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射手贺逢光

2021-08-20 10:11杨玉才
文史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城关民兵敌人

杨玉才

贺逢光,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关镇友义村桃卜沟人。1908年生,1937年1月6日参加八路军,1938年2月28日加人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由部队转地方搞公安工作,同时兼任本村民兵队长、武委会主任。在围困日军的“两年半”对敌斗争中,他是闻名太岳区的特等射手、民兵杀敌英雄。延安《解放日报》于1944年1月9日曾刊登过他的英雄事迹。1945年元旦,太岳区杀敌英雄、劳动模范、模范工作者首次代表大会在士敏县郑庄隆重召开。威震太岳的杀敌英雄贺逢光作为沁源县的代表之一出席了这次大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太岳区党委领导同志亲手把杀敌英雄纪念章戴在他的胸前,把一支崭新的“六五式”步枪送到他的手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转战南北,参加了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村党支部书记、生产队长、林业主任,为沁源革命老区经济建设默默奔忙,奋斗不息。

率领弟妹都参军

贺逢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妹妹贺改梅、弟弟贺逢曙都相继在苦难中降生,忍饥挨饿,衣不遮体。因生活所迫,身体瘦弱的贺逢光8岁就到离家四五十里的中峪给地主放牛。10岁那年秋天的一个早晨,两只狼忽然进了牛群猛地向他扑来。他急中生智,翻身钻到牛肚下使劲搔牛的睾丸,牛痛得“哞”的叫了一声,猛然一冲,把两只恶狼惊跑了。事后他想,如能有一支土枪,就不用担心狼来了。于是他向东家要了一支土枪,整天带枪放牛、打野鸡和山兔,土枪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枪打得多了,准头也就大了。这为他当兵打仗打下一个好基础。

1937年1月6日,饥寒交迫的贺逢光结识了八路军董谦和史健二同志,在他们的影响下,贺逢光兄妹明白了受苦受难的原因和要想民主、自由,过好生活,就必须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道理。贺逢光和他的妹妹贺改梅、弟弟贺逢曙一同参加了八路军。他们在红旗下宣誓,“不投降、不贪污、不盗窃,决心当一名优秀的人民子弟兵”。之后,他又在部队的支持下发动友义村和周围村庄的贫民积极分子同地主进行减租减息斗争。

贺逢光入伍后积极肯干,刻苦锻炼,又结合打土枪的经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步枪、机枪的要领,还能熟练准确地射击。部队每次射击竞赛的时候,他准能毫不脱空地连中红心,博得大家的喝彩。在一次与敌人的遭遇中,敌一个连向我决死队的13个人扑来,在寡不敌众十分紧张的时刻,必须冲锋陷阵才能决一雌雄。忽然贺逢光的机枪吐火了,他居高临下,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敌人只要露面,就在他的枪声响后应声而倒,迫使敌人退却,死伤了数十人后狼狈逃窜。从此,特等射手贺逢光的名字就在军队盛传开来。

1938年2月28日,贺逢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冒险保护子弟兵

1940年1月,游击队为了让贺逢光同志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和父亲,将他留在村里,担任沁源县城关镇友义村的民兵队长。

1940年,日军来沁源“扫荡”,直扑太岳区党委原驻地友义村。这时,村里正有14个八路军战士染上了严重的伤寒症,住在友义村桃卜沟的贺逢光家里。贺逢光和另外几个民兵白天把战士们背上山中隐藏起来,晚上再背回家中喂饭喂药。就这样来回背了半个多月,直至敌人撤走。战士们病好后都流着热泪说:“要不是咱们的老贺呀,我们即使不死在敌人的刺刀底下,也会被伤寒病折磨死。”

同年8月,太岳行署運来一驮重要文件,贺逢光独自一人一夜全部把文件拿到山里的窑洞里藏了个严严实实,敌人搜了三天三夜,什么也没有得到。他受到行署负责同志的表扬。

1940年12月,天气特别冷,就在这时,有140多名干部路经友义村,又冷又饿。贺逢光赶忙把自己家里仅有的130斤小米拿出来给同志们吃了一顿,趁夜将他们送到大东沟山林中的悬崖底藏起来。然后和民兵余文海将60斤玉米连夜炒成玉米花给同志们送去。正巧在路上遇到“扫荡”的敌人,他俩赶快躲到干谷草垛底下。敌人赶着牲口来拿草,就把他们俩抓住,幸亏那天晚上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们用石头砸敌人的头,趁机跑掉,终于把玉米花送到目的地。

