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海清 王际娣
在北纬18度线以南,位于海南省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唯一一个拥有独特的热带气候,可以实现农作物加代繁殖的育种基地。每年冬春时节,海南三亚等地会迎来数千名育种科研人员,进行南繁加代育制种工作。在这里,可以让一个品种的育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至一半,因此,海南南繁基地也被称作中国育种的“孵化器”、“催化剂”和“加速器”。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便有大量科研人员汇聚于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繁育出的种子,超过80%都经过南繁的洗礼,其发展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十分关键,事关14多亿华夏百姓的“饭碗”问题。对此,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支持南繁种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亦对南繁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长势,并与袁隆平等农业科技人员亲切交谈,了解水稻育制种产业发展和推广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南繁基地的嘱托、对农业科研的重视,让育种科研人员们备受鼓舞。
在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规划展示中心,一进门的首块展板上记录着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调研时的讲话:“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小康》记者了解到,由于海南省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地理资源,发展热带特色农业一直是海南省的强项。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海南省发展热带特色农业有过重要指示,同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南繁硅谷”的建设得益于中央出台相关政策对种业的支持,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出台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划定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规划》的出台将种业繁育事业推上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2021年7月22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冯飞在三亚调研南繁产业发展并召开座谈会。图为沈晓明(右二)一行实地调研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运营情况。图/宋国强
仅在土地流转方面,对科研人员来说也是突破性解决了科研用地难流转这一难题。同时也让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标准落实国家南繁规划有了根本遵循。
《小康》记者了解到,目前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已完成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并建成了18.75万亩高标准农田;崖州湾科技城正抓紧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平台。
此外,基本建设完成的南繁科技城为南繁种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其规划面积约4.02平方公里,以南繁科技产业为核心,围绕动植物育种科技、国际种业交易、种质资源产权交易、种业知识产权交易、热带特色农科等方面,打造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国家南繁科研基地与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规划面积约0.5平方公里,将引入全球动物、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具备检验隔离、战略储备、产业应用、国际贸易交易等功能。
高标准的农田,众多的实验平台,完善的设施以及对种业制度创新的探索吸引了众多实验团队落户三亚。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400多家南繁单位在海南设立稳定的科研育种基地,包括数十名院士在内的8000多名科技人员活跃在南繁基地,为种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在“南繁硅谷”建设中,海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集成放大各种优势,夯实种业底部支撑,着力推动南繁科研育种由季节性加代繁育向常年种子研发转变,由单纯育制种向种业全产业链转变,由分散科研向集群协同转变,由南繁事业向南繁事业与产业并举转变,一座肩负全新使命的“南繁硅谷”正在三亚崛起。
2020年2月24日,担任南繁科技城建设省级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的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南繁硅谷”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以下简称“中转基地”)建设。
沈晓明指出,南繁科技城规划不是孤立的,是建立在南繁育种这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南繁科技城是南繁硅谷的主要载体。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南繁事业向南繁产业转变,加快南繁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市场主体引进培育,以“一体两翼”空间格局加快推进南繁科技城建设。要进一步强化产城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理念,推动产学研联动,坚持以种业为重点、以热带农业为基础、以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纽带,实现全产业链发力、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沈晓明强调,人畜共患病在全球的流行对规范动植物进出口口岸、提高检验检疫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南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可以实施双重屏障隔离,腹地小、潜在风险小,具有建设中转基地的明显优势,中转基地建设也符合海南自贸港开放创新理念。要以中转基地建设带动种业贸易、动物贸易、模式动物等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在全球格局下进行谋划,推动跨境检验检疫服务、种业离岸贸易等产业发展。
2021年7月22日,在三亚调研南繁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沈晓明指出推进“南繁硅谷”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具体行动。“南繁硅谷”内容是南繁,落脚点是硅谷,任务是“一城、两地、三园”建设。要着力于扩大开放,在全球格局中找准定位,大力引进国际知名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要着力于产业化,创新商业模式,培育南繁服务外包研究型企业,加快种业贸易中心建设,服务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南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