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传统与走向现代——武汉地区图书馆建筑的百年演变

2021-08-21 07:31
华中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空间传统

邓 皓

黄佳伟

徐 伟

彭 然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图书馆观念的传入,全国各地一批图书馆建筑开始被建造。作为书籍等文献资料的载体,图书馆向来被视为有着浓厚文化气息和精神意义的建筑,其设计理念和思想也是各个时代精神的反映。

近代西方给中国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在建筑领域虽有现代主义建筑新思想的传入,但尚以古典建筑形式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影响,结合“民族形式”进行创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种思潮的传入都对武汉建筑产生了影响。

纵观武汉近百年来各个时期的图书馆建筑,既有古典主义中西合璧的典范,又有现代主义的方盒子体块,还有体现地域性的当代案例,各具时代特色。本文试图从武汉市图书馆这一特定建筑类型入手,分析其近代与当代建筑实践的特点,为传统精神的现代演绎、现代建筑的地域化提供参考。

1 早期的图书馆:古典形式与新功能、新技术的结合

武汉地区早期的图书馆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思想文化理念影响的结果。近代西方的新式图书馆理念、新的建造技术与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古典建筑形式相结合,造就了这一时期图书馆建筑的独特风貌。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刚刚经改组成立,学校选取新校址并于次年开始校园建设。受古典建筑教育的美国建筑师开尔斯承担了图书馆设计[1],将新功能新技术与古典形式结合。此时的图书馆由传统藏书阁的“以藏为主”转为“以阅为主”,平面采用以阅览大厅为中心的“工”字型布局;结构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组合式钢桁架承重[2-3]。现代结构的外部却是传统建筑形式:主楼塔楼由墙体支托的钢梁上支起的是八角歇山顶[3],立面装饰细部大都参照古典样式,只是传统木作已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米黄色砂浆抹面代替,阅览厅也采用大面积玻璃窗适应采光需求(图1)。

图1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

1936年建成的湖北省图书馆蛇山南麓新馆(现称特藏楼)借鉴了开尔斯的设计理念[4],碧瓦飞檐装饰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与武汉大学老图书馆同为有着优美古典形式的武汉市近代图书馆。

建于1953年的华中科技大学老图书馆,受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形式”的倡导和苏联建筑的共同影响,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和苏式的大门、窗户等周围装饰相辅相成,仍然是现代结构加上传统形式的表达(图2)。

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思想被引进之前的这一时期,武汉地区的图书馆在构造层面已经有了新结构和新技术的应用,而在形式上仍坚持着固有的民族风格和样式(表1)。

表1 近代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地区图书馆典型代表

传统形式似乎仍然具有其吸引力,乃至在现代主义已经开始全方位对国内建筑创作工作产生影响的新时期,武汉仍有一些仿古式的图书馆被建成:建于80年代的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双塔楼以古朴的姿态矗立于南湖之畔,武汉大学新图书馆也沿用老馆风格表示对历史的延续。但总体而言,随着打开国门以来受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图书馆设计已不再局限于用复古的传统形式表达的老路。

2 开放时期西方理念影响下的图书馆:现代建筑语汇的应用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原有的思想束缚被打破,国外各种建筑思潮纷纷涌入,建筑设计的思路得到拓展,中国建筑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景象,图书馆的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改革开放初期,受现代建筑功能思想的影响,图书馆设计思路更加理性,图书馆由“藏阅分离”到“藏阅合一”的功能转变和结构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与早期图书馆不同的开放式的大空间。从西方引进的“模数式”设计方法因其适用性和灵活性在国内图书馆得到大量应用[5]。

1990年建成的华中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与其相邻的老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馆的柱廊、线脚等体现古典建筑典雅美感的装饰在逸夫图书馆中都被抛弃,简单的几何形体棱角分明。主入口方向的东立面山墙形体浑厚,局部凹凸进退,给人强烈的体量感(图3)。南北立面采用水平向的长条窗,中部入口处凹进的玻璃幕墙与实墙面形成虚实对比。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语汇在此都有所体现。

