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羽,许威广,刘媛媛,肖爱玲,刘洪洋
(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020年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新疆南疆各地区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未来如何保持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保证已脱贫的农户不返贫,将是下一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重中之重是如何保持在乡村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乡村产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在特色开发、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品质提升、渠道拓展等方面不断推进,才能使目前建立的产业体系不断保持活力。
农业硕士作为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其培养目标侧重于应用,包括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八大领域,主要为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领域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1]。农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及专业性质决定了农业硕士研究生必将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以及脱贫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与农业硕士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必将促进农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升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如何将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农业硕士研究生在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课题组结合塔里木大学在新疆南疆地区开展的脱贫攻坚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导师+农业硕士研究生+团队助力脱贫攻坚的模式,农业硕士研究生作为导师助手,在导师的带领下深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农业硕士研究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又开拓了研究的思路、创新了研究的内容,并逐步成长为团队中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课题组就导师+农业硕士研究生+团队模式在新疆南疆地区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工作模式、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庭院经济包括庭院养殖业、庭院种植业、庭院特色加工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等方面,庭院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激发了农村的活力,成为广大农村地区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2],如何确保庭院经济持续稳定的繁荣,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分重要。2019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赴南疆开展庭院经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提出了“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同时要做好市场销售工作;引导各地区将大型牲畜集中到养殖专业合作社或繁育中心养殖,享受分红;积极引进企业,带领当地农户开展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基于庭院经济的发展要求,导师+农业硕士研究生+团队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庭院经济模式及技术服务需求
图1 所示为常见的庭院经济模式及技术服务需求,各地又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采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湖羊养殖,采用“种羊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大户+家庭养殖户”的三级湖羊养殖体系[3]。庭院经济持续稳定繁荣的发展,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疆南疆地区有许多特色产业,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农业硕士培养与新疆南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棉花种植业及纺织业。202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3 761.38万亩,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80%,其中南疆棉区1 617.1万亩,新疆2018年初公布的《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年)》提到,到2023年将达到棉纺产能2 000万锭的规模,织机超过5万台,针织面料25万吨[4]。这些为农业硕士在棉纺、化纤、织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机遇。
2)林果业。林果业是新疆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2019年种植面积已达2 167.74万亩,年产各类果品超千万吨,其中南疆地区林果业面积1 564万亩,林果在新疆农民收入中的占比达到了25%,特别是南疆部分林果主产区,林果占农民收入比重达到了40%~50%[5]。南疆重点布局34个县支持林果产业发展,形成以红枣、核桃、苹果、香梨、杏子、石榴、葡萄等树种为主的优势林果产区。为进一步提升特色林果产品质量,打造新疆林果“金字招牌”,2020年新疆将持续抓好4 700余个、100余万亩各级林果提质增效示范园建设[6]。基于此优势资源,农业硕士可以开展的研究方向有高产高效果园的改造、智能无人果园的建立、特色优势果品的加工、南疆林果专业合作社的培育运行模式、创新林果业发展体制机制以及产地果品市场的开发建设等。
3)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莎车县万寿菊,皮山县维吾尔医药材种植基地,阿合奇县的大果沙棘产业,柯坪县的恰玛古种植加工,洛浦县的桑葚,莎车县千亩巴旦木;喀什地区巴楚县、和田地区墨玉县、阿克苏新和县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肉鸽养殖企业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深加工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为农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具有特色和创新的研究方向。
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科技和人才的支持,为广大农业硕士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提供了广阔天地。导师+农业硕士研究生+团队模式,使导师带领农业硕士生,深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进行调研,挖掘出很多具有特色的研究课题,为农业硕士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
农业硕士论文聚焦南疆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对于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塔里木大学园艺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南疆园艺产业,2020年3名农业硕士研究生分别围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红枣标准园标准体系建设和皮山农场无花果产业发展设置研究选题,并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无花果基地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完善了农业硕士生论文研究方案,促使研究结果能真正解决当地产业问题。
教育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因此,产学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非常重要[7]。基于此,将农业硕士实践教学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弹性实习计划,根据农户需求以及农时需要针对性开展实习,将农业硕士的实习基地建立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畜舍棚圈中,并通过导师+农业硕士研究生+团队的科技服务模式,可有效提升农业硕士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果,并通过科技服务提升农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学校各团队通过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进行科技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中部分团队开展的工作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团队开展工作情况
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农村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但有助于专硕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还为农场和企业带去了科技,协助解决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相关技术问题。塔里木大学园艺学科开展的专业硕士培养与企业需求密切相结合,为“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激发研究生科研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奠定基础。
组建导师+农业硕士科技服务团队,各团队必须经过申请、答辩和评审,评审通过的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其开展科技服务进行实时监督、指导和考核,并以此推动各专业农业硕士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20年全校组建科技服务团队23个,涉及教师110人,辐射农业硕士研究生近100人,服务区域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如表2所示。
表2 2020年组建科技服务团队
2020年组建的科技服务团队,基本覆盖了新疆南疆地区脱贫攻坚的各个方面,对于整个地区的脱贫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辐射,可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同时促进了各专业的农业硕士进一步投入到脱贫攻坚科技服务中。
农业硕士研究内容聚焦脱贫攻坚产业,聚焦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为农业硕士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题材,同时使农业硕士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用于解决当地的生产技术问题,更好地体现和落实教育部对农业硕士培养的要求。将农业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在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组建导师+农业硕士研究生+团队的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团队,对于培养农业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挥农业硕士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