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木
期末考之后,儿子天天练习骑独轮车,要我陪着。目前他的水平还没办法独立上车起步,需要我在起步前10米搭把手。
这天傍晚我有点心不在焉,陪伴孩子时,要么看手机,要么打电话。在第5个电话挂断后,儿子终于忍无可忍,他不耐烦地跟我说:“妈妈,你能认真点吗?你没发现我一直摔倒吗?你影响我了。”我连忙收起手机说:“我挺认真地啊,这不一直努力跟你跑呢。”他说:“妈妈,我给你两个建议,一个是把电话收起来,好好陪我;一个是回家打电话,换我爸来。”
于是我决定在这1小时里,放下手机,专注陪伴儿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在我的专心陪伴下,越骑越稳,从之前100多米就掉下来,变成能骑出去200米、300米、500米。儿子如同后背长了眼睛,我看得越专注,他骑得越稳越好。
我是一个二胎妈妈,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高效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内动力,会让他有力量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但高效陪伴并不单单是付出时间,它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
陪伴的本质是真正“看见孩子”和“听见孩子”。
有個绘本叫《卡夫卡变虫记》,里面那个叫卡夫卡的小男孩,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壳虫。他跑去让妈妈看,妈妈忙着做饭;过去和爸爸说,爸爸忙着看报;小妹妹奇怪地问他,你今天怎么能帮我拎饭盒了,却没发现哥哥多出了两只手臂;到了学校,老师没看到,同学也没看到,只有他最好的朋友伤心地发现卡夫卡变成虫子了。后来,卡夫卡的父母终于发现了他们的孩子变成了甲虫,在人与虫的温馨对话里,我被感动了。卡夫卡紧紧地贴在天花板上,流着泪问爸爸妈妈:“你们会伤害我吗?会用杀虫剂喷我吗?”父母用甜蜜的亲吻给予了卡夫卡最好的回答。最终卡夫卡在父母的关爱下,又变回了可爱的小男孩。
我在这个故事里读到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长期缺乏爱和关注的孩子,会慢慢变得自卑、胆怯,甚至会失望地以为“自己就是只虫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时刻记得关注孩子,倾听孩子;当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应该反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我们常常抱怨孩子把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但我们认真倾听孩子了吗?
也许,有些陪伴一开始就做错了,因为,我们只是把自己当个物件摆在了孩子跟前,那个物件不是他们想要的爸爸妈妈,提供不了他们需要的陪伴。
有一个妈妈曾经愤怒地跟我诉苦:专家们都说高效的陪伴对孩子非常重要,我一天到晚陪他,他就这么回报我?
我惊讶地问:“你陪他是为了回报吗?一天到晚陪着,就是高效的陪伴吗?”
高效的陪伴不是一天到晚陪着。高效陪伴是平行成长,这种陪伴需要相互温暖,它不应该是任务模式,而是温情模式。有的家庭每晚都有家庭读书时间,三个人各看各的,精彩处可以分享一下,这是高效陪伴;有的家庭观察、发现孩子的困惑,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这是高效陪伴;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拥有深度的情感联结,始终能与孩子共情,这也是高效陪伴。
我有一个好朋友,一边带娃,一边料理家里的小生意,忙得不亦乐乎,但她还一边学画画、练瑜伽、学街舞,每天给孩子呈现出积极、乐观的一面。
我还有朋友喜欢户外运动,他常拿着指南针,从一草一木中分辨方向,采集各种新奇的叶片、种子、虫子。他的闺女一有空就跟他走进大自然,父女俩一起爬树,一起支帐篷,一起埋灶做饭,女儿不仅学会了不少“野外生存技能”,还学会了户外摄影,拿手机拍出来的片子都跟大片似的。
以上两个故事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父母并没有一天到晚全程陪伴,也并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父母做自己喜欢的事,状态非常轻松、喜悦,孩子吸收父母的状态,从而获得一种蓬勃向上的生长力量。正如有句话所说:父母热爱生活,孩子也会过得诗意;父母活得丰盈,孩子也会努力绽放。
所以,陪伴不是一个模式化的事情,它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判断,看见孩子当下的样子,彼此都感到舒适,这不仅是滋养孩子,也是滋养自己。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