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盆
监管对于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的惩处之严从近期频繁的罚单中可窥见一二,不少银行房贷额度收紧,甚至有些暂停了二手房贷款业务。然而,在如此风头之下还有胆大的银行“顶风作案”。
据“江苏金融圈”报道,8月3日,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一节目中,曝出招商银行南京一支行个贷经理告知客户可以通过经营贷的方式筹集资金买房。
全媒体直播节目当中,主持人连线了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消保中心副主任王蓓以及江苏银保监局副局长丁灿,王蓓表示该个贷经理的行为是不合规的,如客户经理确有违规话术,会严惩不贷。丁灿则表示该行为严重不合规,监管部门将跟进核查,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8月3日播出的《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节目中,主要谈论的是房贷收紧的问题,节目邀请到江苏银保监局两位副局长。
节目中放出一段短片,记者走访招商银行南京湖南路支行询问银行房贷额度以及二手房贷款业务等问题时,该行工作人员竟然称,可以通过经营贷的方式筹集购房资金,利率低,下款快。
节目中还放出了“实锤”——招商银行南京湖南路支行一位个贷经理给记者“支招”,称如能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便能实现“巧用”经营贷购房。
针对短片中的情况,节目现场立刻连线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消保中心副主任王蓓。“这是不合规的。我们在受理房贷申请的时候,首先核实首付款的来源,我们行开发了一定的资金流向预警系统,以及用技术手段控制信用卡刷卡的场景。”王蓓表示该行对此情况非常重视,会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如客户经理确有违规话术,会严惩不贷。
而后,节目连线了江苏银保监局副局长丁灿,询问监管部门对此类问题看法。
丁局长称,对于节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日常监管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并称这是严重不合规的行为。此外,丁局长表示:“这种以经营性贷款之名行房地产贷款之实,是监管部门命令禁止的,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监管部门就根据数据的分析,要求银行自查自纠。到今年3月份的时候,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住建部三部委也是联合发文,已经实施的贷款必须要原路返回。”
“刚才曝光的问题到现在还有这样的想法或者操作,实属不当,监管部门将跟进核查,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月末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刚因房地产业务违规被罚。
7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发布公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存在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违规行为,上海监管局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10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這已经不是招行第一次因为房地产业务违规而被罚。今年五月份,招商银行就因房地产项目等多项违规行为被罚7170万元。另外根据2020年报,截至2020年末,招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2748.15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比例为25.35%,超出监管要求的中资中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20%。
5月21日下午,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招行因并表管理不到位并通过关联非银机构的内部交易违规变相降低理财产品销售门槛,同业投资、理财资金等违规投向地价款或“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予以罚款7170万元,对1名责任人员予以警告处罚。
此外,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招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2748.15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比例为25.35%。根据央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招商银行在列的中资中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为20%,招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明显超出监管要求。
实际上,受到个人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监管压力的不止银行一方,借款人如若编造建议背景以将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用于买房,监管部门将报送征信系统。
今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严打经营贷违规进楼市。这是银保监会等部门首次系统对经营贷进行管控的政策,进一步体现了房地产市场从紧从严的导向。
另外,在6月1日银保监会召开的近期监管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忠瑞透露,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是银保监会近期的关注要点。
刘忠瑞表示,针对一些城市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苗头,银保监会组织了专项排查,各地银保监局对经营贷规模总量大、增长快的机构进行重点核查,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从排查的情况看,可谓手段多样、花样翻新。”刘忠瑞介绍,一些企业和个人挪用经营贷,通过各种方式规避监管要求——有的拆入资金全款买房后,申请经营贷款偿还买房资金;有的借款人将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在多家银行账户间流转套现,以掩盖买房的最终目的;有的编造交易背景、虚构贷款用途等。一些银行贷前审核不到位,贷后资金管理不足。一些中介机构协助包装贷款材料、提供过桥资金,协助借款人绕过银行审批条件。
刘忠瑞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会同住建部、人民银行密切关注政策执行效果和排查结果,对自查不力被监管查实、故意隐瞒问题或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问责的银行、中介机构,将依法依规从严采取监管措施;对确认挪用经营贷的借款人,不仅要压缩授信额度、收回贷款,还将报送征信系统,提高挪用贷款的违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