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瓷: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2021-08-17 15:3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陀螺青花景德镇

在景德镇,有一种令人喜爱的瓷器。每当你把它对着阳光或者明灯照看时,可以看见瓷体上有一颗颗米粒般大小的透明圆眼。这些圆眼,像珍珠一样明亮,似宝石一样耀眼。这种瓷器便是玲珑瓷。

认识玲珑瓷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这是景德镇陶瓷的最显著的特色,也是它在世人心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去过景德镇的人,大都对四大传统名瓷不陌生,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还有一款就是“玲珑瓷”。

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它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施釉烧成后,这些洞眼会呈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故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

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古朴又清新,集高超的烧造技艺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心香一瓣

作为景德镇瓷器的一个独立品种,玲珑瓷虽不能与青花、粉彩等大宗相比,也不如颜色釉的品种繁多,但它却有自身的独特魅力,灵巧明澈,玲珑剔透,是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

玲珑瓷由来

玲珑瓷传说

古时在景德镇,有一对青年,男的叫宁龙,女的叫巧姑,他们在御窑一个做坯,一个画坯,似一根藤上的苦瓜,紧紧相连。宁龙做出的瓷坯,光洁无瑕,经窑火一烧,件件都是上品;巧姑画出的坯也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镇上有一恶霸郝老二,他垂涎于巧姑的美色,故意刁难宁龙,要他在百日内烧造出一千二百套青龙饭具进贡,否则性命难保。天寒地冻的严冬,做成这一千二百套饭具坯器几乎没有可能。宁龙满怀愤恨却只能动手,他没日没夜地干活,饭具的瓷坯终于完成。可郝老二有意霸占巧姑,怎肯就此罢休?豺狼成性的他叫人把毒药放在饭里,活活毒死了宁龙。巧姑听闻噩耗,当场晕死过去。醒来之后,巧姑看着宁龙生前做好的瓷坯,内心悲痛得像刀割一样,她一边呼唤着宁龙的名字,一边在瓷坯上画着,泪水一滴一滴地落在瓷坯上。

这些由宁龙做坯、巧姑绘画的青龙饭具瓷器经过大火烧造后,件件晶莹透亮。令人惊奇的是,瓷器上出现了一个一个像珍珠一样透亮的圆形透明的小眼。有人说,这是巧姑思念宁龙时滴在瓷坯上的点点泪珠。因为宁龙的名字音近“玲珑”,故人们把这种瓷器叫作玲珑瓷。

玲珑意外

其實,玲珑瓷是陶工们从制造镂空“香熏炉”的偶然现象中得到启迪,继而烧制而得的。

制作瓷质香薰炉,先要在顶盖上镂刻出许多排列有序的洞眼,施好釉再入窑烧成。由于施釉过厚,釉料在高温熔融时出现了釉汁流淌而淤塞孔眼的现象,产生透明而不透气的效果,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美感。

这种制瓷中偶然出现的瑕疵,给陶工们以启迪。聪慧的陶工触类旁通,开始有意识地在瓶、盘、碗上镂孔,之后在孔洞中填釉,然后烧制出来,经过长期制瓷工艺的摸索实践,创造出这种风格独特的瓷种。

甜白瓷出现后,甜白釉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具有的高粘度,可以很好地与胎体结合,把玲珑眼填满而不易有棕眼。

由于玲珑眼孔需用手工雕镂,再用毛笔蘸釉逐个填满,工序十分复杂,既费时又费力,能烧制成功的极为稀少,所以大多被皇室垄断,作为专用的陈设瓷。

心香一瓣

在机缘巧合下,失败的瑕疵品竟成为艺术品。如果说玲珑瓷的传说带有一种浪漫悲情主义色彩的话,那么玲珑瓷的意外得来便带有创新色彩,它是“久经沙场”的制瓷工人们对失误的随机应变,对艺术美的不懈追求。此后,陶工们触类旁通,开始有意识地在瓶、盘、碗上镂孔之后再在孔洞中填釉、烧制。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瓷工们终于创造出风格独特的玲珑瓷。

玲珑瓷历史

玲珑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在景德镇湖田窑的宋代遗物中,可以见到镂空的器物残片。明永乐年间,景德镇开始正式生产玲珑瓷。由于工序繁杂、雕刻难度大、成品率低,玲珑瓷成为当时皇室专用瓷。王志敏曾在《学瓷琐记》中说:“玲珑青釉瓷始于北朝末至隋初,唐、宋、元未见,至明初永乐年间有景德镇玲珑瓷烧造,此后复见于清代乾隆年间。”其实在明末的隆庆万历年间,玲珑瓷就已经开始流行,清代中期,玲珑瓷发展到鼎盛时期。

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开始在玲珑瓷上搭配青花纹样,晶莹素美、细腻精巧,称为“青花玲珑”。碧绿透明的玲珑和淡雅青翠的青花相互衬托,釉面光洁、料色青翠、玲珑剔透,展示了我国古代制瓷业很高的技术成就和艺术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玲珑瓷多作日用瓷。玲珑瓷品种除了各式中西餐具、茶具、酒具外,还开发了各式花瓶、灯具等,这些都是景德镇特有的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玲珑瓷得到进一步发展,玲珑眼的形状由传统的米粒状演化为月牙状、菱角状等多种花样。同时,玲珑与粉彩以及新彩等工艺进行结合,展现了新时期的玲珑瓷特色。

心香一瓣

清新古朴的玲珑瓷,经过数千年发展,集高超的烧造技艺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而今,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如此美丽的艺术品,如此巧妙的手艺,更应该被继承和发扬下去。

玲珑瓷欣赏

罗汉汤碗

罗汉汤碗是青花玲珑中典型的、经久不衰的畅销品种。在构图上,它以玲珑装饰在碗壁的中间部位,米粒状的孔眼均匀排成几何形的菊花图案;青花装饰色彩较为清丽、明朗。青花“十字边、芭蕉脚”都是二方连续图案,排列紧凑,与玲珑眼组成的图案构成疏密对比。碗内边缘饰青花“工字、蝙蝠”和底部的“龙心”,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高贵、吉祥的愿望。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运用了虚实、疏密、参差、纵横等对比手法,既有秩序条理,又有起伏变化,从而形成简练、明快且丰富的装饰风格。

陀螺杯

陶瓷与陀螺的珠联璧合,超越时空的思想碰撞。玲珑瓷匠人吕雅婷把传承五百多年的古法玲珑镂雕技艺融入陀螺杯的LOGO中,运用了微晶翡翠玲珑釉配方,让陀螺杯在透过光线时,釉内好像有无数璀璨微光闪烁,让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玲珑碧绿透明,釉中有釉,尽得古韵的精髓。晶莹剔透的玲珑妆点着光亮洁白的陀螺杯身,更绝妙的是,当转动杯子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条玲珑灯带在旋转。

猜你喜欢
陀螺青花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青花志展览
我的家乡景德镇
追寻青花的东方之美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青花·木 产品设计
NO.6陀螺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
琵金顿珍藏的明青花将亮相苏富比
陀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