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芬
1943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共福建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南迁闽中。1944年3月开始,省委机关主动从永泰青溪撤出,转移至德化坂里牛寮沟,在这里开展了近4个月的抗日反顽斗争和整风运动。
——写在前面的话
搭 竹 寮
这里,处于戴云山腹地,石牛山脚下,山高壁陡,气候温暖,土壤肥厚,常年湿雾迷漫,生长着茂密的竹林。公路蜿蜒而上,车窗外,屋旁,山腰山脚山顶皆翠绿蓬勃,绵延不尽,在你推开一座座山门的同时,竹海泛起的绿波涛伴着山脉的节奏起伏,多么令人惬意的画卷啊。
1944年3月,正是雨后春笋要冒出大地的时候,在竹海深处,地底下竹鞭联结成片,正在酝酿一股顽强的力量,等待喷薄。3月的牛寮沟,一根根黄绿色的竹子被砍下,削出大大小小各种竹篾,再用竹篾编扎床、门和窗……屋顶不用瓦片,又要挡雨和排水,村民将粗大的竹子剖成两半,敲去中间竹节,一片向上一片向下,两两相扣,再用竹钉连接,模仿屋瓦排水的方法,巧妙地做成了竹寮顶盖。
3月的霏雨,长笋的季节,牛寮沟山坳竹林里平地长出了精巧竹寮——十八座,这里便是福建省委机关的驻地。
竹 林 风 声
竹海深深,十八座竹寮在高山浓雾里若隐若现。
茂密的翠竹,就像一道天然屏障。省委机关的同志在牛寮沟隐蔽,并开展整风运动。他们学习、讨论重要文件《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新形式与新任务的指示》《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整顿学风的决定》《学习五大本领》《关于群众工作的几个问题》等;他们唱红歌,文艺演出,山歌对唱……这些昂扬的声音在青翠欲滴的竹林间回响。
练兵场上练兵——瞄准,集合跑步操练,武器拆装,学习保护及行军知识……文化学习也同步跟上,机关领导给同志们分发写字的毛边纸,多认字,练习写字,成绩优异者奖励笔记本、手帕等物品,同志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印刷出版《顽强斗争者》——3寸宽6寸长,在毛边纸上宣传革命道理,坚定信心。一把钢刻刀,一筒蜡纸,一块没有木框的钢板,一罐油墨和一支油漆刷……在坂里期间,《顽强斗争者》出刊两期,顽强斗争的精神有如夜间点燃的竹火把,毕剥有声。夜行者不怕黑,不寂寞。
他们每天早晨要升旗,鲜红的党旗上刻着锤子镰刀,唱起《国际歌》《红旗歌》。“我们的红旗就是战旗,为着红旗扫荡杀敌,千万条臂膀高举起,养活着我们的战斗旗……”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仍记忆犹新,在竹林里轻轻唱起曾经唱过的歌。省委机关在当地播下的革命火种,像每天都要升起的太阳,为人们带来希望的亮光。在省委撤出后,村民们继续开展游击斗争,直到革命胜利。
在翠绿的屏障掩护下,曾传出脉搏跳动的声音。一台无线电联络机与中央党支部联络,就像竹林里飞出的火凤凰穿云过境,就像脉搏与中央心脏一齐跳动。据说这部电台是当时新四军从上海转来的,省委机关撤走后,群众将它藏在山洞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被有关部门取走。
竹 笋 菜
“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竹林人家,一年中的吃穿用等日常生活离不开“竹”字。一年到头,笋菜始终是餐桌上的主角,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补给。
春天吃鲜嫩的春笋,冬天吃香甜的冬笋。春雨后的笋芽更是一个劲儿往上冒,接二连三,怎么数得过来呢,一部分留作长翠竹,一部分被挖起来制作成笋菜,花样也多:煮鲜笋、炖笋咸;加工制作成腌笋,藏在老竹筒里,用黄泥封上;更多的做法是把鲜笋晒成笋干,拿到集市上卖,换回肉、豆腐或其他食品。
高山地区的耕田在崖壁上显得又细又长,难见大丘田,本来就粮食产量低,到了四五月青黄不接时,供应出现困难,省委只好派警卫队员去东湖运米。走下竹林间的小路,又陡又长,全是荆棘、荒草,有的地段要找条小路都不容易。花去五个夜晚的时间最多能扛回60斤大米。据一些扛过米的老人回忆,单是到永春湖洋,一趟来回就得8天时间。省委在山上的这段时间里,过的是苦日子,吃的多是芥菜、苦菜、笋干,多一小碟炒菜梗便是加菜了。
坂里村民努力为山上的同志筹粮,将笋干挑出山去卖钱,换了豆腐、猪肉和粮食,以改善伙食。也许对于吃腻肉食的现代人来说,尽挑笋干不吃肉,认为笋是好食材,可在缺葷少油的年代,吃多了笋胃也不好受呀,有胃病的人还是少吃笋为好。笋里多碱,伤胃。酸碱中和可避免锅里少油的不利,当地芥菜长得好,芥菜腌制成的酸糟菜便是笋的绝佳搭档。
竹 武 器
敲竹筒,听暗号,这脆响的声音,能击穿夜色。“嗒——嗒,嗒嗒嗒”,这是自己人,莫要惊!
