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根
流淌2500多年的大运河,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也是扬州重要的文化名片。作为运河“长子”的扬州,有责任有义务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重大使命,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表达、现代的元素、现代的策略,让大运河扬州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彰显“现代范”。
注重一体化宣传。近年来,扬州市先后推出“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运河古城、人文扬州”等宣传口号,连续14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承办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加紧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导示范段,规划建设8个运河文化展示区,既较好地宣传推介了大运河扬州段,也体现了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责任与担当。如今的大运河扬州段,除了拥有古镇、古街、古桥、古寺、古树,更有水工文化遗产,和以扬州工为代表的“扬州三把刀”、玉器漆器、雕版印刷等,内容丰富,文化璀璨。扬州工是大运河扬州段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也是打造大运河扬州段文化IP的突破口。要加强组织策划,用一体化的独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文字,吸引更多的人“共品大运河、乐享扬州工”,推动大运河“活起来”、扬州工“火起来”。中办、国办2019年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扬州是江苏唯一的全域划入规划核心区的设区市。为此,要加强上下联动,促进大运河扬州段文化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配置,引导沿线县(市、区)同打一张牌,齐唱一首歌。
加强现代化表达。扬州市先后提升、恢复、新建文博场所近150处,建设“扬州486”非遗集聚区、“三把刀”文化体验区、瘦西湖非遗文化展示区,举办运河文化嘉年华、中国·扬州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等活动,开通古运河“水上巴士”,努力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实模样直观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未来,有效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是大运河扬州段彰显“现代范”的最大增量。要创造性地探索大运河文化现代化表达方式,推出“VR运河”“全景运河”“云游扬州”,让扬州众多文博场所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走向“云端”,走进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扬州非遗资源丰富,仅国家级以上非遗项目就有22个。要推动网络平台成为扬州非遗传播的新阵地,引导非遗传承人与知名短视频平台、市县融媒体中心合作,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变化、生活节奏,在扩大非遗产品知名度、美誉度的同时,网上带货,实现多赢。
突出年轻化营销。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年轻人是重要的群体。年轻人不仅需要展示区,更需要参与区、体验区。扬州市着力提升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区质态,持续举办扬州·台湾文创设计大赛、818国际魔方文化节、瓜洲音乐节、好事成双·七夕音乐节,不断开发叫得响、传得开、卖得快的运河文创产品。开展的抖音“向往扬州”系列活动,取得6亿次播放的骄人业绩,让扬州成为实力派“网红城市”,大运河扬州段成为众多年轻人向往的打卡点。要吸引年轻人到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江都水利枢纽等地,领略“好地方”的好样子。要有效运营即将对外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大剧院,办好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2022年世界田联半程马拉松锦标赛,提升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国际排联沙滩排球巡回赛等经典赛事水平,开展美食抖音大赛、国际青年建造节等活动,发展自拍体验馆、VR体验馆、密室剧场、蹦床工厂、游乐园、低空飞行、水上高尔夫等一批主打年轻群体的娱乐业态,让年轻人感受大运河扬州段璀璨文化带的韵味、绿色生态带的风采、缤纷旅游带的惬意。在此基础上,解放思想,完善政策,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来扬州上学读书、就业创业,推动古城扬州年轻起来、焕发活力。
发展多元文化业态。2020年,作为“世界运河之都”的扬州市,依托大运河扬州段丰富的资源禀赋,先后获得“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两块新的金字招牌。下一步,要持续放大“三都”品牌效应,紧扣“文化+”,做好两篇文章,推动多元文化业态成为新发展格局下扬州经济重要增长点。一是做好“四季旺游”的文章。利用扬州旅游的特色比较优势,抓住创成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契机,把扬州全域建设成“四季完整旅游目的地”。春季,以赏花赏景为重点,叠加“东亚文化之都”等元素,主推“烟花三月旅游节”。夏季,以研学培训为重点,叠加“水韵扬州”“红色扬州”“诗文扬州”“夜游扬州”等元素,主推“扬州夏日研培游”。秋季,以运河文化为重点,叠加会议、展览、演出等元素,主推“运河文化嘉年华”。冬季,以温泉养生为重点,叠加“世界美食之都”等元素,主推“美食之都养生季”。紧扣四季主题,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思路,细化落实文化、体育、旅游等重点板块年度活动。同时,按照“美食节作为通用的公共支撑,嵌入到各个品牌活动中”的思路,常态开展各有侧重的美食活动。二是做好新兴影视名城的文章。影视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扬州文化产业的短板。扬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光线·中国电影世界项目落户江都区的契机,规划建设中国·扬州影视产业集聚区,出台了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集聚区先后落户影视相关企业21家,多部影视剧正式立项,扬州本地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影片票房成功过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围绕新兴影视名城建设的目标,扬州市将聚焦产业,全链条激励,对重大项目落户、影视企业上市、电影人才引进、作品播出放映和电影IP开发等给予奖励;聚焦园区,全力度扶持,对落户集聚区的影视企业(公司、工作室)给予后期制作费用、原创作品交易等方面的扶持;聚焦企业,全方位服务,成立扬州电影拍摄场景联盟,遴选有代表性的拍摄场景,明确相关部门作为指导单位,协同为来扬州拍摄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吸引和鼓励全球优秀影视项目在扬州举办首映礼、发布会、电影节等大型节展,组织开展“影视扬州”年度发布活动,推动扬州得天独厚的历史文脉和大运河扬州段诗意风景成为影视机构的首选。
坚持市场化推进。扬州市坚持“政府主导、各方联动、市场运作”原则,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擂台赛”“对标赛”,建立健全市领导挂钩联系推进重大项目等制度,先后引进华侨城、万有集团、光线传媒等文旅产业战略投资者,强力推进大运河扬州段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着眼未来发展,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新成立注册资金30亿元、总资产近80亿元的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将扬州厚重的文化资源、丰富的非遗资源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大运河文化新活力。市场化推进,是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最重要的抓手。要落实属地工作责任,强化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同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保护传承利用同步推进,让大运河扬州段成为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鼓勵社会力量参与,用好用足扬州市支持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发展的19条政策措施,使出招商引资“真功夫”,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按下政策服务“快捷键”,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彰显国有企业担当,引导重点企业当好“急先锋”,积极整合大运河扬州段沿线的资源、资产、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聚精会神抓推进,促进大运河扬州段成为世界大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
(作者单位: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