开展实践帮扶,3923支队伍、3.33万名大学生赴贫困县支教、支农、支医。106所直属和地方高校结合学科优势,共同参与组建高校扶贫联盟。

如果说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那么,作为教育扶贫智慧军团的高校师生则是脱贫攻坚的一股重要力量。脱贫攻坚的战场,也是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在乡间:学子们设计交互课程、开启梦想课堂

“2018年,我在云南寻甸调研时,有一个孩子跟我说,他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他的堂哥在外地当外卖小哥,收入不错,他也打算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华东理工大学精神扶贫公益项目负责人张洺硕说,这样的孩子在当地并不是个例。

无独有偶,当时正在寻甸支教的华东理工大学学子崔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当地物质条件已经有所改善,但青少年个人内生动力不足,精神贫困成为阻碍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人一拍即合:激发当地孩子们的“少年之志”,才是授人以渔的关键。2018年3月,张洺硕和崔然共同发起“醒狮行动”激发贫困地区孩子的内生动力,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前后走访5个乡镇,对10所小学的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发放2215份调研问卷……团队基于调研结果,针对寻甸孩子的现状,自主研发了一套培育体系,从巩固乐观心态、提升抗逆力、培育公共精神、增强自信心、激发内生动力5个目标入手,设计了一系列配套课程。截至2021年年初,“醒狮行动”已服务6000多人次。

如果说华东理工大学学子唤醒了寻甸孩子的潜能,武汉理工大学的志愿者们则帮助山区聋哑儿童成就了梦想。

2014年,针对山区少数民族聋哑青少年儿童交流环境闭塞、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的现状,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专职助残支教工作。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焦镜和队友打造了“山里·山外聋哑青少年儿童社会融入计划”。

“沙沙是我们连续5年接力帮扶的一个聋哑学生,通过为她量身设计‘山里·山外交互课程,学手语、学跳舞、进集市、交笔友……从拍摄微电影到登上县春晚舞台,她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融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焦镜介绍,像沙沙这样的孩子,他们已在贵州志愿帮扶149名,其中已有12个孩子顺利升入贵州省聋哑职业技术学校。

小小的教室也可以是孩子们梦想的舞台。2017年起,天津大学为全国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中小学打造了包括美术教室、科技教室、多媒体教室、课外活动室在内的100个“梦想教室”,做“不走的支教”。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充满爱和梦想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们团结、友爱,有梦想、有追求。希望能给孩子们物质上的帮助,也想让他们能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新疆布尔津县初级中学梦想教室负责人、天津大学材料学院2019级硕士许全军表示。

北京大学游学团让“山里娃”近距离接触学者、律师、艺术家等;厦门大学通过直播课堂让孩子们和“嘉庚号”上的科学家对话;山东大学组织“梦想导师”结对陪伴,将关爱送至孩子心灵深处……师生们将个人奋斗与时代背景相融,把自身理想与国家前途相连,走进乡村,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未来的希望。

在泥土地:教授们撸起袖子、俯身劳作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发展,而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地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抓住了脱贫的“牛鼻子”。对于高校而言,该如何将论文里、实验室中“高大上”的新科技落地到“泥土地”?

2020年4月,武汉刚刚解封,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朱圆敏就急忙飞往云南临沧蚂蚁堆村,那里有她一直牵挂的“大罐”普洱熟茶固体密闭发酵罐。为破解加工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品质差异大、不稳定等问题,学校将余龙江教授团队研发的具有国家专利的“普洱熟茶纯净可控发酵技术”投入到蚂蚁堆茶厂,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台5000L普洱熟茶固体密闭发酵罐。

如今的蚂蚁堆茶厂有普洱生茶熟茶生产、加工4条生产线。通过科技运用和加工包装,毛茶价格提升了,贫苦户还有了入股分红。“现在团队还在当地建了創新研究院,希望促进更多的生物资源开发,让当地更多土产、药材走向市场。”朱圆敏欣慰地说。

精准脱贫梦染绿了西南边陲的茶园,也使千里之外松嫩平原的黑土地格外美丽。“这几天降温了,大棚要盖上保温棉被了。”驱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邹莉在颠簸中还不忘给农户发微信。“种食用菌的关键就是控制温度、湿度,而农户的经验往往是在气候平稳情况下形成的,如遇大风大雪,气温异常波动,就不能按往常管理了。”

