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袁梁
(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脊柱骨折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老年退行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备受医学界关注[1]。随着医学的进步,PVP术作为新发展的微创手术,具有良好的迅速止痛效果及快速恢复患者功能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中[2]。根据相关临床报道指出,将PVP治疗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收效较满意[3]。该治疗方式有利于缓解伤椎疼痛感,提高伤椎功能,临床可行性较高。在此次实验中,对2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患的手术疗效开展对比和探讨,现将此次结果阐述总结如后。
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280例开展此次研究,通过双盲随机法分组标准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140)与对照组(n=140),观察组中女性65例,男性75例,年龄 60~86岁,平均(72.82±7.27)岁,接受 PVP治疗方案,对照组中女性64例,男性76例,年龄61~87岁,平均(72.85±7.29)岁,接受常规保守治疗方案。对两组各项临床上数据经统计学比对后显示,结果呈现出差异细微(P>0.05)。
对照组(140例,施行常规保守治疗方式),嘱咐老年患者卧床静养,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镇痛治疗,在病变部位给予支具帮助病人活动,1周后给予钙剂、抗骨吸收药物与骨形成促进剂等,佩戴支具2个月左右,疼痛缓解后,指导其做简单的腰背肌锻炼。
观察组(140例,施行PVP治疗方式),指导与协助老年患者取俯卧式姿势,C臂机下透视定位责任椎及椎弓根位置,进针角度控制在45°,在X线机透视下沿椎弓根行穿刺操作,抵达脊柱骨折中段1/3位置,取出针芯,保留套管,将调好的浆糊状骨水泥注入老年患者的脊柱伤椎,当骨水泥灌注即将溢出时,停止注入并记录骨水泥注入量,在X线机透视下,查看骨水泥是否成功浸润骨皮质,弥散满意后行正位透视观察骨水泥的充盈情况,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进行压迫止血,术后依据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在支具辅助下尽早尝试下床活动,疼痛缓解后,指导其做简单的腰背肌锻炼,视情况补充钙剂。
采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60分以上表明患者生活可以自理,40~60分表明患者生活需要帮助,20~39分患者生活极度依赖别人,0~19分患者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其中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7分),重度疼痛(8~10分)。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Barthel指数、VAS评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8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VAS评分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老年患者手术后的Barthel指数更高,VAS评分更低,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28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VAS评分对比(±s, 分)
表1 28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Barthel指数和VAS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VAS评分 Barthel指数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 140 8.50±1.65 3.84±0.4254.48±5.6981.63±8.54对照组 140 8.52±1.68 5.25±0.5654.45±5.6569.59±7.28 t 0.101 23.833 0.044 12.695 P 0.920 0.001 0.965 0.001
骨质疏松是我国临床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主要为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失用因素等[4]。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发群体是老年患者。患有该骨折病症后,病人常伴有伤椎疼痛感[5]。若患者的情况较为严重,还可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大程度的威胁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多采用保守方法,具体包括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与抗骨质疏松药物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伤椎疼痛程度,但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愈合缓慢,可造成骨质的进一步疏松,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治疗效果尚不理想[6]。
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疾病的治疗方法逐渐趋向于微创、安全和有效[7]。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PVP治疗方式,其主要通过在X线机透视下沿椎弓根行穿刺操作,将骨水泥注入老年患者的脊柱伤椎,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PVP治疗的基本原理是把液态的骨水泥注入椎体内,以达到迅速止痛和恢复椎体强度的目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PVP术作为新发展的微创手术,具有良好的迅速止痛效果,促进老年患者脊柱功能快速恢复。骨水泥聚合后可形成热效应,能够填补老年患者的疏松组织,有利于缓解伤椎疼痛感,提高伤椎功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研究结果表示,PVP治疗对于降低术后伤椎疼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普及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