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15 09:40张含刘东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腕管手部患肢

张含 刘东苗

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所表现的一组症状及体征,临床多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等症状,夜间或清晨疼痛症状最明显,随病情发展可导致大拇指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是腕管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者早期经支具固定、局部药物注射、物理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缓解,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该治疗方式可有效解除正中神经压迫,缓解患者疾病不适症状,恢复其手部功能[2-3]。由于多数腕管综合征患者对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易引起患者出现害怕、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手部功能恢复,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4]。有关研究表明[5],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加快疾病康复进程。本研究探讨了集束化护理在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确诊为腕管综合征者;行手术治疗者;无语言沟通障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有手术禁忌证者;腕部有外伤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中途退出者。按组间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40~75岁,平均51.58±5.47岁;患肢部位:左手23例;右手2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2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9例;年龄41~75岁,平均52.87±5.46岁;患肢部位:左手24例;右手2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肢部位、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讲解腕管综合征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对患者饮食、锻炼、用药进行详细指导,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1.2.2 观察组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1)成立干预小组:由外科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1名及责任护士4名组成集束化护理干预小组,各组员均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主治医师担任患者诊疗工作;护士长对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及监督,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责任护士承担患者基础护理、护理方案实施及资料收集工作。干预组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患者临床资料,共同制订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方案。

(2)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 ①健康宣教。术前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采用口头宣教形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腕管综合征诱发因素、疾病危害、疼痛管理、健康饮食、心理调节技巧、手术简单过程、手术配合要点等内容,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 ②心理支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并通过积极性语言、肢体抚触等方式给予其支持及鼓励;为患者详细介绍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耐心讲解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治疗成功康复案例,必要时邀请康复良好患者为其分享康复经验,以缓解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治疗及康复信心,提升其手术配合度。③体位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肢屈曲置于胸前中立位,并于腕下垫一软枕,保持患肢高于心脏20°左右,以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肢体肿胀,有利于组织修复,嘱咐患者避免患侧卧位,行走时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患肢肢端颜色、肿胀、感觉功能及指端血运等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④并发症预防。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药物及激光照射治疗,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切口,密切观察敷料渗出及伤口情况,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发现敷料渗出及时更换敷料,医护人员实施各项操作过程中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切口感染;患者如出现切口疼痛加重、红肿、压痛及发热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⑤康复锻炼。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采用视频演示结合示范形式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术后1~2 d,指导患者进行患腕屈曲、背伸、握拳、松拳等锻炼,屈曲及背伸角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宜,并根据恢复情况适当增加锻炼幅度;术后3~4 d,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及肘关节屈伸等锻炼。锻炼时间及频率:每次15~20 min,每天3~5次,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耐受度进行适当调整,以不感到疲劳为宜。⑥出院指导。出院当天,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办理出院相关手续,告知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定期换药,嘱咐患者保持切口干燥,避免使用患肢提重物,定期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制的并发症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该问卷包含切口感染、交感症状、神经损伤、患肢肿胀4个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切口感染例数+交感症状例数+神经损伤例数+患肢肿胀例数)/总例数。

(2)手部功能:采用Boston腕管量表 (BCTQ)[6]评估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该量表包含症状程度及功能状况两个维度,共19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范围为1~5分,得分越低代表手部功能越好。

(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7]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疼痛、睡眠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情况比较

干预前,患者手部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程度及功能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腕管综合征是由腕管内神经受压导致支配区域出现麻木及疼痛的症候群,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该疾病会引起患者手部出现灼烧样疼痛,导致患者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腕管综合征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缓解临床症状,中晚期多行腕管松解术治疗,手术治疗可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改善神经微循环,调整神经纤维电解质浓度,促进髓鞘再生及手部功能恢复[9-10]。但手术会对患者产生身心应激反应,且多数腕管综合征患者对手术治疗缺乏了解,造成患者面对手术易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导致患者手术配合度降低,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增加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手部功能恢复[11]。有关研究表明[12],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会延缓患者手部功能恢复进程,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探寻有效护理措施辅助患者手术康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3]。

传统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护理,多依据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经验对患者实施护理,缺乏循证及系统性护理措施,导致整体护理效果不理想,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14]。有关研究表明[15],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可有效规避围术期护理风险,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康复。集束化护理是指将一系列具有循证基础、相互关联的护理措施进行整合,针对某种疾病实施的护理措施,且该护理措施中每个护理元素均经临床验证,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该护理模式可集诸多护理方法之所长,相互弥补不足,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疾病康复[16-17]。

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腕管手术患者护理中,通过实施健康宣教、心理支持、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增强患者治疗及康复信心,提升其治疗配合度,促使其主动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手部功能恢复,进而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程度及功能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研究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腕管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手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腕管综合征手术患者护理中,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腕管手部患肢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的腕管松解术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论述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及治疗
手指麻痛 要当心腕管综合征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