从一开始试点免费配菌种,到实现规模化栽培,这支以博士生导师为领队的队伍,3年来已经转遍了黑龙江省泰来县的10多个乡镇,数次下到田间地头无偿为农户提供食用菌栽培方面的技术指导。

“在田间地头,我们和农户们一样,撸起袖子,俯下身去劳作。和乡亲们用土话沟通多了,有时回到课堂反而切换不过来了。”邹莉说。

生态恶化、越垦越荒怎么办?兰州大学通过引进新品种牧草,创新养殖模式,让甘肃定西找到了特色草畜产业发展之路。

农产品愁销路怎么办?北京邮电大学发挥其信息化建设的强项为贵州长顺研发“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匹配年订单3000万元。

贫困地区看病就医难怎么办?复旦大学打造全链条、立体化的健康扶贫模式,为云南永平构筑健康医疗帮扶的“云端支撑”绿色通道。

在田间、在林场、在车间……通过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扶贫产业优势、地方发展优势,他们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

在古村寨:传承乡土文化,唤醒文化自觉

“3、2、1,诺邓!”温馨时刻定格为画面。

2020年暑期,诺邓村的“古盐局”大院里热热闹闹。台上,诺邓村的孩子们和洞经古乐队的爷爷们合作演出了一场由村内真实故事改编的戏剧《三崇记》;台下,摆放着“新鲜出炉”的《诺邓家园一方志(第二期)·宝藏故事》。这都来源于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团队在诺邓古村的7年酝酿、深耕与沉淀。

诺邓村是哪里?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可能知道,这就是云南省云龙县诺邓白族村。和许多“失落的村庄”一样,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青壮年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看待和了解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面对文化的遗失和技艺的失传感到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

在同济大学师生的努力下,以儿童为载体的乡土文化振兴方案日渐清晰:“乡土文化夏令营”“老屋故事”“古村小导游”“宝藏故事会”等课程活动,让诺邓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知乡、爱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活动辐射到家庭、社区,关于村庄的记忆与情感也被唤起,村民们从讲述者转变为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宣传者和守护者。

“公益不是單纯的给予,应该想办法促进当地的内生发展。因此,想要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需要唤醒更多人的文化自觉,真正实现乡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团队成员彭婧表示。

同在彩云之南,“原住民”的生活样态也重新回归了阿者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哀牢山区东观音山腰间的阿者科村古朴静谧,看似与过去一样宁静闲适的阿者科,实则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21年3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杨兵转发了一条微信:“阿者科计划”入选《中国减贫密码》纪录片旅游扶贫案例。

阿者科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哈尼族聚落之一,曾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但也是云南省元阳县典型的贫困村,面临着空心化困境。2018年起,中山大学发挥旅游学科优势,由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联合当地政府发起“阿者科计划”公益援助项目,对阿者科村作出科学规划与统一管理,希望通过培训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等目标。

小马嫂终于成为一名称职的阿者科向导,能自信大方地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马阿嫂已经会熟练地写自己的名字了;卢阿嫂从前记账时涂涂改改,总是出错,到现在已可以拿出记录清晰、字迹工整的旅游账本……师生们相信,村里的阿嫂们一定能成为阿者科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阿者科乡村旅游正在成长。

“我希望有家的地方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有家!”高阿嫂以前一直与丈夫在外地打工,现在,她很开心可以在家附近上班,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为自己家乡工作也更有动力。

高校如何发挥智力优势,让乡土文化产生内生力量?“第一是探索可以开发的产业,科学论证价值,市场化运行;第二是充分挖掘当地文化,提升附加值;第三是运用文化传媒、互联网等传播渠道将其推广出去。”河北大学教师高佳树这样总结。

乡村振兴,依旧在路上。中国扶贫“高校方案”凝聚着师生们的青春、热血、智慧、胆识……他们在乡村的广袤舞台上开拓出学习、实践、科研、服务社会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孩子
你们这群寂寞如雪的女(男)孩子!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那些特别“听话”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
孩子的画
Hey Blue!蓝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