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路径分析

2021-08-15 00:44:49丁菲菲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1期
关键词:在实践中载体政治

丁菲菲

(山西工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面临各种外来思想冲击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看,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又形成新的理论,推动理论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的完善。

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客观上需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者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能够具体、形象清楚地传递教育信息。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规范社会实践的内容与途径,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提高个人修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都是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1]。

现阶段,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精力旺盛、思维跳跃、对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群体特性大不相符,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内化,从而失去教育的意义。而以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既满足了高校育人的目的,也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并且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我们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很多问题,经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努力从不同的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一 社会在实践中积极引导,掌握方向

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各种错误或模棱两可的思想观念都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人才,社会要准确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方向,同时也不能忽视已有的和潜在的问题。

(一)实践活动要体现时代特色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也在加大改革发展的力度。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西方意识形态中与社会主义相悖的观点、理论、派别等随之进入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都带来很多影响[2]。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在主动或者是被动的接受着这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复杂的社会现状下。

因此,实践活动必须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要以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为主导方向。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紧随社会的发展步伐,要在实践活动中体现爱国意识、集体主义、诚信意识等,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积极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的不断更新发展。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结合

实践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专门的实践活动机构和志愿者服务团队组织的,也有人们自发组织的,有政治类的,也有文体类的等等,但是如果这些活动没有育人的最终目标,就不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载体的目的是寓教于乐,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概念等用贴切的实践活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教学,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给学生的独立思考、自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 学校在实践活动中积极管理,完善制度

学校是学生系统地、集中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在塑造学生的思想、人格中责任重大,它是学生的人格,习惯和知识的接受自觉自发的阶段,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目标的制定都有直接的影响。学校要有一套完备的培养方案,充分展现学生个性、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3]。

(一)改变大学生对教育活动载体和教育内容的理解

大学生实践活动载体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实践活动如果不承载教书育人的目的,就不能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反之教育内容要靠载体才能传承,不管是人,书本,建筑物等等。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放,在实践中也探索出了合理的、有效的教育载体,就是实践活动。实践证明教育内容通过实践活动更易让学生接受,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要把实践活动加入课程设计,让同学们顺其自然地接受,慢慢地形成一种有特色的办学模式。

(二)健全实践培训制度和完善培训内容

在学校建立专门的实践指导培训部门,专门负责学生的实践培训和对学生困惑问题的解答。推进高校对实践活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成立网站宣传学校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网站上集思广益,完善活动内容,积极改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建立健全的实践培训制度,与学生团体合作有针对性地不断丰富和完善实践培训内容。

(三)加强实践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指导

学校在实践中要做好对大学生的培训指导,学校方面要主动承担对大学生实践活动指导的责任,指导老师提高自身素质,与实践活动参与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及时的指导,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做好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才不至于浪费有限的时间资源。

(四)做好实践活动的经验概括和总结

学校要注意做好实践活动的经验概括和总结,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做好对本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实践活动本身的尊重,我们只有做好对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才能避免在下次活动时,出现同样的错误,减少学生的损失,利用之前总结的经验为以后举办活动提供便利,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4]。

三 社团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要达到一定要求自愿参与学校已有的各种学生组织,是学生自觉得参与活动,它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价值观。高校要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回报社会的需求,就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发挥它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社团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社团活动的进行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但在现实中也存在盲目开展、重复开展活动等现象。近年学生社团的快速发展,它显示出来的作用也逐步引起了社会特别是学校的重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在很多地方的重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团活动的盲目性,没有明确而目的,缺乏正确思想的引导,没有明确的监管与管理部门,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形式和目的。社团活动无法展现出它的育人功能。

(二)社团活动具有现实可行性

社团活动的开展必须要符合实际,具有现实可行性。活动设计不能异想天开过于理想化,社团活动要根据活动的目的,学生的实际和之前举办活动的经验展开,而不能只是凭社团组织者的个人喜好,模仿别的社团活动来进行组织设计。理想化的组织社团方案只会让学生在活动的实际开展中遇到很多问题,造成很大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巨大的落差会影响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导致社团活动越办越差,所以举办切实可行的社团活动才是吸引学生,实现教育目的重要因素之一[5]。

(三)社团活动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社团活动要有自身独特的吸引力,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抓住学生的眼球。社团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做简单的问卷调查,搜集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随机访谈活动,集思广益。在初步制定活动方案后,组织者再进行集体商议进行修改[6]。只有贴近大学生生活、思维模式的活动才会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在活动中加入大学生喜欢的时尚元素,运用大学生普遍感兴趣新科技、新产品作支撑,使大家能够更快地融入社团活动,实现育人的目的。

(四)社团加强活动的宣传力度

现在学校的社团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理想,除了社团活动没有吸引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有的社团活动只有结束,取得好评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有的学生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报名时发现报名时间已经结束。各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社团活动没有最大的发挥它的价值。只有加强社团活动的宣传力度,让学生知道了解,才有可能会吸引学生来参加活动,再附以创新的内容与形式,社团活动才会发挥到它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四 老师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互动

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师生良好互动的过程。老师和学生都要在实践活动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老师在实践中扮演好引导人的角色

老师在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扮演好活动引导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完成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能强制让学生按照教育者自己认定的所谓标准模式进行活动,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并在实践中加以证明,给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7]。

(二)学生正确认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正确认识实践活动的影响,它不仅能使自己得到实践学分,帮助自己完成学业,而且在实践中学生能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并在实践中得到及时的纠正,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摆正自己在实践中的位置,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在实践中发掘自我。

(三)师生在实践中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

实践活动为师生互动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在实践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和老师交流,使自己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实践活动中,老师对表现良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对其他同学也给予认可,使学生愿意参加实践活动,并且有能力完成实践任务,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满足和成就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8]。

五 结语

在现今社会各种思想的相互冲击下,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纯理论研究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国家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喜欢追求新异的性格特点,应用型人才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将逐渐显现其实践能力的优势,因此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

高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创新与利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目的性,增强吸引力,承担起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磨砺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和交往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完成身份转变,帮助自己更好地就业择业。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自己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整体实力。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载体政治
在实践中理解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公民与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04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4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在实践中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