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空间中的戏曲功能
——以安庆市菱湖公园及其“周边”黄梅戏生态发展为例

2021-08-19 09:24徐梦颖
黄梅戏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安庆市黄梅戏戏曲

□ 徐梦颖

引 言

现如今,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在物质文化条件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市文化艺术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将自我精神、思想与情感寄托于这个载体。所以,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规划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文化空间需要拥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样才可以实现和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在此之中,城市音乐文化活动是对人民生活的体现,社会经济政治和城市规划与之构成了一个整体,以此来实现城市多元化的文化作用。而每座城市有其特有的城市文化名片,听到其所特有的代名词就能联想到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形象。而在城市文化中,最具地方性的大众艺术——戏曲艺术显得尤为突出。

对于地方戏曲而言,其具有地域性、群众性、民间性的属性,比如评剧、越剧、河北梆子、淮剧、湘剧、川剧等在它们所代表的地域中都具有极为深厚的群众基础。笔者在本文中以黄梅戏作为个案,研究探讨城市文化空间中的戏曲功能相关问题。安庆市作为黄梅戏艺术的发源地,在新时期随着“新城市”高速建设、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市政府也加强了黄梅戏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2006年开始,黄梅戏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政府均筹备并建立了各种文化设施,如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等。

黄梅戏作为安庆市民生活中娱乐性的文化艺术,家喻户晓,成为了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寄托与日常娱乐。与此同时,这项艺术也渐渐发展成了安庆市的文化品牌,在这个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久而久之就逐渐有了特定的戏曲文化场域空间。1998年,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中,认为“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在对于城市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戏曲艺术空间形成后,戏曲文化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与作用成了需要关注的集聚点。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受众群体,戏曲文化艺术的需求有所不同,同时反映了城市不同人群中对于艺术文化价值的追求。在《城市音乐景观》这本书中,汤亚汀教授是这么认为的:“城市多元的音乐生活景观还可以从音乐的使用或功能来观察。”1.[汤亚汀著. 城市音乐景观[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08.]综合来说,安庆市戏曲文化空间分布的规律、差异与发展都在示意着戏曲文化所发挥的不同功能与一个城市音乐文化发展规划的关系。

一、安庆市黄梅戏戏曲文化生态发展现状

笔者经过对安庆市黄梅戏戏曲文化相关建设的走访调查发现,如今安庆市内形成了以菱湖公园为中心环绕式黄梅戏戏曲文化建设。相关的文化设施都坐落在菱湖公园的四周。而这个地方,也逐渐变成了人民自发组织相关活动的娱乐场所。这种文化空间的规划与形成是因为什么呢?笔者在进行田野调查后整理出了两点原因。

(一)历史的沉淀与发展

任何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成,都离不开历史的积淀。洛秦老师在《城市音乐研究的语境、内容与视角及“中国经验”的方法论思考》一文中提到:“对城市音乐研究而言,其不能脱离历史,即历史空间,并且,历史意识和“历史田野”两者都在学术上备受关注。”2.[洛秦. 城市音乐研究的语境、内容与视角及“中国经验”的方法论思考[J]. 中国音乐学. 2017第3期. 102-112]探究“存在”意义上的音乐功能这代表着任何一座城市的音乐文化都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溯源需回到“历史”本身。菱湖这个湖泊是天然形成的。在清朝康熙年间,清政府建设了康熙河,之后逐渐成为旅游胜地,现如今已经有了超过二百六十年的历史。明朝时期,史可法在安庆驻扎,篆刻“宜城天堑”石碑,清朝时期,大书法家邓石如在此做出石刻。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此隐居,建设花园茶馆等,南部地区的“可园”是由何树瑶、丁述明二人共同建设,北部地区有著名的“三高茶社”,坐落在西部地区的是舒鸿贻的“宜园”,在中心地区,胡子穆建设了“七姑祠”及“白兰苑”两处建筑。在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中,菱湖是古水战发生的地方。在1921年,安徽省发生了“六·二”学生运动,举国震动,周肇基等三人被埋葬在菱湖公园东北角,此处还建设了纪念堂与血衣亭以供凭吊。在1928年,省建设厅接收了这个地方,并将其命名为“菱湖公园”,在园内增加了多个景点,如姜周坟祠等景点。3.[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F%B1%E6%B9%96%E5%85%AC%E5%9B%AD/65642?fr=aladdin]在此之后,建设了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坐落于夜月亭的东北方,是由黄梅阁门楼、纪念堂等建筑构成。从菱湖久远的历史文化可知,菱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浓厚的文人情怀。在安徽省的林园式公园中,菱湖公园是最早建设的,依靠菱荷景观渐渐被人们熟知。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它和园林景观相互交融,相映成趣。在对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戏剧学院的褚院长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他说道,戏曲文化与园林山水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人文景观给戏曲艺术添上了浓墨的一笔,在戏曲的呈现上给予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这也是2020年黄梅戏戏剧艺术系从音乐学院独立出来设立在老校区的原因之一。菱湖公园的形成,成为了市民日常的活动中心,久而久之城市文化圈就形成了。

