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龙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天台水库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浩溪水库上游,为小(I)型水库,总库容316.33 万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天台水库由拦河坝、坝顶开敞式溢洪道、左岸泄洪洞、右岸引水建筑物、管理房及上坝公路等组成。其主要建筑物为4 级,次要建筑物为5 级,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5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114.00 m,校核洪水位115.23 m。大坝坝型为浆砌石双曲拱坝,坝顶高程116.5 m,最大坝高76.5 m(含垫层),坝顶中心线弧长179.5 m,坝顶宽4.0 m,坝底宽16.4 m。
根据原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天台水库原规划石料场位于大坝下游,因此,施工前期结合现场地形条件,混凝土拌合系统及砂石料加工系统布置在下游,坝体砌筑的毛块石和混凝土起吊点位于下游。料场报批时发现原规划的大坝料场位于公益林保护区内,为一级保护林地,难以审批。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并经马尾区人民政府专题会议(72 号文)研究决定,将石料场移至大坝上游水库库区内。为了能将上游料场开采的石料运输至坝下游已建工区,需要在大坝砌筑过程布置过坝通道,以解决石料场位置变化与已有施工工区布置之间的矛盾。
根据现场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拟定3 种过坝通道布置方案。
1)方案一:增设临时交通孔。跟随大坝砌筑,在大坝右岸坝体预留交通孔作为大坝砌筑施工期间的过坝交通通道。交通孔断面为4.0 m×5.5 m 城门形,孔底高程52.0 m,上游侧孔口中心与拱圈平面中心线间距约15.0 m,下游侧孔口中心与拱圈平面中心线间距约11.5 m,孔中心线与拱圈平面大致径向交叉,与坝体交叉段洞长约14.85 m。
2)方案二:导流底孔扩大兼顾通道功能。利用原设计的导流底孔扩宽作为大坝砌筑施工期间的过坝交通通道。原设计导流底孔为D=2.0 m 圆形,孔底高程47.0 m,拓宽后底孔断面为3.6 m×4.2 m 城门形,孔底高程48.0 m;在孔底下部布置1.0 m×2 m 的导流槽,用于排泄上游日常径流;为满足底孔交通需要,在导流槽顶部、底孔底板铺设工字钢,并在工字钢上部铺设20 mm厚钢板。在导流底孔进口布置闸墩,预埋闸门槽,用于导流底孔封堵时下闸挡水。为了既满足底孔日常导流通水需要,又满足底孔通车需求,在大坝上下游侧、导流底孔的进出口布置暗涵。
3)方案三:新建施工便道。采取在右岸坝顶以上高程修建跃坝道路方案,跃坝道路在与坝肩交叉位置路面高程与坝顶相同,为116.5 m;从石料场至坝轴线,道路顺着水库右岸山体岸坡布置,长度约800 m,平均纵向坡度约8%;跃坝后沿着原设计的上坝道路前行,约在坝下游900 m 位置调头回转,利用已建成的场内临时道路运输至坝后已建工区。
表1 各通道方案比较表
从工程造价、工期及对大坝施工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分析,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一,即右岸坝体预留交通洞的方案。
为满足施工期上下游石料等建材运输需要,预留交通洞采用城门形断面,断面尺寸为4.0 m×5.5m(宽×高),占整个坝面面积很小,洞身采用1.0 m 厚的C25钢筋混凝土,洞内临近上下游坝面设两个键槽,洞外临近上下游坝面设两个止推环,交通洞施工与坝体砌筑同步进行,施工过程中接触面安放接触灌浆管,便于后期进行接触灌浆。具体结构如图1、图2、图3。
图1 交通孔立面位置图
图2 交通孔横断面图
图3 交通孔纵断面图
交通孔上下游高程52.0 m 以下基坑全部采用C15埋石混凝土填塞与坝体一起浇筑成整体,以防坝外混凝土基础滑动。洞外上下游采用堆石修路连接,路面均硬化处理,路基边坡进行喷锚支护,以防泄洪时,水流对路面及边坡的过分冲刷,导致路基失稳;交通洞上下游连接部位外侧设钢筋混凝土防撞栏板,上部搭设管棚,保证上下游车辆进出安全,靠近山坡一侧路基设宽0.5 m、深0.5 m 的排水沟。
由于预留交通孔改变了施工期大坝结构,特别是交通孔附近的拱圈结构应力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复核在大坝砌筑完成、孔洞封堵前,因设置交通孔的坝体应力分布情况,并与原结构的坝体应力分布成果进行比较,分析预留交通孔对坝体结构安全的影响。另外,交通孔封堵后,理论上堵头与周边坝体结构连为整体,大坝恢复原设计的体型结构,坝体应力与原设计计算成果一致。
1)计算方法。交通孔断面尺寸为4.0 m×5.5 m,占整个坝体展开面积的比重很小,可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预留交通孔对坝体应力分布成果的影响。采用美国ALGOR 公司开发的综合性有限元软件包“ALGOR FEAS”计算,该软件包是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和设计的通用工具。先进行结构有限元网格划分,再施加荷载及边界约束,进行结构计算,整理计算成果。
