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20世纪80年代,一首《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人们对乡村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用汗水换来好收成、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朴素的愿景绘就美丽乡村的雏形。
时间的指针拨到21世纪。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三农”事业加上了发展“引擎”——“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奋斗目标在“希望的田野”上洒满阳光。
如今,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向着“强美富”的目标迈进,“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的生动实践在广袤的乡村大地铺开一幅幅动人图景。
农业强,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方向”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3月,正是农民备春耕之时,而在北大荒农垦集团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的育秧基地里,却看不见人来人往,只听得机器轰鸣——在盘式水稻育秧机上,种子、化肥和土壤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科学配比;秧盘由传送带输送到育秧中心,完成育秧床土和基质准备、种子浸种消毒、催芽处理、流水线播种、保温保湿出苗等过程,出苗时连同秧盘一同提供给种植户。从播種到育苗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仅节省人力,更保证了秧苗的成活率,为今年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底子。
在黑土地上,这样的景象早已不稀奇。无论是智能化育秧、自动精量播种,还是自带导航的大型农机收割,现代化的农业布局让黑龙江耕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走在全国前列,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不断提升。
“实现现代化,短板在农业,难点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在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已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与农业现代化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农村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并将其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山地,曾制约着贵州农业农村的发展,而如今却正成为贵州发展的最大特色。家住岑巩县天星乡的邰玉英是当地的油茶种植大户,从2017年开始,她借助山地地形条件优势,发展油茶林种植项目,并建立起家庭农场,通过利益联结、组织务工、土地承租等方式,带领当地农户增收。
经过四年多的致力打造,在贵州山区,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经营模式,为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探出新路。
“不同于以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为关键词的传统农业现代化,新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包含了科技、产业、生态发展等多个内容,可以说,这是一个从硬件投入到软件建设的过程,它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看来,未来我们要实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包含生产、加工、流通,也包含相应的服务、金融等领域的全产业链条,既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能让农村的现代化从物的现代化发展为人的现代化,由此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农村美,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走进宁安市上官地村,映入眼帘的是蓝瓦白墙的整齐屋舍、宽敞整洁的水泥村路,门前有花、道旁有树的田园风光,配合着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内容的文化墙,一幅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画卷正在这个小村徐徐展开。
曾几何时,许多农村环境用“脏乱差”来形容也不为过,城乡环境的明显差距,使得农民纷纷离乡、干部束手无策。
“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鄂州考察时便道出对农村发展的期望,“将来农村人不仅可以享受城里人那样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而且还拥有优美环境、田园风光。”
阳春三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龙门秘境”的大山里,不少前来踏青的游客纷纷夸赞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怡人环境。
其实,就在2016年以前,“龙门秘境”的组成村——石门村、龙上村、大山村三个行政村还是山路崎岖、产业薄弱的落后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高虹镇党委抓准“生态宜居”这一关键点,从三个村的自然资源禀赋突出这一点中找到突破口,利用村民的闲置荒地建起了古梯田景区和700亩花卉种植基地,把村里的老供销社、老木粉厂和空置的民居改建成了青年旅舍和民宿。原本无人问津的山村很快成了“网红村”,村民在收获优美环境的同时,三个村的旅游、餐饮、民宿、种植加工等二三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3.92万元。
“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在2021年3月5日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乡村建设一定要照顾农民的感受、体现他们的需求,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农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要求,也是农民的夙愿,同时更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重点。
乡村美了,变得更宜居,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颜值”将推动乡村“气质”的提升,变成乡村振兴更强有力的支撑点。同江市八岔村依托赫乡资源,全力打造“赫哲故里”,逐渐告别道路泥泞、污水横流的历史,改造后的赫哲新区家庭旅馆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体验民俗文化,叫响了“赫乡田源”品牌;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岸堤镇的朱家林,在成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的创客和艺术家们对这里青睐有加,本来日趋衰落的小村成了“世外桃源”;在江西省安义县鼎湖镇榨下村,农民做寿不再大摆筵席,而是将办酒席的钱捐给村民理事会,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村民筹集的基金正集聚着越来越强大的正能量,并改变着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精神……
农民富,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今后随着科技进步,随着产业发展,农民将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我们要让农民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将来想当农民不容易。”2018年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时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的职业构想让绥化市庆安县同乐村村民曹立国感到兴奋,但转瞬又觉得“虽然美好,但很遥远”。
让曹立国没想到的是,就在一年后,村里发展起苗木产业,自己经过培训成为一名苗木种植技术人员。如今,坐在观察室里对苗木進行水分、肥料等数据分析,到基地指导村民进行栽培作业,这位拥有大专文凭、善于学习的东北汉子告别了“面朝黑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身份,正在向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这个“有吸引力”的职业道路迈进。
“农业职业经理人”,是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下产生的新兴职业。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村出现更多像曹立国这样运用专业技能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农民。
“增收增效、过上体面生活,是农民最大的心愿。”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经过多年调研得出的结论,不仅道出了农民的诉求,同时也道出了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从“能吃饱肚子”到能吃“净颗子”,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最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2020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当年在黄土高坡上老乡们对“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的愿景,深情地说:“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生活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关切,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据统计,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204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这只是过上富裕生活的起点。
老乡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在云南省景东县芦山村,村民穿上民族服装,变身非遗文化传承人,好日子从过去的“种出来”变为“唱出来”;在四川凉山州,当地农民掌握了“互联网+”技术,依托电商平台,山泉水、刺绣等“当家产品”走出了大山、变成了收入……
“曾经,我一直盼望着能走出深山苗寨,去更大的世界追寻梦想;如今,在家门口,有梦有诗有远方!”在“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十八洞村,24岁的施林娇正在筹备着新一天的“带货直播”。与她一样的年轻人们正在乡村放飞希望和梦想,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乡村振兴图景,也正在他们的“耕作”中由畅想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