(二)文化发展政策与规划

一个文化圈的发展、形成与城市的规划有很大的关联。伴随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音乐的内容、模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长久以来成为了一个文化品牌,同时也最能反映该市文化形象,市政府一直以来对该艺术高度重视。近年来对于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与规划相序出台了各种政策方针。市区大小剧场、黄梅戏会馆、再芬黄梅公馆等每天演出不断,“广场文艺天天演”、“白天看景·晚上看戏”、“过大年看大戏”等戏曲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该市根据“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的计划,相继筹划了“国字号”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以及一年一度的安庆市“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为戏曲的展演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2020年,安庆市人民政府提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黄梅戏主题公园,促进黄梅戏戏曲保护。4.[政协安庆市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安庆市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研报告》]在文旅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积极谋划和创建国家级“安庆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努力将其创建为“十四五”国家品牌,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更加舒适的经济、文化氛围。规划利用莲湖公园、菱湖公园及周边硬件设施,串珠成线,深度挖掘安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更多的戏曲元素,创建良好的戏剧文化环境,建设以黄梅戏为主题的公园,构建黄梅戏生态保护区。安庆市城区黄梅戏标志性建筑,如黄梅戏艺术中心、戏曲大厦、再芬黄梅公馆等都坐落在风景最为秀丽的菱湖公园周边一带。

二、城市文化空间中戏曲功能与空间构建理论关系(黄梅戏个案为例)

戏曲是作为道德情感、生活言语的代表,有着自身的文化价值,满足着百姓生活的需要以及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发展城市建设的时候,不能忽略甚至破坏地方戏曲文化的完整性。有人会发问:如今安庆市呈现出往东部新城区发展的趋势,为什么黄梅戏生态保护区却建立在菱湖一带的老城区呢?诚如一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样,一座城市音乐(特定名词)文明生态区的形成也是多方作用的结果,包括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城市经济的发展、受众人群的分布与城市未来规划建设等。此处笔者借鉴洛秦老师“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模式5.[洛秦. 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J]. 音乐研究.2010年第4期.]把安庆市黄梅戏戏曲生态发展放到历史场所、戏曲社会和特定机制这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和解说。

(一)历史场域

“历史场域”也就是所谓的宏观层面,包含了“历时进程”与音乐人事和文化关系的作用与结合。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独立的、虚幻的,而是相互交织的两个实体。从黄梅戏初具雏形,到如今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耗时两百多年。黄梅戏主要融入了安庆当地的语言、民间小调、民风民俗等丰富元素。因此,因此便有明显的地方性以及乡土气息。在民间,起初该戏曲主要用于自娱自乐,逐渐一些艺人专门以表演黄梅戏谋生,他们辗转于各个地区进行表演,而各地区的黄梅戏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