图3 华中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

逸夫图书馆的设计思路是简单而理性的:从场地和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用地东西长、南北较窄的特点,将开架阅览室等主要使用空间沿东西横向布置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门厅交通空间设在中部,通过简捷的流线将读者引导到四周各个阅览空间;业务办公用房最初主要设在一层南侧,便于与老馆联系。南北两侧统一采用5.7m×7.5m的规则柱网,既能形成开放连贯的阅览空间,又能划分出采编、办公室等区域,可灵活适应各层开架阅览和采编办公的不同需求,即前文所述“模数式”图书馆设计思想的体现。纯粹的功能和流线的需要造成了上述“工”字型布局,只因此时东立面是分离的两面山墙,为增强入口的整体感,建筑师在东侧的三四层加设跨度22.5m的“过街楼”;同时在西立面一二层设配电和机房在西部形成围合庭院[6-7](图4)。

图4 华中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平面图

2006年建成的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是根据功能需求组织自由平面的另一个例子。图书馆主体由相连的几个长方形体块构成,北侧南北向体块底层为校史馆和架空的停车区,沿阶梯向上通往二层入口门厅,南侧东西向的体块作为书库阅览区,阅览区西侧与办公区相连,门厅西侧与报告厅相连,几栋楼在功能上紧密联系,围合成中部的庭院(图5)。与华中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相比,十余年后的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功能更加齐全,报告厅、展览、多媒体阅读空间等功能区域都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增添的。建筑外部处理也十分简洁,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垂直的格栅与石材贴面实墙互相映衬,是典型的现代建筑的感觉(图6)。

图5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平面图

图6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

以上谈到的只是两个典型的例子,80年代以来,武汉的图书馆设计大都已向简洁的形式和现代的设计理念转变(表2)。暂且不论现代性转化的深度如何,新时期的图书馆至少在面貌上已经与原来的传统形式大不相同。

表2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地区图书馆典型代表

近几十年来建成的图书馆,平面组织形式既有根据功能需求形成的自由组合式平面,也有以中央大厅为核心的向心式布局。前者在理性的基础上组织流线形成联系紧密的整体空间,后者作为组织图书馆空间、烘托场所氛围的有效手段,得到设计师的青睐,体现垂直空间流动的共享中庭在武汉市的许多图书馆中都有应用。这是现代建筑理论影响下的积极转变。

同时模数式设计方法和现代建筑语汇的简单复制也带来了千篇一律的方盒子式问题,如华中师范大学新图书馆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的方块形式明显与校园周边环境不够协调,未能很好地回应校园历史文化。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的“X”型平面可看作突破“模数式”规整方块造型的尝试。

3 新时期的反思与重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当代表达

现代主义功能优先、模数化设计等思想深入人心的同时,对中国传统和地方文化表达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图书馆本身特殊的精神文化属性对其文化内涵的体现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去除装饰的功能主义自然引起那些希望表现和传承地域特色的人们的不满,而重蹈古典建筑形式语言表现的覆辙已不再可取,建筑师开始用现代的手法来体现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探索。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并非易事。

3.1 传统院落意象与现代建筑空间的结合

如前文所述,从功能出发的自由平面、模数式设计、去除装饰的简洁几何形式,这些现代建筑惯用的基本思想和手法在华中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的设计中都有所体现;而中部入口东西两个庭院又赋予其传统的意境。“过街楼”的设置虽然主要是出于形式的考虑,但同时也限定了东部庭院空间,形成从入口广场经门楼、前院而进入室内的前导空间序列(图7)。竹子这一传统私家园林中的必备元素植于门厅前院两侧。进入门厅,左右廊道通往阅览、办公空间,通过两侧楼梯可达楼上两侧阅览空间,有如从厅堂进入两侧的耳房。门厅中央是校园总体规划模型,穿过玻璃幕墙又可来到内院。西侧庭院用简洁的几何形式表现出传统园林的诸元素(图8)。不同于传统建筑形态、尺度的现代材料构件构成了围合的庭院要素,庭院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空间意象在此用现代手法进行了演绎[6]。

