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梅林博士
在之前的专栏中,我们讨论了潜在心理资本中的感恩、情绪智力、心流,今天继续谈谈正念。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兰格把正念定义为“一种灵活的心智状态,其特点在于对新奇事物的开放、对环境的敏感,并且投入到当下时刻”。有学者指出,正念也是一种信息加工方式、一种认知能力,即专注于当前事物,记住它们,并且不会因为分心、思绪游离、联想式思维而对当前事物进行错误加工。
为了更好地理解正念,我们先了解一下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潜念”,即思维局限于固有的类别、对新刺激按照过去经验进行自动化反应、对当下缺乏关注。
举个潜念的例子:心理实验人员随机找路过的人进行对话。在两人交谈时,有扮演的工人抬着木板从对话的两人中间穿过,这时实验方趁机调换了对话人员,很多参与测试的路人却完全没有发现与自己说话的人已经换了。
这个实验证实:人们有时被思维固化,对当下缺少觉察,因而必然影响处理当下事情的能力。
研究发现:正念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大脑功能,增加韧性、乐观、共情等积极心理资源,同时还能提高工作绩效,降低抑郁、焦虑等情绪。对于儿童而言,正念会提高儿童学习的创造力和学习效率。
那么,老师和父母如何帮助儿童进行正念学习呢?
正念行为有三个特征:不断创造新类别、对新信息持开放态度、确信视角不止一个。有些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是只要题型稍微变化一下,就无力应对,导致学习时内心充满挫折感。
正念学习告诉孩子们:学习不要死记硬背,不只是追求熟能生巧,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所依赖的条件,对差别警觉,对不同情境敏感,学会用不同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进行精细学习。
这样,其中小部分改变,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并进行应对,兰格教授把它称之为“岔路学习”。
岔路学习的方式可以避免学习者早期僵化接受知识,后面无法纳入新知识和信息。
比如,有的小朋友开始学习数的分类时,认为奇数和偶数是唯一的分类方式,因而他后来就很难理解质数和合数,遇到类似的题目经常出错。
如果他刚学习数的分类时,老师指导他这只是数的一种分类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分类方式,孩子以后就能更灵活地运用不同分类方式去解决问题。
此外,我之前讲过的“自得其乐”其实也是一种正念能力。如果学习只是不停地重复练习,会是一件非常枯燥的苦差事。但是,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活在当下,发现学习中新的类别、微小差异,就会享受到很大的乐趣。所以,父母和老师要告诉孩子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对学习材料充分感受、分析,发现其中的变化。
这种正念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孩子对学习过程充满兴趣,从而培养更持久的内在动机。
由上可见,正念的思维方式不会无条件地接受信息或者超量学习,而是在学习中的每个时刻保持开放心态,探索问题的不同角度。这样,即便孩子遗忘过去学习的某种方法,也可以找到其他解决方法,进而丰富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显然是非常有意义的积累。
正念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更有创造力和效能感的孩子,所以请父母鼓励孩子用放松的态度“玩味”当下的学习,从而产生更多的类别和意义,培养出灵活、機敏、高效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