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玉春
因为喜欢探索、喜欢科研,大学报志愿时,她选择了工学机械专业,并从此与之结缘;她与团队研发出ITER用超导电缆,研究成果被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十多年来,她获得了大量荣誉,推动了我国ITER用超导电缆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她就是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副部长庞玉春。
今年55岁的庞玉春出生于湖南湘潭,是个标准的湘妹子。1989年,庞玉春从江苏大学毕业后来到宝胜集团有限公司从事产品开发、工艺研究、质量和管理等工作。外表娇弱、衣着朴素、话语谦逊的她内心却充满执着。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谈判联合小组代表我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草签了ITER协定。当时国家科技部承担了研发ITER用超导电缆这个项目,超导电缆这项技术当时在国内科技领域还是一项空白,科技部项目组调研了国内行业顶尖的八个厂家,几经试制失败,最后决定把这项光荣艰巨的任务交给庞玉春的团队来研发。
那时的庞玉春才30岁出头,虽然有钻劲有闯劲,但毕竟ITER用超导电缆在国内是一项空白,要求极高,又没有可借鉴的技术,没有能交流的经验,况且这一根电缆的开发成本高达4000余万元。
庞玉春觉得压力很大,但从没想过放弃,再难也要上。在科技研发的路上,她勇往直前。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她就设计出一个又一个解决方案。即使面对偶然出现的问题,她也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疑点,夜以继日,不眠不休。
2006年到2008年,庞玉春始终围绕ITER用超导电缆试验专业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她主持设计的中国第一根TF超导电缆和PF2超导电缆,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ITER用超导电缆的先河,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她创新改造的ITER用超导电缆生产线,大大节省了作业现场的人力、物力,生产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她承担的ITER用超导电缆加工技术和生产装备研究,先后完成了技术方案确定、设备选型,并掌握了超导电缆全部关键技术……这些看似枯燥简洁的成果,每一项背后都是庞玉春殚精竭虑的探索和百折千回的磨难。
回想2008年,庞玉春记忆深刻。历经两年设计、调试、磨合的ITER用超导电缆就在这一年正式开机了。开机前一天,庞玉春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都是电缆。第二天,国家科技部的领导、国内外专家等一大批行业内顶尖科技人才都到了现场,大家都在期待着庞玉春的“绝世电缆”横空出世。这根电缆足足开了两天,成品没有一点瑕疵。ITER用超导电缆制作一次性完美通过,这种结果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两天两夜没合眼的庞玉春竟不觉得有半点疲倦,她说:“就是高兴,不觉得累也从没觉得苦,电缆研发成功比什么都好。”
庞玉春一役成名,更坚定了她科技创新的信心。
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逐步织密了覆盖全国辐射世界的营销网络,但市场人员的技术知识储备很薄弱,客户的很多疑问难以解答。这时庞玉春的手机就成了答疑热线。她每天24小时开机,随问随答,说不清楚的问题直接前往实地解决。她打破了坐“家”和遥控指挥的工作模式,将“办公桌”搬到终端,服务用户。也正是因为经常直接为终端服务,庞玉春捕捉到了很多来自一线的信息,为研发工作带来了便捷。
电缆圆整问题一直影响产品质量和公司信誉,客户投诉较多。2001年,公司与三峡工程签订了1600余万元的合同,由于三峡工程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达不到要求根本过不了关。如果采用另一种生产形式,将增加近200万元的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庞玉春带领科室人员下车间进行24小时跟踪检查,利用先进的设计技术,进行排查,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电缆的圆整度由原来的85%升至95%以上,使三峡工程合同节约成本近30万元。她还组织主持解决了导体截面不稳定、防火电缆退火过程控制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与信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和市场的结合,带来了很多现代化的开发。研发需要信息,市场需要研发。目前,宝胜电线电缆产、销规模稳居国内前列,其中防火电缆、10kV和35kV中压电缆,以及铁路城轨电缆多项产品已成为行业单打冠军,这和庞玉春平时对市场的深入了解、不懈的钻研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入行多年来,庞玉春先后承担了多项重点项目的开发和攻关。她主持开发了核电站用1e级k3类系列电缆等80余项新产品,其中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
学识渊博、专业过硬的庞玉春潜心研究行业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编制国家级标准,荣获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成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帶头人……这些都是对她积极投身科研的褒奖。
“人生事业的成功属于善于坚守的人。我脚踏科技创新一线前沿,与电缆科技发展同频共振,无论世事风云如何变化,我的根基都是结实的!”庞玉春说。
编辑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