(二)戏曲空间

“戏曲空间”(原理论为“音乐社会”)称之为所谓的“中观层”,意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戏曲空间”结构及其关系,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音乐人事”的生存,另一方面是其文化认同范围。而黄梅戏艺术空间的孕育与后天的规划有着很大的关系。因黄梅戏曲调优美,受大众喜爱,得到迅速传播。逐渐地黄梅戏出现在城市的剧院中,和京剧等剧种一起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这期间,黄梅戏的内容被进一步完善,借鉴了其它剧种里较为出彩的剧目,表演的腔调、形式等越来越多样化,舞台阵容也越来越盛大,表演的方式、技巧不断创新,表演领域也进一步扩大。黄梅戏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终于完成了由民间戏曲到地方大戏的过渡。它顺应时代发展,做出合适的改革,为大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从“草台”到“舞台”,黄梅戏戏曲艺术发挥的功能越来越多,在社会群体与不同阶层中发挥的作用与占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拥有“话语权”,从开始单纯的娱乐功能到文化传承功能与社会教化功能等。

菱湖公园一带是安庆市城市发展中的群众娱乐聚集地也是文化汇聚的中心。逐渐形成了戏与园融合的状态,公园随处可见戏迷唱戏,或自发组织的戏团等。在近现代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黄梅戏逐渐从公园中的“草台戏”发展到公园周边的“舞台戏”,周边基础设施逐渐建设完成。如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的建设,给市民普及黄梅戏历史进程,让后代们能更加全面了解黄梅戏的历史文化;黄梅戏艺术中心的建设,给予了黄梅戏演出更大的舞台。每一年由政府组织开展的惠民演出,还有黄梅戏艺术节,都选择在这里进行;再如位于菱湖公园旁边的再芬黄梅公馆,茶馆式的小型演出,几乎每天都有演出,让人们能随时看戏,了解戏,做到生活中有戏。在菱湖公园内建有严凤英纪念馆等,增设缅怀历史,在这样不断丰富和深化的文化环境中,建构起一个戏曲文化浓厚的空间,让人们生活中处处有戏。

(三)特殊机制

“特殊机制”属于最关键的“微观层面”,其指的是对“音乐人事”有着直接影响、促成和支撑作用的一种机制。“机制”主要的特征表现为人物、意识形态、支配力量、事件或活动等条件因素。在“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模型中,认为在一定的历史以及社会背景下,会产生特殊的机制,这种机制对于音乐人事与文化有着影响、促进等作用。基于前面的阐述我们知道黄梅戏戏曲艺术活动在菱湖周边集中发展大致的区域特征优势,如历史文化悠久、位于安庆市城区中心、景色优美、人文气息深厚、经济发展良好、黄梅戏爱好受众群体集中等特点。这些条件的优势不仅是历史延续的也是自然地理环境所赋予的,当然日久形成的集中式戏曲文化空间最核心作用的是人,是黄梅戏戏曲的受众者。这也是促成安庆市菱湖公园一带成为黄梅戏戏曲活动中心的前提。

三、戏曲扮演的功能(以黄梅戏个案为例)

(一)再芬黄梅公馆

再芬黄梅公馆是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对外演出及交流的活动场所,它的成功运营发挥了戏曲文化普及与戏曲文化品牌建立的功能。

再芬黄梅公馆每周二至周六晚上都有黄梅戏歌、黄梅戏歌舞、黄梅戏传统小戏、黄梅戏经典剧目选场、黄梅戏经典对唱、黄梅戏新编小戏等演出。观众人群具有不确定性,有安庆本地市民,有从外地来安庆旅游或探亲的人群,亦有商务洽谈接待或是老戏迷等,观众群体对黄梅戏的认知程度深浅不一,故而只有大众性的经典黄梅戏剧目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也更具辨识度。其二,从演员演出表可知,每天演出剧目老演员与青年演员均有,同一个剧目精选片段,不同场次也会有不同的演员去演出。据笔者走访得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于2010年建立了再芬黄梅青年团,之后每年都会吸纳培养优秀青年演员,再芬黄梅公馆也是青年演员锻炼的舞台。众所周知,一部戏的呈现需要演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磨合与反复排练,每场演出安排青年演员与老演员搭戏,让他们在不同剧目片段里练习角色切换,在日复一日地演出当中去熟悉各个角色,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润物细无声,在与不同名家的搭戏中也是提升自己的过程。

