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琪 黄致新
摘 要:“3+1+2”新高考方案实施至今,高一学生的选考意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会综合考虑自身的物理学习兴趣、动机及自我效能感作出判断.本文编制了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三份量表,考查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选考物理时的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得出三者的路径模型.调查结果显示,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与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性最强,物理学习兴趣与物理学习动机相关性较弱.
关键词:“3+1+2”高考模式;高一学生;非智力因素;物理;选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3-0002-04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202198092).
作者简介:郑佳琪(1996-),女,湖北洪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黄致新(1962-),湖北汉川人,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物理教育研究.
1 研究背景
2014年浙江、上海改革试点实施“3+3”高考模式,考生除语、数、外三门必选科目之外,还需从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技术)等科目中選择三门科目进行学习.由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数理基础有一定的要求,物理学科对学生而言,难度较高,所以使得很多高中生在选择课程时放弃选考物理,致使物理遇冷.物理的选考比例持续下降,低于化学、地理等学科的选考比例,女生选考物理的人数在所有选考学科中位居倒数第二.“3+3”模式所带来的“理科萎缩”情况,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物理是现代技术革命的先导,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建设创新型现代科技强国更需要物理基础的支持[1].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学科“遇冷”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有识之士也呼吁在新高考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物理学科.如清华大学的朱邦芬院士也发表文章,呼吁在新高考改革中重视物理学科,强调高中物理教育的最主要功能是为大多数高中毕业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科学基础,由此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和培养科学精神[2].
2018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八个省市,相继发布了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即所谓的“3+1+2”高考模式(注:本文所指的新高考模式就是指“3+1+2”高考模式)[3].其中,“3”指全国统考科目语、数、外,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并按卷面原始分计分;“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科,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考生可以选择的组合达12种.湖北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高中生在高一上学期期中或者期末就可以选择选考科目,在高二上学期期末才能参加全省统考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首次报名时确定选考科目.
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兴趣、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等非智力因素.2018年胡志鹏等人对浙江省学生物理选学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很大,而学业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选考[4].2017年袁丽靓研究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和高中生物理学业成绩的关系发现:不同年级、性别、学校、学业表现的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具有显著性差异[5].2018年赵翌梅在袁丽靓基础上对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三个主要的非智力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三者具有相关性[6].从已有研究可见,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选考意愿存在影响,但是已有研究量表维度和题目不够细致,多为单因素或双因素的影响,忽略了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1+2”新高考模式实施以来,如何确定选考科目成了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高一学生的物理选考意愿不仅表现了对物理的喜爱,还影响着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考试规模和大学培养计划等.因此本研究在正式实行新高考模式的第二年,选取湖北省两所学校的高一学生为调查样本,调查了高一学生高考选考物理意愿,分析“3+1+2”新高考模式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选科的主观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教学提出实际有效的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是湖北省武汉市两所高中2018年度入学的高一学生,包括武汉市X1校高一年级2个班级89 名学生,X2校高一年级 2个班级78名学生,X1校的综合实力在湖北省乃至全国排名靠前,X2校在武汉市排名处于中等,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本研究实施调查时X1校还未选科分班,X2校已经选科分班,因此在X1校选取了高一年级的一个普通班和重点班,X2校无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区分,选取了选科为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生物政治的班级.
2.2 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了“3+1+2”模式下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7]、动机[8]及自我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问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1)新高考背景下,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2)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是否影响学生选考.问卷主要由指导语、基本信息、针对新高考模式的认识、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物理学习动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等六部分组成.研究中使用的量表经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和教研组长的评定,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在调整了问卷的内容后,他们认为量表中的项目包含了针对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主要方面,可以有效地衡量高一学生的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三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Alpha分别为0.943、0.769、0.963,均大于0.7,说明这三个量表均满足测量要求,问卷的信效度较好.
2.3 数据处理
研究利用SPSS 25软件录入、统计、分析调查数据.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选取的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见表1,结合学生的中考理综成绩,以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为依据,将80-90分的学生定为学优生,60-80分的学生定为学中生,60以下的学生定为学困生.
3.1 “3+1+2”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选考物理意愿
X1校和X2校的高一学生是否愿意选考物理学科如图4所示,被调查的高一学生中,77.8%的学生表示愿意选考物理,22.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选考物理.这说明,新高考模式下,在历史和物理中选择一门科目选考,大部分的高一学生愿意选择物理为选考科目.
高中生在认识外界事物时,慢慢从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也随之迅速发展,自我意识更强,他们更为强烈地要求摆脱权威的控制,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9]REF_Ref47715171\r\h\*MERGEFORMAT.77.8%的高一学生更加倾向于选考物理,一方面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物理学科的特点相关.物理学科是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内容小到粒子,大到宇宙,包括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操作和探索因素,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但是,物理学科的难度、高校招生要求、学业成绩等也会影响到高一学生高考选考物理的意愿.
3.2 物理学习兴趣、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对物理选考意愿的影响
本研究以物理学习兴趣为自变量,以高一学生选考物理意愿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由表2可知,高一学生高考选考物理的意愿与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与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性最强,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与物理学习兴趣相关性次之,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与物理学习动机相关性较弱.
