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 罗燕明
【摘要】本文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两个层面“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论述以“群段阅读”引导学生学写人物的方法,设计了“群段阅读”之人物描写方法探究、学以致用之人物描写训练、交流与展示之凸显人物特征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关键词】写作训练 群段阅读 人物描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89-03
1978年3月,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在北京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作了《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讲话,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对学生写作起着示范作用。笔者深刻地感受到,结合课文,就地取材指导学生写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教材分析
“写出人物特点”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人物特点,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的外貌描写和读书时的动作描写进行仿写。为了给学生的写作提供支架,笔者在观看了曹静老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和阅读了黎红玲老师的论文后,发现第三单元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再塑生命的人》都是写老师的,而且有些段落相似之处很多,可以做“群段阅读”。部编版語文教材构建了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把“群段阅读”的内容拓展到名著篇目里,还可以联系到《朝花夕拾》里《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片段。学生从一组段落中就能发现相似点,习得写作的框架,跟随课文学写作。于是,笔者在这堂作文课中就尝试将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对接。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通过“群段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二)教学难点:通过学写片段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三、教学流程
(一)环节一:“群段阅读”之人物描写方法探究
1.“群段阅读”片段一:莎莉文老师教我学“doll”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师:请你把这个段落分成三层,并圈出表达作者心情的词语。
(生自主完成,个别发言)
师(归纳点拨):我们来看这一段的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叙述为主,讲了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洋娃娃。第二层以描写为主,讲的是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doll”这个单词,对莎莉文老师的动作做了细致描写,如“拉起”“慢慢地拼写”等动作描写。其中的“拉起”写出了特别亲切的感觉,表现莎莉文老师的爱心,“慢慢地拼写”则表现了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和细心。第三个层次写的是“我”的感受,“自豪”和“高兴”这些词语写出了我获得知识的快乐心情。
2.“群段阅读”片段二: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水”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师:请把这一段分为三层,并说明理由。
生:第一层写“我”和莎莉文老师散步到井房,第二层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水”,第三层写“我”认识“水”,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生:第二层的“放在喷水口下”“写得很慢”“写得快一些”是对莎莉文老师的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
生:“恍然大悟”“神奇的感觉”“清凉而奇妙”这些词语写出了我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让学生进行两段对比,总结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叙述+描写+‘我的感受”的结构。
3.“群段阅读”片段三:“我”问先生怪哉虫一事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师: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写自己的老师的,与《再塑生命的人》的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
生: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迂腐的先生。
生(总结):这一段是“叙述+描写+‘我的感受”的结构。
4.“群段阅读”片段四: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生: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刻画出阿长给“我”买到书时的喜悦心情。
生:“霹雳”“震悚”两个词生动地表现出“我”如获至宝的心情。
师(总结):事情虽小,但足以让童年鲁迅的内心产生震动,“我”的感受写得尤其好。这一段也采用了“叙述+描写+‘我的感受”的结构。同学们从一组段落中发现并找到了相似点,希望同学们习得写作的框架,跟随课文学写作。
(二)环节二:学以致用之人物描写训练
请选择你熟悉的一个老师,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用“叙事+描写+我的感受”的结构方式写作。这样的思维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共同发展。
(三)环节三:交流与展示之凸显人物特征
1.小组交流;
2.个别展示,互评。
【学生习作一】
我的英语老师是一个严厉的人。虽然她上课很有趣,但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她也会严厉地批评捣乱的学生。她每次都会按时布置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听写、抄写、背诵任务。她还特意打出一张背书表,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時间内背出来。正是因为她的严厉、负责,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才能提升。总之,我非常喜欢她的课,因为很有趣,我很喜欢!
