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发勇 张龙梅
一、“真适教育”的理性思考
(一)时代背景
虽然科举制度早已废除,但不可否认,科举制度依然对近现代教育有着深远影响。本真教育和适合教育融合提炼而成的新教育主张——“真适教育”即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其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无疑对科举制度的影响有了一定的消除。
(二)社会背景
在我国目前的学校制度和师生关系中,老师与学生相处时,“管理”的意味十分浓,因此,在教学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以老师个人意志为主,而不以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成长情况为主的情况。这种情况,皆与成全学生生命成长的“真适教育”的愿望背离,对于学生快乐学习和快乐课堂的建立都十分不利。
(三)文化背景
把本真教育和适合教育融合提炼而成的新的教育主张——“真适教育”是在当下所推崇的陶行知的“以生为本”、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上产生的,其审时度势,化古今教育结晶为启迪,力求为学生营造合适、本真的教学环境。
(四)生活背景
在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学生团队意识。当下,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溺、社会的关注,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去倾听别人的观点、去主动与他人交流。因此,老师不应当忽视当代学生的自身特点,而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发挥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学生一起交流问题,并且帮助学生汇总问题,达到更好的数学知识交流成效。
二、“真适教育”的指导原则
(一)以学生主体为主导,树立本真师生关系
针对应试教育下的“框架式”教育和以老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育的情况,老师的教育理念必须与当下素质教育中崇尚平等、自由、开放、全面发展的要求相契合,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而非以命令和强制的口吻要求学生。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制订合适的教育方案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小学数学科学、有趣的课堂,首先必须革新老师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不仅如此,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对于教学的反应和感受,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调整自己讲课的速度和方式,让学生逐渐适应小学数学课的内容,首先做到不排斥,再慢慢接纳,逐渐喜欢上数学这门课。
三、“真适教育”实施策略
(一)家长教育
1.榜样作用
以身作则。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和学习主要来源于模仿,针对这一关键点,家长就应当认真履行身为家长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
2.尊重孩子
每个家庭成员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是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不同。要互相尊重,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要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关心孩子,做学生生活中的家长、情感上的倾诉者,孩子长大以后,必然会尊敬你、孝敬你。
(二)学习方式转变
1.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获取知识(某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讲解所获得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以潜意识的形式再次复述所学到的知识。
2.勤学善思
自古以来,勤学是体现学习文化知识的一种韧性,学习是需要耐心和韧劲的。书读千遍自会吟。但光有勤学没有思考,学不到真知。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有自己的见解。
(三)行为习惯养成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中强调,思维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避免传统教育下的被动学习,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学习数学,完成思维的进一步拓展。用思维上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来驱使数学学习行为上的自主学习性,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针对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的行为,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教授严谨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规避自主学习产生误区的风险
为了让学生有正确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老师应该给学生传授严谨、有效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为此,学校可以成立数学研究小组,积极为学生研究更好的数学教育方法,力求数学知识结构清晰、脉络清楚、逻辑分明,让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数学技能,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掌握更灵巧的数学方法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多样的方法,追求数学突破,在突破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2.设计独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定的检查和审核是有效运行的最简单直接且便捷有效的手段,对于培育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一样。而针对此处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笔者所要提出的作业形式,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家庭作业,而是有针对性的“每日一练”的作业模式。
①个性化——培育学生的纠错能力
为了起到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每日一练”应当个性化,针对每個学生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私下交流而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效果。例如,当天老师批改的作业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相关习题,老师在批改后发现,A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掌握不熟练,从而导致错误连篇,而B同学则是粗心大意,计算时常出错,而公式运用倒有理有据。那么,老师就可以针对这两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让他们自行去寻找一些相应的习题练习,或者老师亲自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每日一练”。这种“每日一练”既能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独立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能力,又能让教学有针对性,避免出现“批量”教学下的遗漏和偏差。
②前瞻性——培育学生的预习能力
所谓“前瞻性”,就是注重培育学生自主独立学习数学能力中的预习能力。“每日一练”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作业的布置,而是着眼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没有学过的教学内容的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个性特长发展
1.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多元发展
设置問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引,使学生进入学习境地。问题设计时,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小老师”,课堂是学生的,老师只是起引领、组织作用,让学生将通过自主探究而获得的成果在课堂上讲给其他学生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加强师生互动,导入快乐课堂
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鼓励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时,主动向老师反映,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在迸发新的思路和想法时,积极表达出来。
3.组织数学比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学校既可以举办一些数学竞赛,也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一些联谊比赛,让学生代表自己的班集体和学校参赛。他们肩负重任,当然会更努力向上。同时,被学校选出来参赛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誉,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笔者经常会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型的数学竞赛,比如出一个相对来说较难的题目,然后把班级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让他们进行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喜悦和成就感。
4.拓展课堂,在实践中找到学习乐趣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乐趣,找到好奇的地方和兴趣关注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带着疑问。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必须以解决某一特定的数学问题为活动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整个实践活动。例如,引导小学生去认识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从而获得对于长度的基本认知;引导初中生学习立体几何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的立体模型,通过自己动手让模型变化,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如此一来,便将整个活动都与学生的不断思考联系在一起,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周边环境中找到基本素材,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体验到数学对生活的真正作用。老师可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上台演示,讲解题目,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分享个人的经验,促进良好学习氛围和灵活数学课堂的形成,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快乐。
5.加强数学文化的引导,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多元性
每一个数学公式的诞生,几乎都源于生活,因此,让学生更与数学有亲近感,而一改之前认为数学就是一座大冰山的感觉,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保持快乐轻松的心情。当然,好处不仅如此。
6.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在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这个大数据无处不在的社会中,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在小这个学生自主性思维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老师更应谋求更好的教育方式,积极培育尊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精神的数学人才。为此,笔者在上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成全儿童生命成长的‘真适教育”为主题,开展运用本真教育和适合教育让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相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