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芳(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种子资源开发保护中心,山东 菏泽 274000)
毋庸置疑,智慧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智慧”的支持和引领下,转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融合了更丰富的现代化特征,使农业产业发展逐步趋向于智慧化[1]。在智慧农业发展视域下,能够全面快捷地收集农业生产信息,使农业技术应用与资源投入更加灵活,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推动智慧农业的升级转型。
智慧农业的核心是智慧生产,将农业生产、管理、经营、销售及服务集约化,形成了无缝衔接、相互融合的通路,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效益。在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之下,可以实现信息化、自动化、高效化特点,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思维、方式和结构,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2]。通常而言,智慧农业需要融合无线感应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无线控制技术,让农业生产达到可视化、自动化、精细化管理目标。目前,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开发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有效渗透至农业生产领域,与传统农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了日益完善的智慧农业发展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农业发展态势。
在智慧农业的发展中,基础建设内容至关重要,是推动智慧农业快速布局的关键所在。一方面,由政府作为引导机构,加大与通信商和农村地区的协调沟通,鼓励和引导通信运营商与农业接轨,推出有益于智慧农业发展的优惠套餐,以及适应于智慧农业的终端产品[3]。同时,政府也要关注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加强顶层设计与日常引导,构建有效的农业生产综合管理平台,改变传统农业粗放型的模式,逐步向集约化、智能化的产业路线迈进。另一方面,注重基础领域发展投入,即在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强化资金的投资供给,加大在基础农业设施上的建设力度,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注重排水、引水、灌溉及机械等设施设备发展,成立专项智慧农业发展保障基金,实施政策性资金补贴,不断促进智慧农业规模的扩大。
顶层设计的优化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前提,在智慧农业的发展模式下,应突出生态化、产业化、集约化等新特征,打破传统各部门、行业及体制间的阻碍,帮助智慧农业发展制定出远景规划,逐步建立规划化的种养殖示范基地,利用“引入驱动、招商引资、科学管理”的创新理念,强化智慧农业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优势,激发农民投身智慧农业建设的热情,与政府、企业及服务商一道,不断推动智慧农业的有序发展[4]。另外,强调高科技设施农业的普及和推广,加入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打造信息共建共享的全新管理渠道,在现代技术的保障之下展现出信息优势,并将信息资源广泛应用于管理、交互和衔接之中,有效解决农业发展的“信息孤岛”问题。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影下,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势在必行,更是农业产业未来发展的根本依靠。在智慧农业发展思想中,必须要逐步转变传统滞后的生产角色,加强在智慧农业技术与创新上的投入,全面发挥现代高新技术的优势,使之逐步向农业产业方向渗透,既满足了智慧农业创新的需求,又适应了扩大技术市场的需要,可谓是一举两得。由此可见,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变革,应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根本,快速形成服务于农业产业的力量,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5]。另外,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效率,尤其是在智慧农业的发展中,只有依赖于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智慧农业技术优势,在降低劳动力投入的同时,满足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要求,推动农业土地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
总而言之,智慧农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高度依赖于软硬件技术的配合保障,尤其是在信息数据的传输与管理中,均具有较高的传输质量和速率要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影下,智慧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大技术投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在全新的农业发展业态下获得创新,为中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增速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