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剑珍
(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2008年韩国成功申遗江陵端午祭,中国端午节后于2009年申遗成功,自此端午节英文发音为Dragonboat Festival而不是Duanwu Festival。2013年韩国成功申遗泡菜的腌制与分享,但其起源于中国《诗经•小雅•信南山》的“菹”,译酸菜也。2020年韩国申遗燃灯节成功,燃灯节的青纱灯笼与中国四川自贡彩灯的艺术表现、制作工艺等近似相似,习俗与中国的元宵节习俗亦有相同之处。可见,韩国文化每一个成功申遗的背后都禁不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推敲。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体现,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是国家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华新一代的新青年除了在网络上进行传统文化完整性的保护,也应加强传统文化可行性的实践,由此课程设计应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为践行和响应大思政教育创新体系,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日常工作、教育教学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当中去,不仅要传承且行动起来宣传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做起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学生,同时解决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之间,长期以来的“两张皮”问题。
红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符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要求,因此课程思政作为专业课程显性与思政内容隐性的结合,课程观的切入应侧重于思想价值的引领。其次,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新文科作为文科教育的创新成果,应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学生对文化自信坚定之心,倡导教师对人才培育奉献之心,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此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因此,把非遗艺术之美、非遗精神之美融入教学设计中,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紧跟学生的生活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品德教育与文化传承创新是当前重要的国家课题之一。
《标志与VI设计课程》是学习平面设计的必经阶段,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随着标志VI设计处于多种艺术风格迸发环境下,非遗美术元素在大众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各服务行业的品牌将产品设计与中国文化进行结合营销。原因在于非遗传统文化的润色增强了产品的品牌号召力和消费吸引力,淡化品牌标志的商品性质,满足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非遗传统文化其独具个性与视觉识别度体现了标志VI设计新的艺术面貌与发展趋势,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也能有效提供设计创意的突破口,为弘扬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
基于以上,为实现大学生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对非遗文化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新实践,培养高素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思政融入标志设计课程是鉴定学生理想信念,注重知识与能力素质的途径之一。
VI系统设计是企业形象的基础系统,学生需通过实事求是的前期调研进行构思确定传统文化设计方向,运用辩证思维挖掘个性元素进行系统性的VI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教学重点,也是对标识设计方法与发展趋势知识点的拓展与提升。以纪向宏、陈明辉编著的《标志与VI设计》教材第三章第三节VI的设计原则为例,缺乏结合设计原则的具体案例分析来协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且图文中所选图片案例较单一欠缺生动性。鉴于此,教师在确定思政主题方向基础上,查找非遗设计代表性案例进行补充。资源探索实施思政的隐性导入,促进学科融合。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更新的多维冲击,学生能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并对其充满好奇精神拓展了知识认知的广泛性,但与此同时过多冲击一定程度导致了学生的学习麻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深度的持久挖掘,缺乏探索精神。在前期课程实践观察中,学生对于元素挖掘构思普遍采用较表层的视觉元素,形式虽有一定视觉冲击力,但在深入讨论时,学生对其设计不知所以然,着重追求流行趋势,欠缺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究与剖析。标志作为视觉符号的设计,除了注重视觉表现形式也需注重企业文化形象的价值建立,要求学生在共性中建立个性。没有个性深入探析是不能切身展示企业的精神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追求,也难以满足品牌受众的文化情感需求。需加强学生对非遗个性元素的艺术形式感知层拓展与训练。
在学科融合的角度上,应注意分层教学。首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授课的感召力,供给学生在课堂外初步构架知识结构,从而讲懂中国故事。其次,通过问题探究教学引发学生辩证探究的影响力,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汇报,从而会讲中国故事。最后,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设计深度的塑造力,以科学的标准对学生成果、教学工作质量等进行师生反馈,从而讲好中国故事。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标志课程思政构建的双融合双提升双促进。
1.回顾中国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神话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感悟精神内涵与故事美。
2.根据VI设计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探究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感悟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从而了解国家对非遗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的大力扶持,鉴定4个自信。
3.根据非遗传承人和年轻设计师的VI文化设计成品的效果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辩证,探析非遗传承创新的方法论。
4.探究标志VI设计的发展趋势,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讲话,帮助学生从国家战略角度上,领悟到非遗文化切实是给年轻人在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宝贵资源,而非遗文化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课程设计思路依据思政教育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标志与VI设计》教材中VI设计原则的课程知识内容,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在文化自信视角下,学习探讨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的文创发展现象和需求层次规律的变化,从而鼓励学生了解识别非遗传统文化的故事元素和精神内涵的知识,丰富设计源泉。非遗与现代设计结合是必然趋势,也是传统文化可以延续传播的最佳途径,保留传统文化精髓,亲近现代人群的审美意识,让现实生活更文化,让传统文化越生活。同时非遗传统文化能淡化标志商品性质,只有准确传达出符合精神文化需要的商品,才能让消费大众动之以情,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
通过小组欣赏、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需求层次规律探索非遗新文创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公共关系,辩证统一的分析思考非遗重新进入生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行动,引出思政内容。非遗项目兼具经济与文化双重属性,为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提供了内生动力,焕发“非遗”的内生创新是当前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明确方向,也是新时代文化扶贫的重要内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作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国非遗艺术资源的思想情感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意识。探讨非遗保护现实存在的痛点。首先,传统的非遗手工艺老师们相对缺乏创新和设计能力,仍然停留在工艺品性质,脱离日常生活。其次,非遗工艺的纯手工特点,决定了“人工”成本极为高昂,这就可能不利于大众生活的应用传播。借于此探讨传承与创新,加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及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最后,能联系标识设计与生活经验,吸引学生自发探索、创作非遗文化为主题标志VI设计。国潮兴起之后,引发了对传统文化更多的关注,但传统文化市场最任重而道远的是设计者及消费者的“培育”。
课程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辩证思考,使其能自主探析非遗文化在标志VI设计中出现的新构思、新形式和新意义。本文根据教学计划与实际情况,会以8节课来进行以下的教学活动实施,如下图。
《非遗在标志VI设计中的传承与探索》课程设计,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中国优秀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造型艺术与工艺技艺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自发在艺术设计层面上注入民族情感的元素,推进素质教育新文科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