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陆晓如/孟盼龙 南 洁 袁世平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员工刘静媛将一位平凡采气人最真挚的敬业精神浸透在平凡的岗位上。
●刘静媛有不怕吃苦的工作态度,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
一滴水,看似渺小,却能折射出太阳耀眼的光辉;一朵油花,朴实无华,却在平凡岗位上吐露着隽永的芬芳——许多的伟大,正是孕育在这样的平凡之中。
记者在长庆油田采气三厂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办公大楼见到刘静媛时,她就是那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石油女工的形象——身穿红工衣,头发齐整整地梳着。没有高学历,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却用不怕吃苦的工作态度,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将一位平凡采气人最真挚的敬业精神浸透在平凡的岗位上。
身为“油二代”,刘静媛早早地就做了和父辈们一样的选择——成为一名石油工人。
2005年,18岁的她从长庆石油学校进入采油厂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实习。儿时总听父亲讲石油人苦,石油人累,那段时间她开始对此有了切身的体会——冬天井站烧煤供暖,大晚上的她铲煤、掏炉灰;排污口堵住了,她跳进污泥池里清理杂物……
令她至今记忆深刻的是在井场发现偷油贼。她想悄悄地靠近取证,结果还是让他们逃跑了。怕再有人来偷油,她就裹着棉被,夜以继日地守在井场,紧盯着附近的7座抽油机。坚持了半年,让偷油贼不敢再来。
●安全检查,刘静媛总是一丝不苟。
2006年,面临毕业分配,她突发“叛逆心”——没有按照父母的希望,填报离家近的采油厂,而“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将分配志愿填为采气厂,因此机缘巧合地进入了采气三厂。
“经历过采油厂的锻炼,我不怕吃苦。但刚到位于内蒙古毛乌素沙漠的苏里格气田,艰苦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刘静媛回忆说。
想象中,内蒙古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但实际上迎接她的是漫天的风沙。“当时毛乌素沙漠还没治理,风沙很大。我体重130斤,算是胖的了,依然感觉风一刮就要把我刮跑了。”
恶劣的环境,陌生的工作,怎么待下去?“当时我很迷茫,也没少哭鼻子。甚至打电话回家跟父母说要离开这个‘鬼地方’。”父亲勉励她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锻炼人。”平静下来后,她暗下决心要咬牙坚持下去。
之后的日子里,她干过中控岗、化验岗、计量岗。“中控岗、化验岗是在室内,环境相对舒适。而计量岗的工作在户外,无论春夏秋冬,都要站在外面查车,风吹日晒的,是一个让男员工都面露难色的比较艰苦的岗位。”刘静媛说。
刚上计量岗的第一个月,她就暴瘦了12斤,而且晒得手、胳膊、脖子、脸都泛红、脱皮。工作太忙,她也顾不上护肤,脸上坑坑洼洼的,还留下了晒斑。回到家父母看见后惊呼:“你怎么成这样了?这么黑!女孩子不把皮肤护好,以后怎么嫁人?”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她忍不住笑起来。
在刘静媛的记忆里,那时只要一刮风她就愁得很。风沙吹得睁不开眼睛,就想找个地方躲一躲。但她不能躲,车来了就得装卸。有一次,她在距离地面两三米的平台上给罐车装油,突然刮起大风。每次把油管拉向罐车的接口,对她来说已经颇费力气。一刮风,油管来回晃动,她更要牢牢地拉住。等装完车把油管拉回原位,她才感觉到胳膊跟脱臼了似的,疼得厉害。
冬天的寒冷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里格冬天气温能降到-30℃以下。如果是凌晨卸车,睫毛瞬间就结冰了,整个人冻得麻木了。刚来时没经历过这么低的气温,没戴手套去拉管子,手就黏在管子上了。”
连续7个春夏秋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在厂区内来来回回地跑,在两米多高的罐车上爬上爬下,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计量岗这么辛苦,为什么要从相对舒适的中控岗、化验岗转到计量岗?”面对记者的疑问,刘静媛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企业需要。
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承担着苏里格气田苏5、苏10、苏75等8个区块的气田产出水卸车与产出烃类污油的拉运、甲醇的验收过磅和出库等计量的交接。计量磅秤上的数字牵涉企业利益,而提供拉运服务的外部车辆、人员关系企业的生产安全。
“2012年厂里成立计量岗时,考虑到综合治理存在较大隐患,需要挑选一批细心且责任心强的女员工承担这个岗位的工作。刘静媛工作踏实,没有花花肠子,厂里就选中了她,并让她担任计量班班长。”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党支部书记李军说。
从那时起,“严抓数据,过好每一辆车,确保每一辆车安全离厂”成为了刘静媛的奋斗目标。
每天早上一睁眼,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中控室询问罐存数据。从车辆进厂前的驾驶证、消防证、行驶证、拉运证、GPS系统的检查,到灭火器、防火罩、静电释放条、车胎是否完好的检查,再到铅封号的核对,登记、领卡、过磅称重,直到车辆出厂,签拉运票、盖章、开出门条……她每天的工作琐碎而繁杂,“忙起来连去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每一天皆是如此,但每一辆车的进出,每一个检查环节,她始终一丝不苟。车况不达标、证件不全的车辆坚决不予放行,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烃类污油、甲醇都是有价值的,在装车到过磅这个过程中绝不能有一丝马虎。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过磅信息不准确。”
因为检查严格,刘静媛带领的计量班“声名在外”。为第三天然气处理厂提供过拉运服务的司机都知道计量班有个特别较真的班长。他们到别的处理厂拉活时,聊起来就说:“三处的那些女的真是难缠!”
