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 泉
上半年能源市场整体形势有所好转,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重大风险依然高企。
●管线建设投运,俄罗斯势在必得。 供图/视觉中国
总体来看,全球能源市场整体形势有所好转,但巨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重大风险依然高企,绝大多数国家依然在艰难前行。那么,2021年上半年的国际国内能源市场有何特点?
能源界人士已经深深感到,当下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比预想的要快。不仅仅是能源结构调整、低碳化、多元化、清洁化的问题,而是彻底去碳化,实现碳中和与“净零”经济的问题。或者这么说,随着人类使用能源从薪柴向煤炭过渡的第一次能源转型,以及从煤炭向石油天然气过渡的第二次能源转型之后,目前已经开启的第三次能源转型将更加彻底、更加剧烈,风险和不确定性更大。我国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双碳”目标实现时间表,全行业、全地区、全企业均在研究和布局新能源产业,希望通过“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在势不可当的能源转型形势下,一批新能源企业开始出现、成长,目前已经进入暴发式增长的快车道。它们当中的佼佼者,其势头大有盖过传统大型能源公司,比如宁德时代、协鑫、天合光能、隆基和蔚来等。一些传统大型能源公司,已经把上述新能源企业视为“战略合作伙伴”来对待。比如,4月15日,中国石化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在“换电站”上的合作。另外,双方将在新材料及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租用服务(BaaS)、车辆采购和休闲消费场景建设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全球能源行业与汽车行业的创新合作模式。在市值方面,新能源企业的表现非常抢眼。以宁德时代为例,市值已经进入“万亿元俱乐部”,达到1.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52%。6月28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公司与特斯拉签订了协议,约定公司将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传统能源巨头不惜放下身段与新能源企业合作,我国一批新能源企业的市值已经大大超越三大石油央企的事实,均已经表明人类社会的第三次能源转型已经暴风骤雨般的来临。而2021年上半年的变化,正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DISCOURSE
“深海一号”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科技自立自强,打破技术垄断,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21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的走势可以用暴涨来形容。理由很简单。20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供应端收紧,越来越多国家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启动复工复产,原油需求回暖,国际油价进入上涨通道。时至7月初,WTI和布伦特8月的桶油期货价格分别涨至74美元和75美元上下,均上涨了近50%。这是谁也没有料到的。因为在年初,绝大多数机构和专家预测,2021年全年的平均实现油价在50美元/桶上下。油价上涨的节奏,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美元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可能是油价高涨的第一大推手,OPEC+的产量调控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也是重要因素。
初中语文本就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学科,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语言,保证语言准确凝练。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初中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语文学习环境,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原定7月5日召开的“OPEC+”会议推迟,将继续召开视频会议,就原油增产政策进行磋商。阿联酋方面表示,支持8月开始每月增产40万桶/日,但拒绝欧佩克+减产协议延长至2022年底的提议,同时建议将延长石油减产协议的决定推迟到下次会议,希望将增产与减产协议延期到2022年脱钩。沙特、俄罗斯坚持要求将欧佩克+协议延长至2022年末。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称,阿联酋是在对抗所有其他欧佩克+成员国,不能同意阿联酋的要求。他表示,如果不能达成协议,那么8月将不会增产。
从欧佩克+主要成员国表态及今年下半年原油需求预期来看,2021年下半年原油缺口逐步扩大将成为事实,也为油价上涨提供动能。专家表示,只有各国央行出于对通胀的担忧而出人意料地提高利率,或者欧佩克将产量增加至高于需求,抑或伊朗原油重返市场,而欧佩克+无法容纳额外的石油供应,油价涨势才会戛然而止。
受油价快速上扬和企业降本增效举措成效显现的双重助力,2021年上半年全球石油行业的业绩表现堪称“亮丽”。以我国石油央企为例,中国石油今年上半年预计盈利450亿~600亿元,创公司近七年来最好的半年业绩;中国石化的表现也很抢眼,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65亿~385亿元。中国石油的市值今年上半年也有不俗的表现,PetroChina港股的股价今年上半年上涨了60%。虽然能源转型在加速,但大型石油公司上半年的表现堪称“满血复活”般归来。
