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 王 飞 马 涛 拓布芬 冉红军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
高血压脑出血高发于老年人,患者因高血压而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内小动脉随着病情变化不断恶化,最终发生脑室内或脑实质出血。高血压脑出血可使患者颅内压力升高,令局部形成血肿,周围神经组织受到压迫,进而引发神经功能损伤,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不仅可能会死亡,还有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无法正常生活[1-2]。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术法之一,其固然可以清除血肿,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但单纯采取该术法容易出现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因此临床需辅以去骨瓣减压术等术法来提高疗效。本文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试观察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患者采取的不同手术方案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62岁~82岁,平均(72.73±10.75)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1岁~83岁,平均(72.98±10.62)岁。将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资料纳入对比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对比在两组之间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仅采取血肿清除术:术前以CT进行血肿定位,术中给予局部麻醉,在距离皮质最近的位置穿刺,取切口,为颅骨钻孔,将硬膜“十”字剪开,置入脑室外引流管到血肿中心,对血肿腔进行缓慢抽吸,同时经引流管将2万~5万U的尿激酶注入血肿腔中。随后,固定引流管,将头皮逐层缝合。术毕,给予对症治疗。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血肿引流量和尿激酶注入量。
研究组采取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为患者行全身麻醉,取仰卧体位,使患者头向健侧偏45°,于翼点取切口,在额颞部去骨瓣,达到减压目的。以显微镜进行辅助,由浅入深地以吸引器吸出血肿,同时以电凝进行止血,随后以生理盐水对血肿腔进行反复冲洗。最后,留置引流管,将头皮逐层缝合。术毕,给予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NIHSS评分。该评分即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可用于反映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轻重,共包括肢体共济运动、构音障碍、语言、感觉、意识水平、忽视、凝视、上肢运动、面瘫、视野、下肢运动11个项目,评分越高则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越重[3-4]。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研究组比对照组低,且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是治疗后比治疗前低,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作为一种出血性疾病,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继发病症,其原发位置通常在脑实质,患者多因颅内压力升高和局部血肿的压迫而存在神经功能损伤,由于该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解除神经组织受到的压迫,减轻患者颅内压力,因此临床多以去骨瓣减压术或血肿清除术等术法进行治疗。其中,血肿清除术是通过微创穿刺技术来将患者颅内的血肿抽吸出体外,该术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能够减轻患者神经组织受到的压迫,并且其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不易损伤到脑皮质;而去骨瓣减压术则是在血肿位置去除适当大小的颅骨,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该术法可以改善患者颅内血流灌注状况,有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5-7]。本文中对照组仅采取血肿清除术,而研究组则采取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自然是采取两种术法的研究组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更轻。结果中治疗前NIHSS评分相近(P>0.05)的两组在治疗后变为研究组比对照组的NIHSS评分更低(P<0.05),无疑证明:对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比单纯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当然,这两种术法实际上也有一定不足,如血肿清除术容易因术中正常脑组织受伤而再次发生局部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则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但瑕不掩瑜,两种术法的优势完全值得临床为患者积极应用。
单纯血肿清除术可有效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辅以去骨瓣减压术则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改善。因此,临床应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的联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