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毅,曹 颖
(1.重庆开州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5400;2.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00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由于髓核出现病变,影响机体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等不良反应[1]。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由传统切开手术方式逐步向微创手术方式转变,其中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常用的手术方式[2]。但不同的解剖学数据及特征可影响PELD患者的预后[1-2]。因此,本文主要测量并分析尸体腰椎间孔相关数据,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选取20具成人尸体标本,均为死者家属自愿捐献用于医学研究,并储存于重庆开州区人民医院停尸房。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1~65岁,所有尸体标本以往均未出现腰椎畸形等疾病,属于正常腰椎且腰椎结构完整,可为PELD的解剖学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经重庆开州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去除标本L1~S1椎间孔附近的软组织,暴露椎间孔、腰神经根,分析椎间孔结构特点、椎间孔和腰神经根的关联性,去除椎间孔内除骨膜外的腰神经根等,暴露L1~S1椎体、椎间孔、椎弓根、关节突等。每具尸体采用双侧解剖方式,分析并用软尺测量左右两侧椎间孔宽度、高度、长度、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椎弓根内侧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椎弓根外侧至正中矢状面距离、上关节突至正中矢状面距离、下关节突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椎弓峡部至正中矢状面距离。
L1~L5各椎间孔宽度逐渐减小、高度增加、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也逐渐增大,同一椎间孔左右两侧宽度、高度、长度、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腰椎各椎间孔测量结果
左右两侧椎弓根内外侧至正中矢状面距离、上下关节突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椎弓峡部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腰椎各结构与正中矢状面距离测量结果
有学者对椎间孔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诸多研究,然而椎间孔的区域范围仍未确定[3-4]。有研究认为,椎弓根会影响椎间孔高度,椎间孔前方的椎间盘、椎间孔后方的黄韧带会影响椎间孔宽度[5]。解剖学理论认为,椎间孔包括神经根、静脉、动脉,椎间孔的下部有纤维隔,分为上管、下管。若患者为外侧型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纤维隔则会影响神经根[6-7]。有研究认为,腰神经根的横断面较大,具体位置在腰椎间孔的上半部,此位置是经过椎间孔的关键性结构,但是椎间孔下半部内部比较窄,其中无神经根,可作为手术入路[5]。
本研究中L1~L5各椎间孔宽度逐渐减小、高度增加、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也逐渐增大,同一椎间孔左右两侧宽度、高度、长度、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右两侧椎弓根内外侧至正中矢状面距离、上下关节突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椎弓峡部至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同,说明不同椎间孔之间的空间大小、腰椎各结构与后正中矢状面距离差异不大,行PELD时在上述两点上无需特别注意[8-9]。我们认为,腰椎各结构尤其是椎间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保护神经根不受到伤害,但若椎间孔附近的组织结构出现改变,将会影响神经根[10-11]。
综上所述,腰椎各椎间孔测量结果及腰椎各结构与正中矢状面测量结果差异不明显,临床行PELD时可适当借鉴上述解剖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