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孜黎C
不知道是什么定律,近几年每到三四月份我的状态都不太好。
明明三月算得上是我很喜欢的季节,在这段时间里,冬雪消融,万物复苏,什么都看似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好像消沉的也只有我而已。
四月初,我终于如同上一篇专栏所说,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了决定。
坦白说,决定走出舒适圈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象中如释重负的感覺,甚至于在某个瞬间,茫然和愧疚多过轻松,我没有因此好好地喘上一口气,反而因为自己临阵当了逃兵,压力翻倍。
幸运的是,这一路上我遇到的人都很好,提出辞职的那一刻,我做好了被质问、苛责的准备,毕竟就我内心而言,我觉得这样的责难是应该的。
就像考试考差了的孩子,拿着一份不及格的试卷,这时候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同学,他们嘲笑一句或者指责我一句,我都认为无可厚非。
但没有,我想象中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听到我说要辞职,组长没有过多的惊讶。早在这之前,她已经约谈过我一次,我才知道,原来我状态不好,是这么容易让人看穿的一件事,尽管我一度觉得自己藏得蛮好。
她心平气和地问我有什么打算,看是否有能帮到我的地方,最后祝我早日达成理想的状态。
我很感激这份理解与善意,却不知该怎么说才能让她明白,促使我做出决定的从来都不是同事和工作氛围,而是这份工作本身。
相反,如果不是同事们都还不错,或许更早之前,我就已经选择了离开。
辞职的第二天,我窝在家整整刷了一天的剧。
我和朋友说,以前有大把时间可以浪费的时候没觉得,原来纯粹的输入也是一件这么让人开心的事。
想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完整的时间用来看完一部剧、不间断地读完一本书了。
没有输入,就不会有好的输出,这是我一直信奉的法则,但在我试图完成新的作品时,我发现,仅有输入也是不够的。
写短篇出身的我,此前几乎没在意过写作技巧,最初执着于“文笔”这两个字,后来关注情节的设置,再后来,则开始思考怎么将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发散开来,慢慢填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最近看得越多、理论层面的东西思考得越多,我越发现自己表达能力的不足。
以前,有读者私信问我,怎么才能过稿,我回答得最多的就是多写多看,这几个字仿佛万能公式,实际推敲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现在想来,当时的我也只能这样回答。
因为在那段时期,对于写故事这件事,我自己本身也是茫然的,我几乎没有章法,写稿全凭灵感和热爱,又哪里能把故事拆开揉碎了,像写解题步骤那样条理清晰地掰开来讲呢?
也正因如此,我在最近猛地栽了跟头。
甚至栽下去之初,我都没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丧气到极致终于沉下心去分析了,才意识到,我现有的储备与能力已经不足以驾驭新的故事了。
短暂地写一点字,凭借那点儿倾诉欲足矣,但要长久地往前走,理论与技巧也缺一不可。
既然迈出了第一步,那就祈盼所有的坚持都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