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把控作文的真实性

2021-08-16 22:11韩学政
家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见闻真实性词句

韩学政

创作可以高于生活,但要源于生活。好的作文,必然是以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为前提的。

这是我耳闻目睹的一件事。

一所小学近日月考作文:要求学生描写一篇田野麦收的喜人景象,字数要求500字,时间60分钟。全班57名学生,有一小半的学生写了“田野里,金黄的麦浪,丰收在望”;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写了“绿油油的麦苗,在风中摇曳”;还有少数学生交了白卷,理由是“没去过麦收的田野,写不出来”。

这次作文考试成功率低,在家长群引起了热议。多数家长认为,这件事反映了孩子们生活常识的严重缺失,如果不引起重视,孩子们不但会在考试中丢分,而且很可能养成“弄虚作假”的毛病。但也有少数家长不以为然,说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考“211”“985”之类的名牌大学,至于麦子的播种和收割,那是农民的事,知不知道无关紧要。

笔者认为,这件事反映出的问题,最为严重的还不是常识缺乏,而是作文造假。这篇作文显然是纪实作文,而非想象作文,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将自己曾经看到的麦田丰收的景象如实地描绘出来,而不能凭空想象,或者将他人文章中的相关描写复制过来。

语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是语文人文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作文造假容易让学生养成弄虚作假的习惯,与语文的人文性背道而驰。

从工具性上讲,语文主要培养的是语言文字能力,是将所见所闻及内在的思想情感,用语言文字精准、细腻、生动地表达出来的能力。相应地,也是作文练习的基本原则,应该要求学生把自己真实的见闻和思想情感,通过准确、生动的词句表达出来,即为事、物、景、情而作文。见闻和思想感情是内容,词句和表达手段是形式,后者为前者服务。

只有如此,才能提高作文水平。作文造假恰好相反,是为文而造事、造物、造景、造情,即根据自己掌握的词句和表達手段,来捏造见闻和思想情感。比如,有些学生总喜欢把人物的相貌描写成“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就是这个原因。这样写起来,虽然要容易许多,但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

不久前,《中国教育报》青少年专刊部曾进行过一次调查:83.3%的学生承认写过“撒谎”作文。导致作文造假现象的原因,是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对于作文的真实性原则没有足够重视。比如,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给妈妈洗脚”“扶老爷爷过马路”等描述,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老师会对真实性进行核实?甚至有的时候,学生在作文中说了真话,反而会因观点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受到批评,被扣分。

我请教过几位教师,撰写“学雷锋做好事”的命题作文怎么打分?有的说,作文主要是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是考道德品质,即使写的是假事,扣个两三分就可以了。有的则感到纠结,说尚需深入研究,不宜下结论……我听了很诧异,作文的评分标准是作文的导向标,连老师在这一问题上都没有达成共识,学生该怎么办呢?

创作可以高于生活,但要源于生活。好的作文,必然是以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为前提的。反过来,强调作文的真实性原则,也可以倒逼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从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中摆脱出来。

(责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见闻真实性词句
越南见闻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异域见闻
海外见闻
医院见闻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