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益君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00年来,革命精神始终照亮前行的道路,激荡起矢志不渝、一往无前的伟大力量,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推动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刊开设了“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正青春 党旗红”专栏,特邀一些作者为专栏撰稿,讲好党的故事、唱响党的主旋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构筑中国精神。
在我们村,每周二是雷打不动的“主题党日”学习活动日。活动的内容与别的地方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我们把活动放在中午进行,而且还搬到了“云上”。
到村出任第一书记后的第一个主题党日,上党课的讲稿,我是下了功夫的,可谓引经据典、声情并茂。活动结束后,老支书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以为他会对我的讲课赞扬几句,谁知当头就是一瓢冷水。他说我的这篇讲稿有点脱离实际,太远、太飘。
听完老支书的话,我解释说为了这篇讲稿我熬了好几个晚上。老支书看出了我的懊恼,微笑着说:“可你面对的不是学生,而是最基层的农村党员啊。”
老支书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是啊,给农村党员讲课,为什么不多说说党员如何有为,乡村如何发展呢。老支书见我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就又笑着说:“咱村总共才30多名党员,能来参加的也就十来个人,其他人不是在外打工,就是忙于生意,不能让他们掉队啊。”
听老支书这样说,我灵机一动:“那咱就来个‘云上课堂’吧。”
老支书虽然是退休的书记,见多识广,但对于我说的新名词“云上”,还是一头雾水。听我解释完,老支书一挑大拇指:“这主意不错!”然后,他还提议把上课时间也改在午饭后。这样一来,庄稼人的“歇晌”、上班的人休息,两不耽误。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学习活动,就这样酝酿成熟了。
第一次的“云上”党日,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在家的党员来到现场,其他党员全部开通了群视频。那天,除了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农村工作的系列讲话,我的讲述并没有用书面稿,而是直接结合村里的实情,像话家常一样讲述了我在党支部的工作,讲了一些先进党员建设乡村的范例,鼓励党员学习模范、振兴乡村。大家讨论的时候,气氛异常热烈,特别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通过“云上”回话,不仅对我提出了期望,还表示要把学到的技术带回家乡,将来建设新农村。
从此,我们村的主题党日,不仅在“云上”召开,而且,学习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春天,在微微泛紫的梧桐树下,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指示,号召党员做一面引领群众的旗帜,带头拆除自家门口违规搭建的房屋,顺利完成了横贯村内的省级“四好”道路建设。夏天,在革命圣地南湖红船上,我们立下了铮铮誓言。秋天,在硕果累累的果园里,我们把党建的成效,延伸到科技务农。冬天,在白雪皑皑的日子里,党员们围炉畅谈新农村的蓝图。主题党日的场所在哪,“云上”直播就到哪。“云上”党日,凝聚的是党心民心,盛开的是党建之花。
每次的主题党日,老支书几乎是一次不落,似乎也正因为有他在,我才思维敏捷,滔滔不绝。
有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时老支书请假没来。没有了老支书信任、鼓励的目光,我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党日活动时差点发挥失常。活动一结束,我就来到老支书家,得知原来老支书上平房晾晒东西,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小腿骨折了。老支书摊摊手,无奈地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今天没去参加党日学习,心里感觉痒痒的。”听了这话,我忙说道:“那下次您也在家来个‘云上’党日啊!”老支书自嘲地说:“我年龄大了,不会用那些新玩意。”听出老支书的无奈,我赶紧回家把平板电脑拿来,说:“女儿送我的,我也不用。送给您也玩个新潮吧!”随后,我打开平板,给老支书一遍遍地示范如何操作。老支书学会了操作,脸上乐开了花,连声说:“有了这个宝贝,我又可以参加党日活动了。”
从此,在我们村的主题党日学习活动中,“云上”的党员又多了一位德高望重、敢说敢为、赤胆忠心的老党员。
“云上”党日,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和解决党建工作中的难题,努力奋进,为人民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