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布达佩斯大饭店》作为导演韦斯·安德森的巅峰之作,极具欣赏价值,在表达主题、创作背景、拍摄手法、道具服装、视听语言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此外,该电影的色彩运用、艺术表现、画面构成有独特的美学意蕴,极具欣赏与研究价值。本文从社会文化、艺术内涵、多维联系等方面入手,探析该电影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布达佩斯大饭店》;美学意蕴;色彩;构图;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02
《布达佩斯大饭店》通过回忆的形式展开叙事,利用嵌套的形式在四层叙事结构之下进行讲述,按时间发展顺序将整个影片分为五个章节。故事围绕布达佩斯大饭店经理古斯塔夫先生和他新来的门童“零”展开。电影通过描述古斯塔夫先生因为一幅名画《苹果男孩》的所有权卷入名门财产之争后的种种荒诞经历,展现了欧洲在此期间的战火、兴衰、人文变迁,亦表达了对欧洲贵族精神及欧洲传统文明的惋惜。
1 影片背景
1.1 影片社会背景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發生在20世纪30 年代至 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波及日本,以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此次经济大危机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失业人口激增,百姓对政府极度不信任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设置经济壁垒打起贸易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调整自身内部经济政策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严惩和限制心存不甘,为摆脱束缚一直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意大利虽是战胜国,也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好处而耿耿于怀;日本也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条约的限制也让其心存不满,加上日本是岛国,国内资源有限,一有机会就准备对外侵略扩张。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一战以后的格局,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此时,德国纳粹武装组织快速膨胀,纳粹党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一大党,后来德、意、日三大法西斯轴心国为扩大势力范围,联合其仆从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除战争产生的伤亡与损害外,期间纳粹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吉卜赛人等。战后欧洲各国为快速恢复国力,急于发展经济,同时,美国为压制社会主义国家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援助。在此背景下,欧洲经济急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1.2 影片文化背景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导演韦斯·安德森曾提到影片的灵感源自斯蒂芬·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在影片结尾专门以字幕的形式向茨威格致敬并表示感谢。茨威格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也是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纳粹德国的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身亡。从片名来看,故事似乎发生在匈牙利,实际取景于德国,茨威格的原著中暗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奥地利。实际上在1918年以前,匈牙利、奥地利同属于奥匈帝国。当时的奥地利有“小巴黎”之称,是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是传统欧洲精神和思想的代表。标志着纳粹分子对犹太人有组织屠杀开始的“水晶之夜”事件,于1938年11月9日在德国和奥地利同时爆发。可以说影片讲述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二战的爆发使欧洲文明被肆意践踏,逐渐消退,百姓人文关怀日益淡薄,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对欧洲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欧洲的自由精神、贵族精神、人道主义精神遭到损害,人的主体性被忽略与剥夺,人们的思维方式趋于单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发疏远。从文艺复兴时期起,西方文化观念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人们对思想观念的认知逐渐理性化,甚至标准化,现代主义思潮使人民对传统美学文化的理解愈发浅薄,物质的急速发展与进步,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消逝与人文精神的淡漠。
2 影片艺术美学表现
2.1 极具层次感的美学色彩运用
2.1.1 浓郁浪漫的粉紫色调
影片中浪漫的场景大量使用粉紫色调,给人一种童话般甜美的感觉。影片开始部分,作者来到布达佩斯大饭店度假休养,此时画面上呈现出成片的粉色,粉色的天空、粉色的饭店墙壁、粉色的雪和粉色的树木。童话般的温馨色彩在哥特式建筑和连绵的雪山的映衬下,一下子将观众带到了一种浓郁而又浪漫的氛围中。当影片将观众的视线拉回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场景时,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粉紫色调占据了绝大部分画面。酒店工作人员身着的紫色套装、红色的地毯以及电梯间背景色彩饱和度较高,粉色的建筑内外墙、酒店内暖黄色的灯光饱和度较低,不同的色彩碰撞,共同呈现出具有浪漫氛围的浓郁油画感。影片中红色块面的大面积运用加上工作人员的紫色服装,艳丽明亮,豪华且复古,呈现出欧洲上层阶级当时的装饰风格。从整体饭店呈现的粉色色调,到贯穿始终的粉色蛋糕盒,既营造了浪漫的氛围,亦展现出了梦幻朦胧与不真实感,展现了对那个早已逝去的华丽酒店、那些逐渐消逝的欧洲文化[1]的留恋。
2.1.2 清冷灰暗的蓝灰色调