对此,刘静媛哭笑不得:“在其他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说,我在外面‘名声’不太好……”后来她在检查车辆时多了一项工作——跟司机解释各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司机每天听我唠叨也嫌烦,但我还是他来一趟我就唠叨一遍,尽量去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虽然不是人人关注的生产岗位,但计量岗同样不可或缺。每到供暖季,气田加足马力生产供气,产出水量更大,污水车易积压,计量班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个冬日的凌晨2点,加班中的刘静媛遇到了麻烦:密闭罐的液位打不下去,可是此时还有6辆污水车在等待卸运。如果不及时卸水将造成罐口冻堵,进而影响气田正常生产。但此时维保师傅早已入睡。
她没有犹豫,戴上手套,自行检查进罐流程和设备。原来是转水泵压力过高,导致滤子被堵。她用撬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开密封的过滤器盖顶,花了半个小时把滤子取出清理干净后再装上。虽然戴着手套,手指还是冻得没了知觉。但看着转水泵启泵后压力正常,一辆一辆污水车有序卸水离开,没有影响气田生产,她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
“在刘静媛担任班长的7年时间里,女子计量班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和标准,共核查车辆62430台次,装卸气田采出水近160万吨、气田轻烃13.65万吨。不仅零差错率地完成了处理厂装卸车任务,而且无任何违纪违规事件发生,本岗安全生产率达到了100%。”李军介绍说。
回顾过去的经历,刘静媛的话语里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学习。
“刚来采气厂时,我什么都不懂,就利用一切时间学习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师傅们请教。”刘静媛说。在她心里,学习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学习积累才能干好每一个岗位。
刚开始在中控岗,她认真学习师傅们教授的操作步骤,闲余时间自己动手练习操作技能。平时只要看到队长在现场忙碌,她便眼勤手快地主动搭把手,并趁机学习操作技能,请教疑难问题。现场学过一遍之后,回到值班室,她还要拿出笔记本,将学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至今她还记得在第二天然气处理厂跟着师傅杨雪学习的情形。“中控室有十几个画面,我刚接触时有点懵,不知道该看什么。杨师傅讲得细,抓得严,我就按照她的指导学习怎么掐分掐秒地抓液位、压力等参数的变化,锻炼对数据的敏感性。”刘静媛回忆说。
调到化验岗后,她刚开始在化验室做试剂时,用滴定管总是吸不准量。看见师傅在做,她就在一旁边看边学,拿个小本记录下操作要点,再利用空闲时间自己练习。整整练了一个月,她做到了用滴定管取量分毫不差。
在计量班的7年时间里,她依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她积极参加长庆油田公司、采气三厂举办的技术比武。“虽然没有拿到过很好的名次,但通过参加技术比武,我学习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特别是关于安全风险防范的。也促使我的操作手法更加规范,对整个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更清晰,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
学习让刘静媛不断开阔眼界,对工作也不断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由此,她创新班组管理,通过“末位淘汰制”、月度考核层层落实厂里的工作措施;总结推行了“三核三查三落实”工作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削减了风险;优化工作流程,革新装卸管线接头,实现了一车卸水到三车同时卸水的转变……
2019年,还在休产假的刘静媛听说厂里人手紧张的消息后,留下对儿子的思念,毅然重返岗位,并被委以重任,步入了中央控制室视频监控岗。
“她很认真地学,来运行队不到一年,就把岗位上所有情况掌握熟了。2019年底班组岗位考试时,她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三处理厂运行二队队长陈波介绍说。
为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的“鹰眼”作用,刘静媛培养了“自查自找”的习惯——上下班前为自己查漏补缺,每发现一个问题就填写一个并且上报。在她的影响下,同事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工作。
2020年,追求进步的刘静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各种党建活动,她参与度很高。从她在每一次党建活动上的发言,都能看出她结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用心学了。”李军说。
“不要小看每一个岗位。”这是刘静媛总结过去的心得体会。正是因为努力干好每一个岗位,她收获了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巾帼标兵、长庆油田公司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在人群中,可以不是最瞩目的;但在岗位上,一定要做最闪亮的——刘静媛正在用实际行动展现着新一代石油女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