通过与安庆师大黄梅戏艺术学院储院长的交谈,获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不仅有青年团,还创建了少年团。近年来黄梅戏戏迷与听众逐渐老龄化,受众群体逐渐萎缩。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作为中国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因此有责任担起此重任。

坐落在菱湖风景区旁的再芬黄梅公馆,使黄梅戏在安庆有了较为明确的地标符号空间,让黄梅戏资源更加集中。在城市文化空间中,使社会受众群体更加集中。在安庆城市发展的空间中,对于黄梅戏戏曲艺术的发展能有大致的空间规划。这样一来,处于城市文化空间内的戏曲艺术,就拥有了教化和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黄梅戏艺术中心与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

黄梅戏已成为安庆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无论安徽省政府还是安庆市政府都在提高对黄梅戏戏曲文化建设的重视,致力于为黄梅戏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2009年,市政府与省政府在菱湖风景区南侧的市民广场建立了黄梅戏艺术中心以及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

为加强黄梅戏戏曲品牌建设,解决黄梅戏戏曲效应不断降低等问题,近年来,市政府多次在黄梅戏艺术中心举办艺术惠民戏曲演出与大型戏曲剧目文化演出等活动,如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十一”黄梅戏展演周的活动与展演等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安庆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菱湖公园内及风景区周边自发黄梅戏组织活动

在菱湖风景区及周边的黄梅戏戏曲生态圈内,除了政府提供的戏曲文化公共“空间”、存在经济交易的戏曲文化贸易“空间”外,也涵盖了第三方空间。此外,部分黄梅戏民间爱好者也不断举行各类娱乐活动。据笔者2020年至2021年多次间断性在菱湖风景区观察、交谈与调查得知菱湖公园及周边莲湖公园、市民广场常年有黄梅戏爱好者三五成群的自发组织的黄梅戏戏曲活动。据访问调查发现所有自发组织的黄梅戏戏曲娱乐活动的黄梅戏爱好者年龄大致都在中年以上,伴唱乐器较为单一,大部分伴奏乐器为二胡或是CD音乐伴奏。在公园里,经常能听到有人用萧、竹笛等演奏黄梅戏歌。热衷于黄梅戏的民间爱好者,普遍对《小辞店》《海滩别》等经典曲目比较钟情。在一次旁听时,趁中场休息与其中几位黄梅戏爱好者交谈了一番。一位李奶奶说黄梅戏她们是从小听到老,非常喜爱,有事无事自己喜欢唱几句与好友娱乐一下。据大爷大妈们所说,在娱乐形式多元化的今天,他们对黄梅戏还是情有独钟,有着“特殊”的情怀。

多数人心中肯定有疑惑:环境优美的风景区那么多,为何菱湖风景区被黄梅戏爱好者所偏爱?其一是菱湖风景区人文环境浓厚,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具备休闲娱乐的空间;其二是自发组织这些的老戏迷年龄普遍偏大,大多是退休的老年人,在安庆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的老一代黄梅戏戏迷集中居住在老城区内,正在崛起的东部新城居住的多是忙于工作的年轻人。

为此,笔者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时间是2021年1月份,发放问卷地点在菱湖公园及其周边的莲湖公园、市民广场等(菱湖风景区内)。发放问卷的时间选择在周末和节假日以及工作日的傍晚或天气较好的下午。被调查对象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类人群,较为全面客观。此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50多份,回收统计后,得到有效问卷323张。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笔者了解了长期活动在黄梅戏戏曲生态圈内的各类人群对黄梅戏的接受和喜爱程度,每年参加或观看黄梅戏演出活动次数,以及黄梅戏给自身带来的作用等问题。