国内油气的勘探与生产,一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首道防线和重中之重。从信息披露和新闻报道的情况看,2021年上半年的国内勘探形势一片大好。6月19日,中国石油对外宣布,塔里木盆地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通过数年精细勘探和持续科技攻关,在塔里木富满油田探明了一个地质储量2亿吨、资源量达10亿吨的深层油气区,可建成年产石油400万吨、天然气14亿立方米的中型油气田。无独有偶。6月20日,中国石油对外宣布探明我国第一个超10亿吨页岩油大油田。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坚,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的页岩整装大油田,成为我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大油田。此发现将助力长庆油田在“十四五”末的油气年产量突破7000万吨,达到我国最大油气田年产量的新高峰。
可以看出,2019年开始实施的国内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已经取得显著成效。7月15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2021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气勘探开发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步工作,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会议指出,三年来,油气工业战线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推进油气增储上产,着力攻克深层技术难题,原油实现增产稳产,天然气持续快速上产,有力巩固发展油稳气增的态势和趋势。
目前,虽不敢说我国已经将能源安全特别是油气供应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我们的主动性和掌控力与日俱增是不争的事实。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发现的油气储量要么在8000米左右的地下超深层,要么属于非常规储量,开采成本将显著上升,需要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解决单位开发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
今年5月28日,我国主要领导人在两院院士大会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将“石油天然气”放在亟待解决的科技攻关的首要领域,在领导人的讲话或报告中尚属首次。这既体现了中央对石油天然气关键技术攻关的高度重视,又说明了这项工作目前的进展并不显著,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更到位的资源配置和创新举措开展攻关。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海油“深海一号”的成功投产,终于使石油界人士扬眉吐气了一把。6月25日,中国海油“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在南海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石油企业已真正突破了1500米水深的“超深水”领域;也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功打破欧美石油巨头在“超深水”技术和工程管理领域的垄断,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海油表示,“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建成投用可带动周边陵水25-1等新的深水气田开发,形成气田群,依托已建成的连通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天然气管网大动脉,最大限度开发生产和输送天然气资源。预计到2025年,我国南海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三个盆地天然气探明储量达到1万亿立方米,建成“南海万亿大气区”。
按照7月8日发布的2021年度《BP能源统计报告》,2020年,我国消费原油6.692亿吨、天然气3306亿立方米,国内原油产量1.948亿吨、天然气产量1940亿立方米,原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0.9%和41.3%。其实,最近三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在70%和40%上下徘徊,并没有出现显著增加,但上自政府高层、下至平民百姓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度增加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说是全球油气和交易、贸易体系的宏观风险在增加。说得更直白一点,在大国博弈加剧的情况下,高层对海外油气“断供”问题的忧虑在增加。
上半年油气进口的官方数据还没有出来,目前按照一季度的情况推测,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石油的前五大来源国分别是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曼、安哥拉,进口天然气的前五大来源国分别是土库曼斯坦、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和印尼。
可以看出,在上述国家中除了个别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外,其余的出口国均在油气出口的对外政策方面保持较强的独立性。尽管中美战略竞争的态势愈加显著,但这些出口国与中国合作的立场是坚定的。道理谁都明白,在全球油气供需宽松、美国实现能源独立、能源转型速度加快的当下,中国的消费市场是各大油气出口国竞相争夺的对象。油气出口收入是这些国家的命脉,平均占到其年度出口总额的70%左右。
今年以来,美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博弈,尤其是围绕北溪2管线(Nord Stream 2)制裁与反制裁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对抗情形,一度到了“鱼死网破”的程度。随着美国拜登政府执政后,需要重新拉拢欧盟,不会因为该项目而和德法等欧盟主要成员国翻脸,变相给了俄罗斯要把管道修成的决心。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美国拜登政府在欧洲的优先战略目标并非阻止北溪-2建成,而是修复和强化与欧洲盟友的关系,重建“团结”,更新跨大西洋联盟框架,共同应对中国崛起等“最险峻的全球挑战”。6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日内瓦首次面对面会晤。这种友好姿态的释放,使得北溪-2管线建设的下一步变得毫无悬念,管线的建成和投运几乎板上钉钉。
