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成华
兴趣,指人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对人的学习而言,兴趣是良好的驱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甚至因为兴趣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效率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将围绕小学生丧失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提升学习兴趣的要点以及具体应用策略展开论述。
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小学生的年龄分布在6~12岁,这一阶段,是人的学习机能最易提升和發展的时期。也就是说,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欲望相对较强,这也是由人的生理发展特点决定的。然而,生理上高涨的学习欲望并不能完全决定学生是否真正愿意去探索一门新的知识,当教师无法将学生自身的好奇心与良好的教学环境相匹配,那么这种能力便无法真正付诸实践。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无法激起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
面对一门陌生的课程、一个新鲜的知识领域,学生本应保有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运用好这一特点,其枯燥的教学方法、严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数学的态度直接从“好奇”转变为“厌恶”或“恐惧”。例如,生硬的教学方式、不善于与学生互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倦怠感,无法真正激起学生对数学探索的欲望。
(二)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致使学生压力过大丧失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作业任务繁重、学习压力过大。一些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生动有趣,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然而到了课后,学生要处理繁重的课后作业,这些任务一部分来自教师,另外很大一部分则来自家长的额外任务。目前,很多小学生的课后时间被各种兴趣班、奥数班所充斥,学生的休息时间被挤压,这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其一,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升,学习兴趣更强烈;其二,学生的数学成绩没有提升,学习热情也随之大打折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都是存在的。
(三)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魅力
小学生对知识的体会往往习惯于从直接经验出发,当一门课堂的知识体系超出了他们的直接经验所能感知的范围,那么对其而言,知识的距离感便会降低其求知欲。这在现实教学案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教师在教学时,知识点讲授得很透彻,学生理解也没问题,然而唯一的缺陷就是脱离实际生活,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的原因之一。
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寓教于乐,结合游戏进行教学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也是首要的原则,就是让所学之物变得有趣起来。小学生受年龄所限,对事物保持新鲜感所能维系的时间也有限。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效率的注意力集中状态,就需要教师有节奏地设置兴奋点,集中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爱游戏是人的天性,通过游戏理解规则、获取体验是让学生了解一种陌生事物的快捷通道。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比较规整,教师可以深挖其中的知识点,探索多种游戏形式来丰富知识点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除法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除以”这种运算法则的含义,教师可以设计一款“平均分”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把10块蛋糕平均分给5位同学,每位同学能分到多少块?”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零食,一方面作为教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除法”有更直观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作为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当然,具体的游戏形式需要结合不同知识点的特征来设计,不能一概而论。
(二)联系实际,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上文提到,很多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接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即知识与自身经验产生了疏离感。为了减少这种知识的疏离感,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来提升数学的生活气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直观体验。首先,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多用生活当中的现实情境作为教学案例、引入环节等。其次,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也可以将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例如,在学习完乘法后,要求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一个有关乘法的例子,并用正确的运算法则得出结果。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适量,以巩固教学效果为宗旨
适量的课后作业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途径。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无法运用好“适量”这一量度。我们不提倡题海战,也不应不布置课后作业,真正有效的作业,应当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带领学生回顾当日所学知识,二是对当日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运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便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制作。例如,教辅资料上的作业,是否需要全部完成、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是否需要进行作业补充等。总之,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千万不能照搬教辅资料,而是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效果和整个知识体系的分布,进行自主、适量、有效的作业设计。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兴趣是学习之母。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心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体现兴趣提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