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
作 词:夺杰扎西
藏族,1959年9月8日出生于四川若尔盖县,本科学历。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阿坝师专首批校内专家(名师),阿坝州文联委员,阿坝州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曾任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阿坝师范学院九寨神韵艺术团团长,教授(三级)。
作 曲:杨 森
四川巴中人,作曲理论专业,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教师。中国合唱协会会员。2019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藏羌彝戏曲音乐创作人才培养”学习,2020年获得四川省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专著《羌年组歌》第一作者,《唱萨朗》第二作者。
作 曲:付 莉
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阿坝师范学院熊猫合唱团团长、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联合创作《云上踏歌》《瓦尔俄足》《羌寨喜歌》《德基吉蓝》等藏羌民族声乐类作品,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声乐类项目一等奖、中国合唱节银奖、四川省民歌节金奖等殊荣。
演 唱:“央可”表演合唱团队
“央可”汉语意为:好运和财运。该团成团于2020年9月,是一支来自阿坝师范学院、由14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非音乐学科专业团队,成员们分別来自于藏汉双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多个学院。团队曾在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节荣获声乐类一等奖;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夺杰扎西:藏区的生活 家乡的歌
我创作、编排过很多舞蹈作品,但创作一些声乐作品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嗓子是最好表达感情的器乐。本作品主要描述了阿坝藏区人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以春播秋收为线索,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最后走向了幸福、美好生活的画卷。军民鱼水一家亲,红军精神代代传。阿坝藏区是红军长征走过最为艰苦的区域之一,困难很多,但是它压不跨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红军的这种精神留在了阿坝、留在了中国大地。在本作品里也体现了这种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中国精神。
藏族主要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农作物的产量较低,但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在党的光辉沐浴下,敢于尝试新的技术,敢于使用新的器械,敢于创新和探索,从而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在我的印象中劳动是最美的画面,劳动是一种享受,劳动是一种奉献,劳动是一种希望。人在天地间,山水白云为伴;人在自然里,草地牛羊为伴,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画卷,我不得不拿出笔记录这美好的景象和感受,基于这样的灵感,从而创作出了《德基吉蓝》。
杨 森 付 莉:藏族音乐中的生活之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扶贫工作覆盖了整个藏区,所以本曲主要描写阿坝藏区人民的劳动生活在扶贫后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该作品最初是一首用汉语表达的藏族音乐作品,后来考虑到来自草原地区的藏族孩子演唱汉语的别扭性和以母语进行演唱的连贯性、特色性,故将汉语全部译为藏语。《德基吉蓝》意为“幸福路”,原名藏家幸福路,此作品是一首表演性极强的混声作品,以多段式、并列主题创作完成,每一个主题都表现出不同的场景。
作品的曲结构可分为八个部分。引子:女高音独唱,表达对家乡的赞美;第一主题:女生齐唱、二重唱,描写藏区女性在春天播种的场景,他们撒下种子,收获希望;第二主题:一转眼就到了秋天,秋天就是收割青稞和麦子的季节,他们用歌声驱散疲劳,把劳动看成是一件快乐的事;连接部一(再现引子):采用了引子的元素进行发展,采用对歌的方式来缓解疲劳,调动劳动氛围;第三主题:描写游戏之后美好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连接部二:为德高望重的老人进行说白,为大家鼓舞士气;第四主题:描述的是打青稞和麦子的热闹场面,大家看到丰收的粮食,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男女相互竞打青稞和麦子,嘴里唱着“撸起袖子加油干,藏家儿女幸福路!”分享丰收和扶贫后的喜悦;尾声:大家载歌载舞庆丰收、铭党恩!
本作品最感人的部分在第二主题,此片段采风于阿坝州若尔盖一带,这也是他们从小唱到大、每逢收青稞和麦子都要唱的一首歌曲。作品里藏族女性的柔美之后,一群刚强、雄壮的男子一声“哟呵呵”能让你茅塞顿开,立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藏区的生活之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华夏文明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