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摘要:基础阶段的语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审美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教师重要的研究方向。故事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故事教学法 应用
小学语文教育对培养和树立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学生终身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几乎都是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引入故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应用故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穿插一些与内容相关的小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化繁为简,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这种方法立足于教育现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转变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教育包括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承载着先人文化智慧的结晶。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依然闪耀着光辉,离不开诗人、作家的伟大思想,也脱离不了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但是,对于知识文化储备并不充足的小学生而言,一些文学作品脱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以至于他们缺乏理解的基础,难以产生共鸣。同时,文字的演变历经百年千年,初创时期的字形、字义已经与当代的文字千差万别,这对于学生而言,文字就显得抽象晦涩,难以理解了。
故事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有利于教师将艰深难懂的文字或诗歌日常化、简单化,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个人生活或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对于尚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小学生而言,专心听课无疑是一个大难题。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课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说一说与太阳相关的传说或故事,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不同时刻、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太阳的距离和大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太阳究竟是远还是近。这样一来,不仅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和观点,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他们了解和学习更多相关的小故事,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重视故事的真实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述的故事应该是真实的、贴合实际的、值得推敲的。只有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质量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相反,胡编乱造的故事往往缺乏逻辑性,经不起推敲,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时,教师应注重把握故事的真实性,尤其要注重故事的质量和寓意,使它们成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2.注重故事的相关性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课堂教学的辅助方法,与课堂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对于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在选择故事时,教师应把握故事与授课内容的关联性,围绕着教学目的和主要教学内容选择故事,最终将故事的落脚点放在所学习的课文内容上。
3.注重故事的趣味性
故事教学法绝非是在课堂中照本宣科地或者插入性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和抑扬顿挫的讲述,描述故事场景与情节。同时,在选择故事时,教师要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刺激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
三、结语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文化瑰宝,蕴藏着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哲人的智慧结晶。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娥.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32).
[2]赵更生.巧妙故事激活课堂-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方法探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5(33).
(作者單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