【学生互评】
我感觉这位同学没有按照要求的结构方式来写,还觉得他的结尾和内容不符合。
【教师点评】
小作者片段描写不突出,最后一句话与前文的表述相矛盾,没有起到总结前文的作用。
【学生习作二】
有一道数学题,我想了一天都没有想出答案,晚自习的时候,数学老师雷老师来了,我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去询问这道题的解答方法。只见雷老师看了看这道题,笑着对我说:“这道题很简单,只是设了个坑,我们从这儿作为突破口……”雷老师把解题过程给我讲解了一遍,她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解开我的疑点,她并没有告诉我最终答案,而是让我自己去列式解答。
听了雷老师对题目的分析,我恍然大悟,写下了正确答案。我觉得数学非常奇妙,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
【学生互评】
这名同学是按照我们刚学的“叙述+描写+‘我的感受”的结构写的片段,“恍然大悟”写出了“我”探索数学知识的快乐。
【教师点评】
小作者截取了晚自习问雷老师数学题的一件小事。文中写了雷老师讲题的动作以及简洁的话语,这些都尽显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形象。结尾“我”的感受水到渠成。
【学生习作三】
自习课上,“沙沙”的笔声在我耳边徘徊,老师在讲台上仔细批阅作文,同学们在座位上安静自习,鸦雀无声。忽然,语文黄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我仰头循声望去,只见老师手中正拿着一本作文。我忐忑不安:是不是作文中的失误被老师看出来了?我怀着担忧走向讲台。黄老师拿起作文本,轻声细语地点评着我的作文,讲得甚是入迷,我听得陶醉,黄老师的话戛然而止时我仍沉醉其中。最后,她说:“知道作文怎么改了吗?把作文本拿下去再重新写一次吧!”她一边说着一边把本子递给我,从她那浅笑盈盈的脸上,我看出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她对我的期待。我接过作文本,感觉沉甸甸的,似乎储藏着老师给予我的知识力量,让我充满信心去学好语文。
【学生互评】
这名同学也是按照“叙述+描写+‘我的感受”的结构写的片段,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刻画出语文老师认真工作的形象。
【教师点评】
小作者首先叙述这是一节自习课,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她观察到了黄老师点评作文的神态,“轻声细语”是为了孩子们能够细细地听。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形象跃然于纸上!
【学生活动】运用所学的方法修改自己的片段。
(四)环节四:小结方法,布置作业
教师小结: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作文课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布置作业:课后,请将课堂上所写的片段扩展为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四、总评
写作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该着眼于方法的习得,注重思维能力的提升。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各板块都关注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黄萍老师的这篇课例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两个层面“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维果茨基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形象地描述成两个相交的圆,认为其相交重合的部分就是语言思维。[3]黄老师在群文阅读的视角下优选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组文段,目的是“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提升读写教学效率。
总体来看,本课例目标精准,一课一得,教学流程清晰,环节过渡合理,注重阅读习惯培养和读写方法指导。其教学流程为:“群段阅读”之人物描写方法探究——学以致用之人物描写训练——交流与展示之凸显人物特征——小结方法,布置作业。
具体而言,本课例引导学生向课文学写人物有两大亮点:一是优化整合教材资源,丰富知识,归纳方法,为语言与思维能力提升做好铺垫。如在环节一,黄老师设计了“‘群段阅读之人物描写方法探究”教学,在单元单篇阅读课文中选取人物描写的经典文段,以“群段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着眼于方法的习得。二是当堂训练,适时点评与指导学生修改,有效巩固语言和思维训练成果。如黄老师在环节二设计了“学以致用之人物描写训练”教学,在环节一学生习得写作框架的基础上开展即时训练,让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与方法,按照“叙事+描写+‘我的感受”的结构方式进行人物描写训练,完成片段写作。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在环节三的“交流与展示之凸显人物特征”教学中,黄老师能依托教材中经典范文片段的写作框架,结合学生习作片段,以小组交流、个别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总结得失,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修改自己的片段。在环节四的“小结方法,布置作业”教学中,黄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习得的写作方法,布置学生课后将课堂上所写的片段扩展为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巩固语言和思维训练成果,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扎实、真实、朴实的语文课堂才是本真课堂。本课例设计重视落实课标理念,关注教材乃至语文教学体系的整体,面向全体学生。本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大语文观”意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维果茨基.语言与思维[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课例研究”(课题编号:2019B18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 萍(1981— ),女,瑶族,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贺州市八步区第二批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写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罗燕明(1976— ),女,汉族,广西贺州人,高级教师,广西教研院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广西中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贺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语文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课例研究及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