古斯塔夫被捕入狱后,画面色彩从此前明快的暖色调转变为以蓝灰色为主的冷色调,也预示了故事的转折与发展。监狱红色的石头外墙、灰黑色的水、被大雪覆盖着的灰黑色树木、白雪皑皑的山谷以及灰蒙蒙的天空等,能让人感受到监狱阴暗残酷、令人恐惧的氛围。狱中警官着蓝灰色警服,狱友着蓝灰色条纹狱服,画面光影整体呈蓝色调,此时蓝色调的亮度与明度较高,给人以积极的希望之感。蓝色调代表着理智与冷静,亦给人以镇定安全之感,这也预示了此后古斯塔夫会与狱友进行有规划性的越狱。越狱成功后,逃亡路上亦采用此种明度较高的蓝灰色调,甚至在古斯塔夫与“零”在电话亭中向各处酒店经理寻求帮助时,也运用均等面积的冷暖色块碰撞,给观者以更大的希望之感。而在描述律师被杀的情节时,则降低了蓝灰色调的饱和度与明度,此时画面呈现出极致的阴冷感,与律师的悲惨结局相契合,跌宕起伏的情节被美学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
2.1.3 黑白色调
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冷暖色调穿插变化,配色大胆夸张,高低饱和度色彩相结合,冷暖色调碰撞,在视觉美学层面构建出了一个表达精致、诗意且浪漫的电影世界[2]。在影片结尾,导演韦斯·安德森放弃了彩色表达,采用黑白色调,此时穆斯塔法已经与阿嘉莎走到一起,他们在和古斯塔夫一同前往鲁兹的列车上受到士兵拦截,古斯塔夫为救徒弟与士兵抗争,最后被枪杀身亡。导演利用黑白画面使古斯塔夫的悲怆结局更加触动人心。色调在这部电影里的精妙运用,不仅情绪化地表达出了复古时代的意韵,也深化了电影的情感表达,深深地感染着观者。
2.2 极致工整的古典主义构图
古典主义风格发源于法国,在17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它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艺术中汲取灵感,形成了庄严静穆的独特美学特征。古典主义沿中轴线进行的对称构图手段最早出现于建筑领域,提倡稳定的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后发展到绘画平面构图中,营造出稳定且平衡的感觉[3]。《布达佩斯大饭店》采用的古典主义对称构图亦为影片的标志性特色,導演韦斯·安德森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影片主体、背景环境等内容上使用了极多的对称构图,而且每一处对称的场景和画面都充满着精心设计,这种对称美感的极致使用贯穿整部影片的始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实际上对称构图大量出现,极易使画面出现死板枯燥等问题,而该影片能做到画面对称工整却不单调,可归因于以下四点:光影的设置、镜头的调度、影片人物的动作、画面物体的穿插放置。在推人物近景的正面对称构图时,影片多从侧面打光,人脸上出现明显的受光面与背光面,面部情感表达也体现得更有层次美感。从15分20秒开始,镜头从全景拉至近景,紧接着两秒切换一幕布达佩斯大酒店顾客享受的对称画面,共五幕,景别的快速切换加速了故事的发展进程,亦使画面更加生动。在古斯塔夫越狱后布置追查任务时,后面的10位士兵中,有8位站立,穿插着一坐一蹲,在对称构成中寻求变化,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在画面整体对称构图下,细小物品的放置位置增强了构成美感,比如“零”初次探监古斯塔夫时,画面右侧摆放的水杯与远处的警卫,既消解了画面的死板对称,又保持了画面的平衡美感。
此外,影片根据故事内容年代的时空隔断,采用了与时代相对应的画幅比例与拍摄手法,60年代使用16∶9宽银幕,30年代用当时盛行的1.37∶1的标准比例,80年代则使用1.85∶1宽银幕。画面比例的变换直接而醒目地提醒观众时代的转换,既带来了感观上的变化,也让三段故事呈现得更加生动、更饱含时代性,极具形式美感[4]。
3 影片展现的文化礼仪美学
《布达佩斯大饭店》借古斯塔夫先生之手,向观众展现逐渐消逝的欧洲贵族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从古斯塔夫在酒店工作时的一丝不苟、恪尽职守,严格按照自己的准则处事,到被诬陷入狱后,“零”初次探监时,他满脸乌青地说:“当你身处这样一个地方时,必须无所畏惧,从第一天就开始证明自己,赢得他们的尊重”,再到越狱逃亡关头对“零”的教育,逃亡路上全身只有42块却回馈帮助的友人25块,对“羽之味”的坚持使用等等,无不表现出传统欧洲礼仪文化与美学。古斯塔夫与“零”被曾经帮助过的长官放行时,古斯塔夫说:“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存在,就是人性。”无论是与古斯塔夫有过“玉米糊之交”的刀疤大块头,不受威逼利诱改变初衷的律师,还是最后为保护“零”而被枪杀的古斯塔夫,都体现了荒蛮动乱时期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部电影展现了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导演运用了四层空间进行讲述,层层铺垫,向观者呈现了一段战争背景下发生的故事[5]。战争可以说是欧洲传统文明衰亡的关键因素,欧洲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核心区域,受到的影响与危害极大。影片中古斯塔夫与“零”两次乘坐火车的经历,分别象征着一战与二战,古斯塔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故人所救,幸免于难,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士兵彻底丧失人性,古斯塔夫也不幸被枪杀,欧洲人性之光、礼仪贵族文化随着战争消失殆尽。影片透过对布达佩斯大饭店这座“古老的虚墟”往日繁荣的回忆,纪念那消逝的人文与礼仪之美,并引起观者深思,该如何找回那消失的文化美学。
4 结语
《看电影的艺术》中写道:“当色彩与影片的主题相关联时,可以立即使观众产生共鸣,进而活跃气氛、塑造人物、丰富内涵。”导演韦斯·安德森对色彩的极致运用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影片所用的粉、黄、红、蓝、黑、白、紫等色彩,或温馨明快,或忧郁沉静,或纯洁神圣,无一不传达着导演安德森的创作情感,观众的情感也随着基调色的变换产生不同的心理认知。影片的各个场景采用了大量的古典主义对称构图,与浓烈的色彩相得益彰,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学习探究。同时,该影片不仅艺术表现力极强,也唱响了欧洲传统思想衰亡的挽歌,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思,鼓励其追寻人性之美、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 蔡卫华.色彩·荒诞·情怀:《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韦斯·安德森美学格调之显[J].电影评介,2018(24):90-93.
[2] 田渊.超然镜语:《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韦斯·安德森的美学韵律[J].戏剧之家,2021(6):156-157.
[3] 彭柳.探析东西方电影中的古典主义美学表达[J].艺术科技,2017(8):124-125.
[4] 吕维洪.冒险电影“三大件”:结构、格调与精神[J].电影文学,2020(12):51-54.
[5] 王敏,王其秀.电影叙事学视角下《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叙事艺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1):38-42.
作者简介:翁泽华(2001—),女,江西南昌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设计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