图7 华科图书馆入口空间序列

图8 华科图书馆西侧庭院

华中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摆脱了传统形式语言表现手法的局限和束缚,现代主义的手法开始被应用,同时也做出了一些将传统院落空间意象融入现代形式的尝试,是传统表现的新思路。但传统意象的表达仅仅体现在外部空间的处理上,庭院是室外的庭院,室内外缺少联系,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理想。

传统院落意象如何在如今的多层乃至高层的建筑空间中体现,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图书馆做出了更好的回答。将传统的室外的庭院转化为有玻璃顶的室内中庭空间,传统建筑空间中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此作为阅览区域。中庭玻璃顶悬挂的绿色帷幔让直射阳光变得柔和,清新宁静的氛围给读者以舒适的阅读体验。在水平方向扩大面积和竖直方向悬挂帷幔的共同作用下,将原本近5层楼高的中庭空间的高耸被转化为近似于水平庭院的亲切尺度(图9)。6~10层分南楼和北楼,通过东西两条通廊相连,5层的平台让读者享受户外的阅读和交流。水平方向的二维传统院落形式在此转化为多层交错穿透的立体院落空间(图10)。

图9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中庭

图10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立体庭院空间

3.2 文化符号和象征的隐喻

传统元素和符号的提炼和表现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的策略之一,它让人很直观地在现代建筑中建立起对历史和传统的联想,在武汉当代图书馆建筑的实践中也有体现。

武汉市图书馆新馆的外部造型由六个大小不同的半圆和扇形楼体围绕圆心排列,希望表达出打开书卷的感觉。室内中庭的玻璃顶下,呈螺旋上升状悬挂的吊灯更是直接被设计成书卷的形状(图11)。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外部造型以“书”为原型,“书本”的层层出挑叠放表示知识的积累,并包含“节节高升”的寓意。这样的象征性表达显得直接而具体。湖北省图书馆造型的象征意义相对更为隐晦,武汉是白云黄鹤之乡,鹤文化延绵数千年,建筑即以“楚天鹤舞,智海云翔”立意,两侧对称舒展的造型是对白鹤飞舞形态的隐喻[8-9]。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图书馆在文化符号的表达上又略深一层次。入口处用方正的钢结构构架纵横穿插,演绎传统斗栱、排架木构的形态;传统建筑檐口部位瓦当上的装饰在此也以篆刻印章的形式得到了体现(图12)。这样的处理既是对传统构件的隐喻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简洁方正的形体又赋予其时代感。立面的木色金属板将传统花窗与篆书文字镂刻相结合,书写学校的历史文化。立面色彩以白色为主,而入口构架、篆书金属遮阳板、室外灯笼等局部的用色也是出于对传统楚文化色彩观的考虑,“楚人尚赤”,红色是楚国建筑与艺术品的主要色彩之一,这样的用色可以看作是对传统观念的延续[10]。

3.3 地域性表达的探索

地域性表达是近年建筑实践探索的热点,在笔者看来,武汉地区当代建筑的地域特色还不够突出,也正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武汉市图书馆新馆外部为书卷的象征性造型,而室内则采用了许多有着浓厚荆楚地域文化色彩的装饰(图13)。图书馆1~3层每层各布置了两块名为“智慧之窗”的青铜透雕,分别表现汉字发展、楚文化和现代科技,以工艺品和装饰的方式表现文化和地域特色。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图书馆在结合地域气候条件和历史文化的空间营造上做出了更具启示意义的尝试。图书馆作为校园主体建筑,在底层外部采用五层台阶实现对基面的抬升,烘托出类似于古代楚国夯土高台建筑的宏伟气势,而台阶上又层层种植灌木和桂花树,垂直立体的绿化拉进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图书馆的氛围变得活泼而亲切。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在台阶内侧布置水景,几株睡莲点缀其中,底层室内阅览自习区的玻璃门可打开直接与水面相邻,收到自然通风降温的效果,颇有几分传统庭园的意蕴(图14)。