2)计算模型。拱坝采用单圆心布置,先进行坝体网格划分,厚度方向上等分为4 单元,共划分为816 个块体单元,1 235 个节点;再进行坝基网格划分,取值范围坝基不同方向各100 m,整个模型划分为7 060 个空间8 节点块体单元,共有8 715 个节点。再对模型施加边界约束和荷载(自重及温度荷载),即在基础边界施加铰约束,在坝体的各节点上施加温度荷载(温差按国内经验修正公式:Tm=±47/(T+3.39)计算)。
3)应力复核计算成果。应力复核计算成果表明:施工期交通孔对坝体应力分布的影响范围集中在孔洞附近,且影响较小,表现为应力集中,孔洞角线各节点应力值加大,但变幅小且均小于坝砌体材料的容许应力值,坝体结构是安全的。
交通孔施工与坝体砌筑同步进行,施工过程中接触面安放接触灌浆管,便于后期进行接触灌浆。混凝土施工采用常规混凝土施工程序,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分层高度为每层1.5 m。
1)模板工程。本工程结构较简单,可采用普通胶合板拼装而成,根据混凝土施工强度要求,现场配备2套模板,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立模浇筑。
①模板材料选择:本工程断面结构类似,可采用胶合板拼装,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应符合要求。
②模板制作加工:模板制作加工在模板加工厂进行,应先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各部位模板加工制作的技术参数,绘制材料表,根据材料表进行加工,并注意控制模板加工的精度,特别是顶拱部分。
③模板安装与加固:安装与加固是模板工程的重要环节,安装前,施工员与木工共同测设墙体边线,通常采用墨斗线进行标记,边线即为侧板安装的基准线,应保证侧板的垂直度。顶拱部分应保证与侧墙顺利连接。模板对拉螺栓等应上紧,支撑的钢管架应搭设牢固。经各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④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前混凝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拆除过程中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的边角部位。
2)钢筋工程。钢筋制作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安全、便于运输、便于安装和保证质量为原则进行分段下料,为保证施工安全,钢筋由加工厂统一加工后运到工作面进行安装。钢筋通过升降机运输到工作面后人工定位安装,采用焊接和绑扎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快施工速度。
3)混凝土拌和运输及浇筑。混凝土施工搭设满堂架进行,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后由运输车运至进口顶部,由溜筒溜至施工仓面集料斗后用斗车接至仓面入仓。
为降低车辆穿坝通行时震动对拱坝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交通孔钢筋混凝土底板上部铺设20 cm 厚砂碎石垫层,而后在面层压盖20 mm 厚钢板。
道路路基以开挖为主,局部根据线性平顺布置需要,就实际地形砌筑矮、短挡墙平整贯通,路基宽5.0 m,采用C25 混凝土路面,厚20 cm,路面宽4.0 m;道路根据需要分段设置错车平台。道路边坡根据开挖后的工程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其中下游侧靠近出洞口内侧上坡陡峭,路基开挖后先清除坡上松动岩块、岩体,而后钻设Φ25@2000 系统锚杆,锚杆长4.5 m,锚入山体长4.0 m,露头0.5 m,随后紧贴开挖坡面布设Φ8@200×200 钢筋网,再喷射C25 细石混凝土,厚12 cm;其他路段根据边坡整体稳定情况采取锚喷混凝土支护,或不支护。在边坡脚路基一侧设宽0.5 m、深0.5 m 的排水沟。
由于大坝砌筑施工期间,预留的交通孔洞口上空始终面临高空坠物等风险,为保护洞口的交通安全,在连接段道路上部设置钢管防坠门架,上下游侧各设置15.0 m,防坠管架呈门型结构,净宽不小于5.0 m,净高不小于5.5 m。
交通孔封堵混凝土强度为C20,顶拱预埋回填、接触灌浆管,边墙新、老混凝土接触面间预埋接触灌浆管,进行回填、接触灌浆,以防止堵头漏水。交通孔封堵尽量安排在冬季施工,孔洞顶拱回填灌浆,堵头接触灌浆应在混凝土浇筑龄期达28天以上,堵头结构充分收缩后进行。先顶拱回填灌浆,再进行接触灌浆。
在大坝的中下部预留过坝交通孔,竖向上基本平顺打通了石料场与下游已建工区之间的连接,而且预留的交通孔不改变原施工导流布置,不影响导流封堵方案,交通孔底板高程高于导流底孔,枯水期交通防洪保障率高,也基本不影响大坝施工度汛方案,有力保障了大坝砌筑施工进度;大坝砌筑封堵后,在导流底孔封堵之前,及时对交通孔进行封堵并做好防渗加固,使堵头与周边拱圈形成完整坝体,共同承担外部荷载,不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
由于工程现场石料场位置变化,为满足施工期上下游输送石料交通需要,天台水库大坝砌筑过程中在坝体右岸预留交通孔方案技术可行,不影响坝体结构安全,工程造价经济,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