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璟
张先生(化名)今年68岁,平常身体还不错,很少去医院,每天早上和老伴一起买菜,回家含饴弄孙,生活非常自在。最近一个月茶不离手,晚上起夜次数明显增多,人也消瘦了,但是想想夏天快到了,起夜次数多点也不是很麻烦,就没引起重视。一天早上,张先生吃了水果后出现腹泻,之后觉得没精神、犯困,就躺下睡觉了,中午老伴叫他起来吃饭,也没什么食欲,到了晚上张先生开始胡言乱语了,老伴吓得赶紧拨打了120,送到了医院急诊。
一系列检查下来,血糖爆表,无法显示数据,电解质:钠167mmol/L,氯125mmol/L,血糖73mmol/L,渗透压407mmol/L。体格检查显示:血压90/30mmHg、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同时发现有眼球凹陷、皮肤皱缩等脱水征象,最终诊断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收住内分泌科进一步治疗。
家属觉得很纳闷:张先生平时身体还可以,咋拉个肚子就得了糖尿病,而且那么严重,出现了昏迷,差点要了命?医生告诉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多见于平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患者,正因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拉肚子后脱水,导致血糖急剧升高才导致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即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机体的应激情况导致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分泌增多及肝糖释放增加导致严重高血糖,进而引起高严重脱水、无明显酮症、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前驱期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起病缓慢且不易察觉,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进入昏迷前的一段时间称为前驱期,时间从数天到数周不等,往往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呈口渴、多饮、多尿、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及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但很多老年患者中也可没有烦渴、多尿的表现。
●典型期
前驱期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继续发展,由于严重失水引起血浆高渗和血容量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严重脱水和神经系统异常。
严重脱水:表现为体重明显下降、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唇舌干裂、脉搏细速、血压低甚至于四肢厥冷、发绀呈休克状态。同时由于严重脱水而尿少。
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出现幻觉、失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但并非所有病人均发生昏迷)。常伴有局限性抽搐、偏瘫、偏盲、失语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常被临床误诊为“急性脑卒中”。
若诊治不及时,病情进行性加重,可出现一系列嚴重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心脏衰竭、肾脏衰竭、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所致消化道出血、血管内弥漫性凝血、脑水肿、脑血管意外、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这些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多发生于昏迷的患者。
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夏季多发,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发病前没有糖尿病史,或仅有轻症糖尿病史。常见的诱发因素有:
●应激状态:急性感染、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外伤、大面积烧伤、手术、急性脑卒中、消化道出血等应激因素,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
●饮水不足:多见于老年人,尤其在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但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饮水量不足,因而容易导致血液浓缩及血浆渗透压升高。此外,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患者也常常存在饮水不足的情况。
●失水过多:如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或不适当应用利尿剂、脱水剂等。
●摄糖过多:老年人糖尿病症状多不典型,病人由于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误输入大量葡萄糖或饮用大量甜饮料,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及部分利尿剂等可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泵使用者因胰岛素泵出现故障(如导管堵塞)而未被及时发现,亦可导致本病。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老年人多见,预后凶险,死亡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该病虽然凶险,却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老年人平时要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无论有无糖尿病史都要注意避免可能诱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因素,以防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严格控制糖尿病: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因此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早发现糖尿病。一旦确诊,要积极治疗,确保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患者和家属都要了解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常见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常见症状包括:口干、多饮明显;体重明显下降,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唇舌干裂、脉搏细速,血压比平时低;倦怠明显,神志出现异常改变(嗜睡、昏迷)等。
●保证足够的饮水:老年人要多饮水,避免出现脱水和血液浓缩,但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发生低血糖时除外)。
●防治其他疾病:各种感染、高热、胃肠道失水(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都可能会诱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避免高血糖应激因素和严重脱水,以防诱发本病。
●就诊检查血糖:老年人因某种疾病就医接受输液治疗时应先查血糖,看看是否有糖尿病,排除相关风险。
●慎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速尿、双氢克尿噻)、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胰高血糖素等。如果必须使用,要注意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加强血糖监测。
●适当运动,保持体力,避免疲劳:注意心理平衡,避免精神、情绪过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