3.3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的显著性系数为趋近于0,都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物理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皮尔逊正向相关性最高(r=0.847),物理学习兴趣和动机次之(r=0.588),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动机的相关性较低(r=0.558).
在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物理学习兴趣为因变量,物理学习动机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为0.168;以物理学习动机为因变量,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为0.558;以物理学习兴趣为因变量,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为0.753,回归系数也是路径系数.
决定系数也称为拟合优度,这意味着可以用自变量的变化情况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情况,物理学习兴趣的总决定系数为0.737,说明物理学习兴趣73.7%可由物理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共同来决定,物理学习动机的决定系数为0.311,说明物理学习动机31.1%可由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来决定;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决定系数为0.311,说明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31.1%可由物理学习动机来决定,见表3,由此可以得到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之间的路径模型如图5,并且经方差检验,具有显著性,说明路径模型可接受.
高一学生高考选考物理意愿与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相关分析见表4,从一级指标上来看,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等三个维度对高一学生高考选考物理的意愿都具有显著相关性,高一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维度(Tau=0.476**)是首要因素.
从二级指标来看,在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各个维度中,影响程度最高的分别是:目标达成(Tau=0.497**)、问题解决(Tau=0.506**)、挑战性(Tau=0.238**).高一学生非智力因素与高考选考物理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动机及自我效能感越强,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越强.目标达成、问题解决、挑战性是影响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的首要因素.学生对学习目标达成的自我效能感越强,挑战性内在动机越稳定,选考物理的意愿越强烈.
4 结论
(1)在“3+1+2”高考模式下,77.8%的高一学生倾向于选考物理.
(2)在“3+1+2”高考模式下,高一学生高考选考物理的意愿与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其中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与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性最强;其次是物理学习兴趣;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意愿与物理学习动机相关性较弱.
(3)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物理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性最强,其次是物理学习兴趣和动机,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动机相关性最弱.根据路径模型,物理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可以决定73.7%的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决定31.1%的物理学习动机;31.1%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物理学习动机来确定.
(4)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是高一学生选考物理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问题解决维度是物理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挑战性维度是物理学习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目标达成维度是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5 结束语
新高考改革的重要意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增大学生的选择机会,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在“3+1+2”模式下,大多数高一学生愿意选考物理.虽然高一学生在面对选考时具有一定的选择和判断能力,但是难免会有焦虑和迷茫,怎样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高考科目,做好人生规划,是所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研究非智力因素對物理选考意愿的影响的结果,对物理课程设置、教学的实施、新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5.1 造物理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日常现象蕴含着物理知识,物理技术在高新产业中有许多应用,带领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尤为重要.物理学习应该立足于生活,结合生活常识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在生活中寻找答案.学校可以开展物理学史大讲堂、物理小老师、思维导图大赛等系列活动,既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让孩子们对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让孩子们能在生活中学物理,从做中学物理.
5.2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科价值,强化物理学习动机
“3+1+2”高考模式下,要增加物理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产生良好的物理学习动机.个人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一个高学历,还依赖于个人的核心素养.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物理探究思维和能力,具备科学的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在动机,选考物理的意愿才不容易改变,学习更加努力.从“3+3”模式下物理遇冷到“3+1+2”模式下选考人数回升,国家政策对物理选考有很大的影响,体现了国家对于物理方面的人才的需要,物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应用有很大的应用,国家的发展也需要科技人才,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对选考物理的前景抱有希望.
5.3 加强物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
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首要因素.调查显示,不选考物理的高一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非常低,说明个体的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展情况.女生往往容易将失败进行内部归因,忽略自己的努力.而男生往往会将失败进行外部归因,这也是男女生生理发展的不同导致的.对于女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口头鼓励和关注.另外,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增加选考物理的意愿.
5.4 指引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自主选择能力
除此之外,高中阶段应该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方向,介绍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职业前景等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明物理学科与职业的相关性[10].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更新职业理念,了解学生发展需要,个性化的发展学生的特长,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增强选择能力.同时学校要给高一学生提供足够的选考组合,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自己选择的科目搭配班级,避免学生因为没有开某类班级或者某类班级選考人数过多而改选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朱邦芬.为什么浙江省高考学生选考物理人数大幅下降值得担忧[J].物理,2017,46(11):761-763.
[3]田雪玫.关于新高考中3+1+2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348-349.
[4]胡志鹏,张伟芬,李兴达.浙江新高考背景下物理选学现状及分析[J].物理通报,2018(01):96-99.
[5]袁丽靓.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业表现的调查分析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6]赵翌梅.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动机、自我效能感及物理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7]胡象岭,李新乡,林国强.物理学习兴趣量表的设计与分析[J].物理教师,1998(05):1-5.
[8]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64-70.
[9]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6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0]李佳,谢嘉玲,孙旭,陈怡.高中生高考选考化学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化学教学,2019(08):25-30.
(收稿日期:202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