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益丰, 郭秀珠, 徐建国
(1.温州心旅农业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0;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柑橘研究所,浙江 台州 318026; 4.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瓯柑(CitrussuavissimaHort. ex Tanaka)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一种栽培变种,是浙江温州特有的水果。瓯柑在温州已有1 000 a的栽培历史,唐代以来皆被列为朝廷贡品。瓯柑果皮黄色,清甜汁多,略带苦味,营养价值较高,并具有祛热生津、化痰止咳、清凉解毒等特殊医药效能,深受人们喜爱。常食瓯柑对咳嗽、麻疹、高热等均有一定的效果,在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说[1]。
通常瓯柑在每年的11月下旬小雪节气前后采摘,此时瓯柑青中带黄约八成熟,经防腐保鲜处理,可贮藏到春节前后开始上市销售。另外,瓯柑也可通过挂果留树,延后2个月采收,供游客采摘,带动观光采摘游,降低贮藏成本,提高瓯柑生产的经济效益。壳寡糖是近年推出的一种以虾蟹壳等海洋生物的甲壳质为原料生产的新型植物诱导剂,是具有一定聚合度和结构的系列寡聚糖类物质,无毒害、对环境友好、兼有药效和肥效双重生物调节功能,可诱导激活植物免疫系统,提高植物抗病抗逆能力。研究表明,壳寡糖作为外源性生物诱导剂,可以诱导水稻、番茄、草莓、梨子、早熟温州蜜柑、高橙等多种作物对病原菌产生抗性,并提高其品质,在植物生长调节及抗病等方面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力[2-4]。本试验通过在瓯柑露天延后栽培上使用壳寡糖,探究其对留树保鲜瓯柑品质和防寒抗冻能力的提升,提高观光采摘游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壳寡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材料为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石桥村15 a生的瓯柑成年结果树。壳寡糖(GS-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为浙江金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GS-壳聚糖酶制剂(GS-Chitosanse),有效含量≥90%,分子量接近1 500 u。
供试验瓯柑植株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3棵。处理1为壳寡糖1 000倍液叶面喷施,分别于2020年11月5日和11月15日连喷2次。处理2为对照,清水处理。
分别于2020年12月3日及2021年1月5日,从每棵树树冠的不同方位随机采集4个中等大小的瓯柑果实,共48个果实供分析检测。
对取样的瓯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总糖、总酸、维生素C含量以及可食率及出汁率等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检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阿贝折光仪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斐林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采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测定。
冻害程度调查依据以下标准分为0~5级:0级,叶片生长正常,基本没有受到影响;1级,秋梢叶片失绿卷曲或脱落25%以下,晚秋梢受冻;2级,叶片失绿卷曲或脱落25%~75%,秋梢受冻,部分一年生枝条受冻;3级,75%以上叶片干枯或脱落,近半数一年生枝冻死,部分主枝受冻;4级,叶片全部干枯或脱落,主枝和部分主干受冻,皮层开裂;5级,叶片全部干枯或脱落,主枝及部分主干干枯死亡[5]。
从表1可以看出,壳寡糖处理的果实品质与CK之间均有差异。2020年12月3日样品的TSS含量、可溶性总糖及可食率、出汁率均高于CK;总酸、VC含量低于CK。2021年1月5日样品的TSS含量、可溶性总糖、VC含量及可食率、出汁率均高于CK;总酸低于CK。
表1 壳寡糖处理对瓯柑品质的影响
本次试验期间先后出现了2次低温灾害天气,据温州市气象台观察记载,2020年12月31日出现-6 ℃的极端最低气温,2021年1月8日出现-7 ℃。壳寡糖处理的瓯柑树冻害较轻微,3株调查树仅发现1根枝条上有18%叶片出现枯死,主干、枝条均无冻害发生,无落叶现象。对照组的3株瓯柑树除主干无冻害发生外,冻后落叶达到40%,并有4条晚秋梢冻死。由此可见,壳寡糖对增加瓯柑树体的抗寒防冻能力有一定作用。
近年来,温州瓯柑延后采摘得到当地市民及游客的称赞,观光采摘游成为瓯柑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还带动瓯柑产区农家乐和农家货的销售。壳寡糖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可有效地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反应,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调节植物应激反应、刺激植物生长。金国强等[6]研究发现,使用分子质量为1 500 u的壳寡糖叶面喷施温州蜜柑,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果实TSS和固酸比。
本次试验采用的壳寡糖是浙江金壳药业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GS-壳聚糖酶制剂,以优质的壳寡糖为原料,采用专一性酶解法和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制备的高品质壳寡糖产品,有效含量≥90%,分子量接近1 500 u。
在瓯柑延后栽培生产中使用壳寡糖,利用壳寡糖的独特生理活性,有利于调节生长,提高瓯柑品质,延长瓯柑留树挂果时间,增强树体抗寒能力,从而提高了瓯柑的栽培效益,是实施瓯柑留树保鲜防灾保收的一项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