调查数据如下:

从图表数据可知,在菱湖风景区及周边活动人群中,黄梅戏受众人群随年龄呈下降趋势,喜爱程度与参与观看黄梅戏演出活动亦是。这代表着在逐步建立起的戏曲生态空间中,受益群体逐渐老龄化。在调查中发现,造成此类影响的原因主要为娱乐活动的多样化。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黄梅戏戏曲艺术在你生活中所启用到的功能性作用”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在青年儿童与老年人群中教化功能、传承功能与娱乐功能占比重最大,青年儿童中有受上辈熏陶而喜爱黄梅戏的,有幼儿就开始当作兴趣报了黄梅戏少儿班等。而在中年人群中有因单位组织与发放黄梅戏演出观看票而偶尔去观看的,有时常在假期空闲时间约着三五好友买票看戏的等等。调查数据显示,黄梅戏在老年人群中受欢迎占比最高,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慰藉,用“音乐(戏曲)语言”和同伴去交流,体现了音乐(戏曲)的交际功能,是交流的一种表达内心的方式方法。

结 语

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层面上理解,所谓空间,就是社会活动进行所需的地理背景,音乐生活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活动,空间是其重要载体。各个城市有因各种原因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音乐景观,也就有了特定的音乐生活空间,这样一来,就会形成音乐行为。由于“音乐行为”的差异,造就出各种各样的功能性质代表。黄梅戏在安庆市属于一种主流音乐,也是该市最大的文化品牌,这不仅对安庆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提高了安庆市民们的凝聚力。近年来,安庆市集聚资金发展文化空间,建设与保护黄梅戏生态保护区,让黄梅戏最大限度的显现其优异的功能性,比如说娱乐、经济等功能。本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基于实际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安庆市黄梅戏戏曲生态圈个案为例,研究了城市文化空间中的戏曲功能,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构造城市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总会有其适应城市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城市音乐景观。一种城市景观的形成牵涉到方方面面,形成的过程中会伴有历史场域、音乐社会与特殊机制的发生,三种因素相互影响,缺一不可。黄梅戏生态保护区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安庆地方独特的语言文化、历史民俗、风貌特征等。城市音乐景观形成后,这个特有的空间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成为感觉的价值中心,久而久之,地方感就得以形成了。所谓地方感,就是人和地方相互影响,在地方产生同时是人赋予的一种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对地方的情感依赖。6.[See Steele,F.(1981),The Sense of Place,Boston:CBI Publishing Company,Inc转引自杨子《再造“地方”:新的文化治理视域下上海戏曲文化空间的产生》。]

其次,在有了特定的音乐生活空间后(此处指广泛的大众音乐活动空间),开始产生了人为的音乐活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音乐活动抱有不同的目的,对于个体所需求的功能性也就不同;健全空间基础设施,可以增加活动的多样性。大部分的文化都是在国家政治大纲的指导下去建设发展,因此在政治大纲的范围下,所发生的戏曲活动产生的功能性都在相互影响与作用。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亦是如此,如近年来由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编排的反映农村脱贫攻坚题材的大戏《鸭儿嫂》在黄梅戏艺术中心成功上演,并在全国各地巡演。这部戏的编排及呈现除了本身带有的政治文化功能外,对于观众还具有教化功能与审美功能等。所以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伴随发生的,没有单独存在的。

对于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规划黄梅戏生态保护区的方案,笔者认为应由“外在”保护措施深入至人的心灵,如增加浓厚的黄梅戏艺术元素,举办各类特色的黄梅戏相关活动。要让群众转变观众的身份,有参与过程。对于文化的需求是由心而发的,是精神上的。因此,要让戏曲元素在群众的生活中活跃起来。

猜你喜欢
安庆市黄梅戏戏曲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我想养一只猫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安庆市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建院60周年优秀剧目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