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莎 郑静君 范兰兰 林 涛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 广东广州 510500 )
玉米可作为食品、饲料、医药、工业原料,应用极其广泛,是广东最主要的旱粮作物,同时也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产量仅低于水稻和番薯。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全年高温湿润多雨,一年可种植玉米3-4茬,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随着品种更新换代,种植制度调整,我省玉米病虫害发生形势严峻,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1]。通过对我省近9年玉米种植生产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有助于广东省各级植保部门提前谋划部署,科学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有效减轻危害损失,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2011-2019年我省玉米种植规模呈先增后减态势。从表1可知,2011年-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2016年达到顶峰180.93 khm2,之后我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减少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陡然下降至 120.95 khm2,降幅达33.1%;2017-2019年玉米播种面积总体趋于稳定。2011年-2019年玉米单产总体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2014年玉米单产由308 kg/667 m2降至289 kg/667 m2,2014-2019年产量逐年提高。玉米总产量先升后降。2013、2016年玉米总产量出现两个小高峰,最高峰为2013年达到81.62万t;2016年后玉米总产量变化趋势与播种面积一致,先迅速由80.96万t降至54.64万t,2017-2019年三年总产量趋于稳定。
表1 2011-2019年度广东玉米播种面积、单产及总产量
根据植保统计相关资料,对广东省2011-2019年度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2011-2019年广东省玉米病虫害总体处于严重危害状态。2011-2016年全省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逐年上升,与玉米播种面积增长保持一致。病虫年均发生面积852.88万亩次,是玉米年均播种面积的5.4倍;病虫年均防治面积1019.43万亩次,是玉米年均播种面积的6.5倍,即单位面积玉米地至少实施防治6次。其中2019年在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病虫害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增加显著。
图1 2011-2019年度广东省玉米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注:数据来源于植保统计资料。
如表2所示,我省玉米病害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均小于虫害。除了2013年病害和虫害发生规模基本持平,其他年份虫害发生占比和虫害防治面积占比大部分高于55%,由于草地贪夜蛾侵入,2019年更是高于60%。
表2 2011-2019年广东省玉米虫害、病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2011-2019年病虫造成的实际损失总体呈平稳下降趋势。但2013年实际损失增幅较大,如表3所示,2013年玉米大斑病大发生,发生面积198.68万亩次,几乎是2012年的一倍,而防治面积与前年基本持平,导致挽回损失低于2012年,实际损失高达46.41千t,是近9年的最高峰,占当年玉米总产量的5.7%。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不易察觉,一旦暴发防治难度大,损失惨重。2019年挽回损失和实际损失较2018年明显增加。
2011-2019年玉米病虫造成实际损失共356.25千t,玉米螟、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蚜虫、玉米锈病等9种病虫此段时间造成实际损失317.57千t,占总数的89.14%。各种病虫的消长规律有所不同。从表3可知,玉米蚜虫、玉米锈病为害有所抬头;玉米螟、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地下害虫(以蛴螬、蝼蛄、金针虫为主)、斜纹夜蛾产生的实际损失逐年下降,其中地下害虫下降明显。2019年前,玉米螟是玉米最重要的害虫,据田间观察和数据分析,2019年后更具威胁性的草地贪夜蛾取代玉米螟上升为玉米最重要的防控对象。
表3 2011-2019年广东省玉米主要病虫害实际损失表
我省玉米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粤西、粤北及
部分粤东山区,其中,湛江、清远、茂名、惠州、肇庆、韶关、梅州、云浮种植规模较大。全省各地播种面积有所下滑,但玉米亩产呈先减后增趋势。其一是2016年我省调整种植结构,同时为满足广大消费者消费喜好和市场需求,高产普通玉米种植占比减少,鲜食玉米和青储饲料用途玉米播种面积逐渐增大;二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和高产品种,促使玉米单产提高[2]。
广东省玉米插播期不齐整,生长期不一致,容易造成“桥梁田”,利于各类病虫害发生,但随着耕种制度、栽培方式的变化,病虫发生形势有所变化。近年来,玉米低茬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杆作为青储饲料回收比例不断扩大,田间玉米杆储存量不多,有效压低了田间病虫源基数[3]。同时伴随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应用和推广,如采取玉米、蔬菜、水稻轮作、套作,地膜覆盖,种植显花植物涵养天敌,设置性诱控装置诱杀玉米螟、草地贪夜蛾,释放赤眼蜂,安装杀虫灯,科学用药等措施,使得玉米螟、玉米大斑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广东省玉米病虫害未出现大面积严重为害情况,防控技术不断改良优化,防控形势可控,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玉米病虫害的防控风险仍然存在。近两年,草地贪夜蛾在我省一直呈偏重发生态势,发展蔓延极其迅速,从2019年的41.44万亩迅速扩展到2020年的151.00万亩,严重田块植株为害率最高可达100%,导致颗粒无收。一旦防控出现缺口,将会对我省玉米的稳产保供工作造成巨大影响。由此可见,要大力推进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控工作,建议科研院所加强病虫害技术攻关,农业农村部门做好监测预警防控与技术宣传推广工作,政府出台利好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力度和广度,合力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实现病虫害农药减量和可持续治理,最大程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