图14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底层水景

4 回顾与展望:图书馆的时代精神

4.1 图书馆时代精神的回顾

百年前兴起的现代建筑运动给今天的我们带来的启示不仅仅局限于它对当时的工业时代做出的具体回应,现代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而做出创新和转型的精神本身或许更具现实意义。纵观武汉市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设计理念,都与当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技术的发展以及功能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表3)。

表3 图书馆时代精神背后的推动力

相比之下,西方图书馆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体现的时代精神或许更为明显。19世纪建成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采用巨大的圆形阅览室,圆形玻璃穹顶有如古罗马万神殿,烘托出图书馆建筑作为“知识的殿堂”高耸宏大的氛围,成为古典图书馆中心式布局的经典案例。现代建筑空间的发展是从打破传统中心性空间的静态构图开始的,框架结构对应的自由开放的平面布置赋予了空间“流动性”和“连续性”,消除了对称的布局和中心性的大空间,如阿尔托设计的维堡市立图书馆就是从各房间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出发,将各部分合理组织在两个相邻的长方形体块内。再到现代建筑运动后期,现代建筑思想内涵进一步丰富时,原来的对称和向心的布置又再次出现,典型的例子是路易斯·康的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屋顶采光的室内中庭被放置在正方形的平面中。但此时中心式平面的回归并非复古和倒退,而是在现代的流动和渗透的空间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纪念性[11]。

国内的图书馆建筑似乎也有一个类似的“从古典形式到现代主义再到传统的新表达”的过程,但明显不同的是西方的建筑是在自身的社会发展需求下进行的自发的演变,而中国建筑则更多是在西方外来影响下做出的回应和转型。对西方建筑语言的学习一开始可能较为浅显,但我们需要由表及里探寻其后更深层的东西,结合时代需求,将现代精神与自身传统更深层次地融合,才能真正有所创造。

4.2 信息时代开放共享精神的倡导

图15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

图16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传统的文献资源保存和借阅的功能受到冲击和削弱,传统纸质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网络信息资源所代替的情况下,实体图书馆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兴起的“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就是信息化时代学习思维和研究方式不断更新的产物。这种新的功能空间近年来在武汉市各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图15~16),但很多图书馆或许还仅仅停留在简单引进和跟随潮流的形式层面,如何与地方实际结合,真正推动图书馆交流共享的功能转变还需要探寻背后的需求,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的学习空间。

结语

武汉市近百年来图书馆的设计和建设可看作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方面的缩影。百余年前,图书馆这一新建筑类型随西方新式图书馆理念的传入而引进国内,现代建筑如何植根于中国自己的土壤,乃至植根于某一具体的地区,武汉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图书馆建筑做出了属于时代的不同回答。早期图书馆的设计将近代新的功能空间和结构技术构成的骨架与古典形式的表皮相结合,是现代结构的应用和古典形式的沿袭;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主义建筑语汇和思想的应用造就了一批具有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的有着明显现代风格的图书馆建筑;而同时叠加于现代性之上的符号学、场所精神等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又让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当代新表达。当代设计如何吸取现代建筑的精髓,并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之上运用,如何联系本源来发展属于自己的现代建筑,有待未来的进一步探索。

资料来源:

图4: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图10:根据https://oss.gooood.cn/uploads/2018/05/033-library-of-south-lake-campus-of-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china-by-architectural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of-scut-1.jpg 改绘而成;

图12:https://oss.gooood.cn/uploads/2018/05/029-library-of-south-lake-campus-of-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china-by-architectural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of-scut.jpg;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绘、自摄。

猜你喜欢
图书馆空间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