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为进一步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对学生三观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道德和法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全面发展之要求,促进学生整体人文和道德素养的发展。抓好这一时期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学习,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性
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思维比较活跃,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受到不良诱惑和思想的影响。如果不能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不良道德观的产生,不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教育行业的核心内容。只有提升对学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质量,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优秀人才储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在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进行的,更容易接受来自知识的启发、美德的感染和法律的教导。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为学生的身心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土壤。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意义,就在于从小培养公民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和智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时自觉、积极的为社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素质教育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策略制定的成败和教学效果。素质教育要想得到真正的实施,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修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能力;要在尊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做当代“四有好老师”!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德与法治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理论性较强、不易理解,较为枯燥,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增进师生感情,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将知识直观化、生动话、形象化,增进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组织知识竞赛和法制讲堂活动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进学生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3)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社会实践。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凸显了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依赖教材,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例如: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校级劳动周等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每个周末通过家校合作,从事一些力所能及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组织学生进行法制宣传等实践活动,提高法治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与权威,践行课堂中所了解的道德與法律知识;开展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初中生阶段的一项重要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政治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