●政局动荡,内战频发,世界能源市场前景扑朔迷离。 供图/视觉中国
与此不同的,另一组重大能源地缘政治难题——美国和伊朗围绕恢复伊核协议的谈判有点高开低走、道阻且长。年初,随着拜登上台执政,外界对美伊重新达成伊核协议、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抱有很高期望,普遍持乐观态度。然而,随着6月19日伊朗总统大选尘埃落定,保守派、强硬派总统莱希成功当选,美伊关系的下一步变得扑朔迷离。莱希虽然不会对伊朗核谈判的推进和达成施加压力,但在谈判进程中妥协、让步的空间和概率不大。这给新一轮的伊朗核谈判带来了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本已柳暗花明的伊核协议问题解决变得漫长起来。从拜登当局对伊朗的态度来看,没有前任那么偏激,但也不是很温和,事实上,想要让美伊关系回到伊核协议达成之初的状态并不现实。接下来就是美国新总统和伊朗新总统的博弈了,仅从眼下的局势来看,美伊关系的未来很不乐观。
●2021年上半年石油公司投资持续缩水,未来必将带来油气产量下降。 供图/视觉中国
今年上半年,全球重点资源国的安全形势呈恶化态势,非洲尤甚。4月20日,乍得军方突然宣布,总统伊德里斯·代比(Idriss Déby)在北部前线指挥与叛军作战时负伤,当日在首都恩贾梅纳去世。一国总统因战而亡,可不是小事。代比之死,震惊国际。4月26日,道达尔公司宣布,其主导投资建设的莫桑比克1区LNG项目,因所在Palma(帕尔马)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导致当地数十人死亡,不得不对该项目宣布“不可抗力”。这意味着,如果当地的安全形势得不到根本性、长期性的好转,项目将持续停工。可以看出,一国反对派武装和政府军的“火并”,以及反对派武装发起的恐怖袭击,已经成为今年上半年外国石油投资者在当地的最大威胁。而这种情况在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也不同程度存在。
中亚和南亚地区的交汇点——阿富汗,也不太平。20年前,美军不请自来,在美防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带领下,与英法德联手打响了阿富汗战争。从此,阿富汗进入了漫长的动荡时期。在此期间,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企图大干一场,最终却“灰溜溜”地撤兵收场。随着美军义无反顾地从阿富汗撤离,阿富汗的国内安全形势令人担忧。一个是战斗力较强的、准备卷土重来的塔利班军事组织,一个是“扶不起的阿斗”式的政府军,两军相遇高下立现。
阿富汗当地官员证实,截至7月5日,塔利班已夺取了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省、阿富汗东北部巴达赫尚的多处要地。据媒体报道,在与阿富汗政府军彻夜作战后,塔利班组织已于7月4日从政府军手中夺取了坎大哈省的关键地区潘杰瓦伊。如果阿富汗内战全面爆发,塔利班再次掌权,则阿富汗这一大国博弈的“中间地带”将对中亚五国等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带来严重挑战,进而影响到我国西部能源通道走廊的安全稳定运行。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和蔓延已持续一年半的时间,但相比2019年,2020年全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全球油气产量并没有显著下降。以天然气为例,2020年全球天然气总产量3.73万亿立方米,比2019年仅下降3.4%;而石油产量的降幅更少,只下降了0.3%。2021年上半年的全球油气产量,受消费拉动呈现出了小幅上涨。这说明,油气产业的供应链体系足够坚韧。与酒店业、旅游业等不同的是,石油业上游和中游基本上是“与机器打交道”,其中一部分生产设施还是在地下运营。石油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与运输受疫情影响有限。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石油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投资持续大幅缩水,这是继2015至2016年油价断崖下跌后,近十年内石油业出现的第二次严重“投资失血”现象。所不同的是,第一次是由于油价下跌、难以达到盈亏平衡而导致投资受阻,而这一次石油公司受到的最大挑战是需求增长缓慢、生产过剩、价格低迷造成的。同时,来自低成本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甚至塑料回收的竞争不断加剧,而政府、民众和投资者对低碳世界的需求日益强烈,包括由于能源转型和“碳中和”抑制了投资。石油公司不愿投、不能投、不敢投的现象十分普遍。国际能源署(IEA)5月发布的重磅报告《2050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路线图》声称,若要实现2015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目标,人类从现在开始应杜绝投资油气等化石能源。在逼人的形势面前,一贯实力雄厚的石油巨头们开始变得谦逊和谨慎。
统计数据显示,与投资高峰期的2011年前后相比,2021年上半年的全球油气投资已降至一半还不到。严重的投资失血必将带来严重的产量下降,一旦产量下降的速度高过油气消费量下降的速度,全球将重现高油价时代。一个新的轮回将上演。不过,2021年,预计随着隔离限制措施的放松,石油需求将会有所恢复、价格可能回升,石油公司可能获得足够的现金流,因而表现会从去年的低谷中有所改善。
以上是今年上半年全球能源市场新特点新动向的八个方面。下面,简单展望一下今年下半年的态势。
全球层面主要看经济,一切都要看疫情何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且让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在目前疫情仍然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谈乐观还为时尚早。特别是出现病毒的变种之后,更为2021年经济复苏及回稳之路增添了不少变数。
传统能源行业主要看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国际油价的走势。原定7月5日召开的“OPEC+”会议推迟,沙特和阿联酋在增产方面的意见不一,出现严重分歧,可能进一步推高油价。油价的进一步上升将提升石油公司的资金实力和投资能力,会进一步加大投资新能源的力度。这于能源转型而言是好事。当然,于新能源企业而言风口已经敞开,黄金时代已经开启。希望他们戒骄戒躁,做到投资、质量和进度协调统一,实现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