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委组织部
密云区冯家峪镇西口外村利用山场资源广阔、蜜源植被丰富的特点,发展中华蜜蜂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一箱蜂,一亩田。”在密云区冯家峪镇西口外村村民中流传的一句话道出了农民收获喜悦的心声。
西口外村位于冯家峪镇西北部,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3万多亩,林木生态覆盖率达98%,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饲养中华蜜蜂提供了优良的蜜源基础。村里有中华蜜蜂养殖户15户,蜜蜂900余群,全村年产蜜1万多公斤,收入50余万元,人均收入3万余元。蜂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中华蜜蜂是中国特有的品种,过去山里经常见到。随着国外蜜蜂品种的引入,体型相对弱小的中华蜜蜂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领地逐渐变小。山间鼠蛇的侵犯更加剧了中华蜜蜂种群急剧萎缩。”冯家峪镇西口外村党支部书记郭爱英说。
2006年,中华蜜蜂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在多地设立中华蜜蜂保护区,密云区冯家峪镇就是其中之一。
在冯家峪镇西口外村的崖壁蜂场里,几百只蜂箱挂在悬崖峭壁上。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悬崖蜂场和中华蜜蜂核心保护区。
2016年,西口外村成立了北京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联合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共同把中华蜜蜂的家安在了崖壁上。村党支部书记郭爱英把崖壁蜂场比作中华蜜蜂的“避风港”,蜜蜂得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生息。
“保护中华蜜蜂,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护这片青山,”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小力说,“中华蜜蜂是山间百花的红娘,华北地区很多树种,特别是早春或者晚秋开花的植物,都要靠它来授粉繁殖。保持北京山区的生态平衡,这些小家伙们功不可没,要是没了它们,好些本土花草也会有濒危之险。”
“把蜂箱挂在高高的悬崖上是一个方面,还需要优厚的蜜源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郭小力说出了饲养中华蜜蜂的不易。过去村里人居环境脏乱、污染严重、土地贫瘠,导致蜜蜂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为了给蜜蜂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村里主动扛起了治理“大旗”,党支部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上门包户联系,挨家挨户征集意见,结合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对垃圾分类、村庄绿化亮化等方面工作,系统地分块、分区整治,建立奖惩机制,切实让乡村环境变了样。
为了把小蜜蜂做成规模化产业,村党支部坚持龙头带路,从规模化集成化入手,优先统筹考虑低收入农户增收。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以技术辅导等方式,免费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蜂箱、蜂具和技术指导服务,解决了他们不敢养蜂、不会养蜂、不能养蜂的问题。为有效化解低收入户的市场风险,他们所产的蜂蜜全部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按照交易额还能二次分红,为蜂农解决了在产品销售上的后顾之忧。
养蜂业是绿色生态产业。冯家峪镇党委认准“小蜜蜂可做大文章”,铆足劲全力支持蜂产业发展。他们统筹规划,在方圆200多平方公里的镇域内为中华蜜蜂营造安全生长环境,为蜂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西口外村党支部进一步坚定了信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小蜜蜂做大、做强、做实,让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成为生动实践。
“我们不擅长做其他工作,就会拾掇这点儿蜂子。” 67岁的蜂农刘凤平家里以前就在西口外村的小山坡上养蜂,但由于养殖方法老套,产量低,便搁置了养蜂。后来村里利用低收入户帮扶政策,给她家配齐了养蜂器具、摇蜜机和几十群蜜蜂。家门口的保峪岭养蜂专业合作社聘用他们为合作社社员,老两口开始重操旧业。如今,刘凤平家的蜜蜂已发展到140多群。
村党支部不仅把特色产业打造出品牌,还以此带动旅游业发展。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依托崖壁蜂场,建设科普体验景区,将蜂产业与休闲观光、科普体验、蜂疗养生等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中蜂+旅游”融合发展,以小蜜蜂带动大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甜蜜事业”。在镇党委的协助下,西口外村党支部已經成功举办三届中蜂“割蜜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加,西口外村也成为乡村“网红”旅游打卡地。
(责任编辑: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