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绍刚
刘雪寒
陆 攀
江南园林古时大多是私人的庄园别墅,是园主人日常生活和游憩的场所[1],如今成为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公共旅游景区,功能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用者由园主人变成旅游者,游赏行为也随之改变。
目前,有关游人行为的研究多关注较大地理尺度的景区[2]及其旅行模式(travel pattern)[3],针对中小尺度的旅游景区,尤其是传统园林中的游人行为研究较为匮乏。空间丰富且变化连续的中国古典园林被视为创建优美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4]。园林中的交通连接体,即园中路径,成为园中景点间的联系纽带和园林游览的组织脉络[5]。在各种形式的游赏空间中,游人活动通常集中于园林路径中的特殊“点”,即本文所述的“驻点”,也就是游人在游览过程中停止前进,进行驻足、休憩、观景之类的静态观赏活动时所在的特定位置[6]。“驻点”可以是园林中的亭、榭、重要园路交叉口、园洞门,也可以是旅游景区中的栈道、赏景点或休憩场地等[7]。其中,多路径交汇处,即3条及以上路径交汇处,是吸引游人驻留的重要驻点,游人在此处的选择会因空间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差异[8]。进行主要路径交汇处游人行为的研究,可探讨游人在园林景区中的路径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深入研究、优化旅游线路设计和客流量引导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确立更为科学的景区舒适度指标等提供参考[9]。
网师园面积近10亩(约6 666.67m2),是苏州园林中仅有的一座住宅与花园均保存较为完整的私家园林。该园文化内涵深厚、造园布局精致,富有典雅的园林气息,园地布局紧凑,小中见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陈从周誉之为“小园及则……是以少胜多的典范”,是江南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网师园园地面积和游客数量适中,游客年龄层次分布全面,实验可行性大、研究价值高[10]。因此,本文以网师园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10个典型的多路径交汇处(图1):NB1(轿厅)、NB5(撷秀楼)、NC47(竹外一枝轩)、NC31(方亭)、NC6(网师小筑外)、NV27(月到风来亭曲廊)、NC44(看松读画轩东侧曲廊)、NC50(云窟外亭子)、NR72(小山丛桂轩西侧曲廊)和NV23(濯缨水阁前走廊)进行研究。这些点位于园林景区主要的游赏线上,是决定游人游赏方向的重要点,其中,NB1、NB5虽位于建筑内部,但存在由建筑空间转向园林空间的路径。NC31、NC44、NC50为空间转换处:NC31为临水建筑,通过射鸭廊到达此处,空间变得开阔,同时又是撷秀楼建筑内部空间与园林空间的转换处;NC44、NC50是连廊空间、建筑内部空间与后院园林空间的转换处。
图1 网师园多路径交汇处平面分布
网师园相较于留园等其他园林景区,非工作日游客数量相对较多且游客年龄层全面,游客数量规模更适宜统计工作的开展。选择春季的非工作日2016年4月30日(周六,晴)进行数据收集,运用视频采集游人影像,通过视频回放研究网师园多路径交汇处游人行为,探究游人路径选择行为规律与心理特征[11]。
由于工作量巨大,同时为保证数据的全面性、随机性与准确性,选取10:40—11:00、12:10—12:30、14:30—14:50 3个取样时间段各20min进行计数统计。
对上述时间段内游人行为进行记录并做出分析,结果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多路径交汇处游人路径选择
2.2.1 游人主要游赏路线
提取表1中建筑游赏序列、园林游赏序列中游人对于路径的选择模式,绘制出游赏路线示意图(图2)。
图2 建筑、园林游赏序列中游人游赏路线示意
由图2可见,游人在南北向住宅建筑序列中,有3个多路径交汇处。第一处是由网师园入口轿厅进入后,游人通常舍弃网师小筑,而选择进入万卷堂、撷秀楼方向,说明多数游人在游赏开始时并非选择园林游赏区,而是以南北轴线明显的住宅建筑序列为游赏顺序。第二处,87%的游人到撷秀楼后未进入方亭,而是选择云窟外院落方向,说明到此处时游人依旧延续轴线式游赏路径序列。第三处,游人到达云窟外亭子便形成2种主要路径选择方式,分别是由五峰书屋行进至竹外一枝轩,以及延续建筑空间序列进入云窟外院落。由此得出,游人进入网师园后选择的主要游赏序列为:轿厅(入口)—万卷堂—撷秀楼—云窟外亭子—云窟外院落或五峰书屋(园林游赏区)。顺着五峰书屋方向的游人进入竹外一枝轩后,主要游赏序列为:竹外一枝轩—看松读画轩。
在入口轿厅,除去选择万卷堂方向的游人,另一部分游人的游赏序列为:网师小筑—小山丛桂轩—曲廊—樵风径—殿春簃院落,即由网师小筑进入园林游赏区。从侧廊方向进入竹外一枝轩的游人,主要沿竹外一枝轩—方亭—小径—网师小筑的序列进行游赏。游人对这2条游赏路径选择的偏好显示,由一系列连廊形成的通道式空间会产生明显的路径方向引导作用,使游人在进行路径方向选择时,受到强烈的心理暗示。