一枪救下三百人

1942年10月,敌人又一次“扫荡”沁源,妄图以沁源为“山岳剿共实验区”长期驻扎。并且在城关、交口、霍登、阎寨、中峪扎下据点。

敌人驻扎在城关,城关所有的老百姓都动员起来搞坚壁清野,敌人找不到水井,也找不到粮食,外出“扫荡”抢回粮食又碾不成面,因为碾子都被民兵破坏了,敌人气疯了,开始向城关周围的村庄疯狂地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有一天,敌人扫荡友义村,他们在村里找不到一个人,就包围了桃卜沟后面的山头,搜出了143名扶老携幼的群众。里面有贺逢光的父亲、母亲、三叔、三婶,敌人用机枪把他们活活射死。此时贺逢光的母亲肚里怀着已有七个月的孩子,敌人用机枪把她打死后,还用刺刀把孩子从肚子里挑了出来,割下脑袋,又扎在刺刀尖上抛到沟里。躲在另一个山头的贺逢光和民兵们看在眼里,怒在心上。到中午时分,敌人又搜出300多名群众。敌人的指挥官命机枪手看着他们,其余都在吃饭。就在这时,贺逢光趁敌人不注意,一颗子弹打在那个机枪手脑袋上,揭了他的脑瓜盖,其他民兵一起向敌人开了枪,敌人遭到突然袭击,不知有多少八路军和民兵,不敢硬拼,便抬着3具尸体狼狈逃回城里。300多名群众晚上回到村里,都说“要不是咱们的贺逢光,咱们都见鬼去了”。此后,“神枪手贺逢光一枪救下三百人”的事不胫而走。他成了一位誉满太岳的民兵英雄。1944年1月9日《解放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原文中是这样写的:“有一天,城关敌军六十多人,窜到友义一带抢粮,敌人把藏粮窑洞挖开后,正忙着做他们的早餐。锅里的开水沸腾了,大米淘净了,白面揉好了,山药蛋在火里烧熟了,一大堆日伪军正围在火炉旁叽哩哇啦地谈话。转战在山头的民兵们这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都觉得这是一个‘打狗捉鳖的好机会,机枪手贺逢光早已进入阵地待命,他看得清、瞄得准,哨音刚响,一枪正打在敌人做饭的火灶上,顿时火光四射,黑烟弥空。随后,别的民兵也一齐射击,打得敌人四散奔逃,顺沟溜掉。

贺逢光和民兵们一起,高高兴兴地从山头转到树林里,把敌人准备好的早餐饱饱地美餐了一顿,把敌人刨出来的粮食衣物,都原封原样地归还给物主。”

带领民兵打伏击

1943年正月初六,敌人从城关往阎寨据点运粮。担任村武委会主任的贺逢光带领贺逢义、安三儿、史汉祥等一班民兵,在路边的山沟里设下埋伏,等敌人到来时,他们突然发起攻击,打死敌人一匹驮骡,打伤几个敌人。以后,敌人就双日改为单日往阎寨运粮。民兵们知道后,就三个一团、两个一伙,埋伏在离大道百米远的山梁上,东山打几枪,西山放几枪,路旁的蒿草地里也扔出了手榴弹,直打得敌人不敢走正路,只好走河滩。民兵们又在河岸上埋下地雷,炸得敌人骨肉飞天。敌人只好把阎寨据点撤掉,只剩下交口和城关两个据点。日军不仅没有在“剿共实验”中取得任何成功经验,反而尝到沁源民兵的苦头,只好将原来的驻剿军撤走,另换新的驻剿军接替。

敌人新的驻剿军刚来,气焰十分嚣张。为挫伤敌人的锐气,区公所武委会主任李清祥带领民兵埋伏在交口到城关的必经之路——南石渠的水沟。水沟林密草旺,是隐蔽埋伏的好地方,早晨,太阳刚刚露头,100多名敌人由交口到城关,正走在石佛栈上,这条栈道离隐蔽点只有100米遠,贺逢光告诉大家:“一打骑兵,二打打旗的、挎洋刀的,三打敌兵。”只听一声哨子声响,贺逢光的机枪向着敌人扫去,一个骑马的日军军官从马上跌了下来,其余的民兵也扣动扳机,顿时枪声、手榴弹声混成一片,震得山谷回响。敌人前进挨打,后退挨炸,只好从栈道上顺着山沟往里爬,可又遭到沟里埋伏的民兵的袭击,敌人又折回来,拼命后退,敌人有的摔在栈道底的崖下掉进沁河里,有的就地倒下去不动弹了,有的抱头乱窜。直打了5个小时,战斗才算结束。第二天,民兵们受到抗日县政府通报表扬,还奖了他们170颗子弹和1挺机枪。民兵们高兴地说:“不维持,硬围困,持久战,打敌人,永远跟着共产党,定要打垮小日本。”

家门演出空城计

1943年秋天,抗日战争到了最艰难的时期,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以“铁滚战术”向我沁源实行“山岳剿共实验”观光“扫荡”。敌人对他们最头疼的民兵英雄贺逢光恨之入骨,扬言:“抓不到贺逢光不罢休。”那年十月初七下午日落时,敌人分三路出发,突然包围友义桃卜沟,日军170余人还带着80根绑绳。我方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商量对策,还是贺逢光想出了好主意。晚饭时分,当敌人进入桃卜沟,他们看见贺逢光住的窑洞内灯火明亮,烟筒里还冒着缕缕青烟,又听见从窑洞里传出小猫的叫声和狗吠声,敌人高兴了,以为这一次贺逢光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出去了。只见敌人的大队长叽哩哇啦地叫唤了几声,敌军立刻把贺逢光的窑洞围了个水泄不通,敌人一个小队长边喊边带着40多名日军冲了进去,先在院里向窑洞里打枪,只听猫叫声连连不断,敌人不敢径直往里冲,用炮把窑面打破,用机枪扫射,随后才有20多人往窑洞里闯。那个小队长刚一进门,听到“轰”的一声,铁雷爆炸了,炸得敌人血肉横飞,当场就炸死了六七个,还有几个挂了彩,敌指挥官呀呀地吼叫着,只好撤回了城关。原来贺逢光他们把炕上、地上、窗台上都点起了麻油灯,在火灶里倒上油糠点燃,把猫狗拴在家里,在门顶上放铁雷,在地下埋上地雷,让全村的人都撤往山沟里,他们埋伏在南山上,唱了一出“空城计”。

猜你喜欢
城关民兵敌人
浅议汉阴城关脱贫攻坚与山林经济关系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飞过城关完小门口的蜻蜓
飒爽英姿女民兵
我的家乡
“民兵”一词的来历
“山东青年”注意民兵建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