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化合作有大动作

2021-08-14 16:42
信息化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长三角工业人工智能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正是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之年。日前,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及2020年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精神,三省一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从推进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一体化、数字产业、数字技术创新及举办重大项目和重要活动等五个方面,共同制定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信息化20项工作计划。并且,今后三年的工作也将由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化专题组牵头制定。

加快构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

推动5G网络建设应用

共同落实《长三角地区5G先试先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5G基站建设,促进5G协同布局,加快推进5G商用步伐。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医疗、安全生产等重点应用领域,深化5G场景应用,开展5G融合应用推介活动,加大5G试点项目签约,编制5G创新应用项目优秀案例。依托5G产业联盟、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5G产业相关机构,打造5G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

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共同推動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加快培育多场景融合、多系统集成、多设备协同的创新应用“灯塔”工程。持续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等开展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协调推进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和网间互联生态,到年底实现接入企业60家、峰值流量500G重点服务长三角区域,打造长三角互联网枢纽高地;二是推进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浙江云数据中心、浙江(长三角)新一代全功能智能超算中心、长三角国家级区域型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公共云算力中心、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腾讯长三角AI超算中心等集群建设,协同长三角区域推进存算一体化;三是共同参与中低轨通信卫星建设,推动空地网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互联,初步形成卫星互联网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北斗时空技术服务体系,推进北斗时空信息技术应用;四是建设长三角城市群量子保密干线环网。

推进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应用

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持续优化提升IPv6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重点推进数据中心、内容分发平台、云服务平台等IPv6升级改造。加快IPv6在5G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领域部署应用,持续推动新型家庭智能终端、工业智能终端等固定终端支持IPv6。

加快上海国际数据港布局建设

推进上海国际数据港功能体系建设,完善数据要素体系和功能布局,推动产业能级提升,促进数据流通便利化,推动形成数据产业集聚区,打造数据要素配置核心节点,加快国际数据港效应对全市及长三角区域的辐射带动。

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

深化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按照《共同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分工内容,做好各项合作事项落实。共同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完成长三角区域数据服务能力、应用服务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人才服务能力和政策服务能力建设,建设涵盖区域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解决方案资源池、数据监管体系,汇聚平台服务商与解决方案,实现优秀应用方案的推广和转化。

夯实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

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建设,接入二级节点数30个,标识注册量超50亿,接入企业6000家,为长三角地区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和标识解析等基础服务。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级节点(南京灾备节点)及托管服务中心建设,支撑长三角二级节点主业务数据灾备,保障标识解析节点安全运行。在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高端纺织等重点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从节点建设向行业应用转变,围绕供应、生产、流通等环节,发挥标识解析互联互通的作用,加大“标识+”融合应用推广力度。

完善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以工信部重点支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部省联动,长三角省市协作,共同培育一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重点平台企业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等,实现降本提质增效,打造一批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

共同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持续联合推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发展载体建设。共同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解决方案创新,着力突破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卡脖子”技术,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产业。

加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

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建立完善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协同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试点工作,对重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评估诊断和整改提升,全面提升长三角地区重点企业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推动长三角一市三省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联合建立工业信息安全预警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区域监测预警能力、态势分析和信息共享水平。

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发展

共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贯彻落实《共同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发挥三省一市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各自优势,推动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新业态的发展,联合制定和实施重点领域标准规范,形成长三角区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功能平台建设、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人才培养交流方面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共同签订《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协同推进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合力支撑保障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搭建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加快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建立常态化的工作联络机制,通过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增加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共同推进长三角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发展

贯彻落实《共同推进长三角新型显示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推进新型显示产业链融合创新发展,联合开展产业链固链强链补链行动,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畅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渠道,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促进长三角区域新型显示产业融合创新和迭代升级,全面提升新型显示产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把长三角区域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協同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加快“城市大脑”“城市智能中枢”的建设应用

加快推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模式,加快推进各地城市大脑建设。加强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协同,共同培育城市大脑关联产业生态圈。全面推广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大脑建设经验,鼓励各地聚焦教育、就业、文化、体育、医疗、出行等领域创新开发融合型场景应用,积极拓展城市大脑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大优秀场景应用复制推广力度。推进城市大脑与城市治理数字化深度融合,助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加强上海、杭州等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优化完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平台、开放创新平台、行业赋能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布局,探索建立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能力支撑平台体系。开展交流合作,以加强长三角工作联动,交流建设经验、模式,推动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补链强链,不断挖掘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支持长三角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发挥协同交流平台作用,联动三省一市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场景、数据、人才、政策等资源,积极营造长三角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生态环境。

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及举办重要活动

推动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建设

年底前建设完成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汇聚应用体验、测试验证、产业服务、创新孵化、人才实训等五位一体功能,覆盖电子信息、钢铁化工、高端装备、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六大行业应用场景及重点企业行业解决方案,举办10场辐射长三角区域的活动。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

发挥国际性平台溢出带动效应

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数字经济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加强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与交流对接,支持长三角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挥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合作能级和影响力。

联合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充分发动、汇聚长三角地区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资源,举办第七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北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举办若干场专题赛事,在长三角地区举办巡回路演,通过大赛挖掘引进一批创新力强、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项目,突出赛产联动效应,进一步发挥大赛在带动创新创业、引进优秀创业项目、培育双创人才、促进产业资本结合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业态和模式创新。

联合制定信息化专题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根据2021年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办的总体安排,共同谋划制定信息化组三年行动计划及任务分工。

猜你喜欢
长三角工业人工智能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人工智能与就业
工业人
数读人工智能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