由图2分析可知,游人若以建筑序列进行游赏,则会逆时针方向游园;若入园之后进入园林游赏区,则多数游人以顺时针方向游园。根据视频数据中各多路径交汇处不同路径方向选择的人数比例和入园125人的初始数据,可计算游园人数中逆时针游园和顺时针游园的所占比例(图3)。
图3 路径选择
入园的125人中,有70人进入建筑序列,选择万卷堂方向;进入撷秀楼后9人选择方亭方向,61人选择云窟外院落方向;方亭处进入小径4人,进入射鸭廊5人。以建筑序列开始游赏的游人中,66人逆时针游赏,4人顺时针游赏;另外55人选择网师小筑方向进入园林游赏区,32人前往小山丛桂轩方向(顺时针游园),23人前往方亭方向(逆时针游园)。由此可知,网师园中逆时针游园人数共89人,约占总人数的71.2%,表明游人在景区游览时偏好逆时针游赏。
经过深入分析发现,上述研究中“多数游人逆时针游赏”特征与网师园的功能空间布局是相契合的。网师园“构园得体”,主要分为以水景为中心的主景区和以建筑为主的住宅建筑区。住宅建筑区按其功能不同又分为东南部的会客办公区、东侧中部的生活居住区、北侧的书房建筑区及南部的宴会庭院区。游人由入口轿厅处进入网师园开始游赏,大多会被建筑的序列空间所吸引而渐次行进,可逐层了解园主人的生活、起居情况,然后再由宅入园,由暗至明,由室内而至室外,豁然开朗。由东部建筑序列空间逐渐过渡到室外园林空间的过程,也体现了传统三进归家的礼仪模式,增强了整个游赏过程的乐趣。
2.2.2 路径转换与对应空间类型的关系
在多路径交汇处,不仅路径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且路径所属的空间类型也可能产生变化。在不同类型的空间中,路径相似度是有所差异的。提取表1中在10个多路径交汇处的游人路径选择模式,并将其标注在平面图上,同时注明路径转换所对应的空间类型(图4)。
图4 多路径交汇处游人路径选择模式
表2为路径转换对应的空间类型相似度判断。其中,建筑室内空间(NB)为封闭空间;独立连廊空间(NV)、建筑连廊空间(NC)为半开敞空间;平台空间(NP)、山林空间(NR)为开敞空间。
表2 路径转换对应的空间类型相似度
在10个多路径交汇处,游人路径选择模式中不同的路径转换对应空间类型的相似度如表3所示。
表3 多路径交汇处主要路径模式中路径空间性质变化统计
由表3可知,游人在游赏路径选择中,以NC为起始点,“经入数量”(指游人经过和进入停驻的数量)最多的路径空间类型是NC;以NP(NB)为起始点,经入数量最多的路径空间类型是NC,其次是NP(NB);以NR为起始点,经入数量最多的路径空间类型是NR;以NV为起始点,经入数量最多的路径空间类型是NV。
结果表明,在路径转换处,游人面对多种空间类型路径,通常会选择起始点与经入点所属空间类型较为相近或相同的路径[12],说明游人在游赏中倾向于选择空间类型一致或相似度高的路径,潜意识中保持了空间路径的持续性和空间变化的连贯性。
需要指出的是,空间类型相似度较低的NC-NR、NR-NC的分布数量较多。通过对这2种路径选择模式的进一步观察可知,6条路径模式中的5条都处在空间转换处(NC31、NC44、NC50)。说明当游人处于空间转换处时,面对不确定的空间变化,通常会选择空间异质度高的路径,以此打破路径变化的稳定性,体验空间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带来的戏剧感[13]。
多路径交汇处是影响游人路径选择的关键点,游人在此处的选择因受到空间环境及行为心理的影响而不同。通过对多路径交汇处游人游赏行为的定量研究,可探讨游人在园林游赏中所倾向的路径选择,以及对选择产生影响的吸引要素,进而为相关景区的游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14]。如可以通过设置轴线感强烈的建筑序列和连廊,或是空间类型相似度高的路径延续空间变化的连贯性[15];利用大门、山洞等未知空间,让游客产生好奇心;在空间转换处,设置空间异质度高的路径,对游客游赏路线选择进行引导等。
研究多路径交汇处的游人行为还可以深入了解景区内游人的主要流向。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网师园内约71.2%的游人呈逆时针游赏。根据网师园提供的实时在园人数,可知一天的实时客流量高峰值在上午、下午各出现一次,低谷值出现在中午,游人时空分布不均衡(图5)。在高峰期时段大量游人逆时针游赏势必会导致游园舒适度下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优化。
图5 2016年4月30日网师园实时在园人数
1)以手机智能平台为依托,构建园林景区内游客时空分流体系,从而实现游人和景区间的实时互动[16]。游人可以及时了解景区内部各个景点的游览现状,从而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游览路径。
2)人流高峰期间,在入口等多路径交汇处设置顺时针方向线路的提醒设施,团队游的导游也是实施错峰游赏、实现游人在景区内平衡分布的关键。
3)在高峰时期对于部分热门景点推行门票预约制度,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预约时序入园参观。
4)针对景区内知名度低、对游人吸引力不足的景点,可以通过文化内涵植入、环境改善等方式提高其吸引力,从而缓解游人高度集中区域的客流压力。
本研究可为相似景区的游人行为研究、景区管理等提供有益参考。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