关于竹的资源取之不尽,以敲竹筒作暗号,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与敌人做斗争。暗号,是软武器。
老交通员讲过这样的事:一次,吴天亮和刘祖丕从南山到坂里来,为了不暴露,分别化装成采购山草药的商人,分两路到坂里。吴天亮于傍晚时分抵达,他走到陈家咸家门前,见大门紧闭,心里犯嘀咕,于是拿起一根木棍敲击屋旁的毛竹竿,“嗒——嗒,嗒嗒嗒”,两遍之后,陈家咸听清楚是暗号,忙下楼打开门,把吴天亮迎进门去。得知刘祖丕还没到,吴天亮让陈家咸赶紧到村口去迎接。陈家咸靠在一棵树下等候,不久远处走来一个撑着油布雨伞的人,陈家咸暗暗打量:来者是谁?油布雨伞,就是我要接的人吗?可是我又不认识他,到底是不是?怎么办?万一碰上暗探就糟了。手摸着青竹竿,猛然想起接应暗号,收起雨伞敲响竹竿,先两声慢后三声紧,那人听见了,拍手掌做出回应。是自己人!
地下革命故事常常与暗号有关,化装扮角色也是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幕后战争。为避开敌人耳目,做到不引起敌人注意,省委同志常常化装成“香菇客”,到各家各户收购香菇,在聊家常时宣传抗日斗争的道理……当时的地下宣传和串联经常是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开展的。这些行动,就像散落在山野间的萤火,以微弱的亮光照亮暗夜;像地底下劲竹的根和鞭,不久将长出一个个顽强的春笋。
侦察与反侦察总是相伴相生,前脚跟着后脚到。国统区当局也时常派出化了装的特务,到各个村转悠。为防止陌生人进村摸情况,村民想到了当地古老的赶野猪装置,将它进行改良,制造出一种巧妙的“竹武器”,机关暗藏在进村的山路上:找一棵路旁的毛竹,只斩去尾巴,从中间把毛竹劈成两半,然后用一根韧性极好的细藤绑住其中一半毛竹片,拉弯横过山路另一头,绑在小小的木桩上。有一次,一个国民党特务想潜入村子打探省委机关的行踪,正当他四处张望之际,“啪”的一声,两片毛竹拍出巨响,吓得他一个趔趄摔倒在路边草丛。战士一看是陌生人,立即用暗号通知全体同志迅速转移。
竹武器,巧智斗,发之有声,听者有耳,心相连,意相通,军民一条心。
斗 蚂 蟥
住在竹棚里,寒风总是要从缝隙里穿进来。南方的春处于“春寒料峭”中,当地有民谚“吃了五月粽,破裳才能放”,农历的端午到来时新历已到六七月了。再者,牛寮沟处于高海拔中,不出太阳的时间常常是湿雾缭绕,战士们穿的衣服比较单薄,寒天里大家不敢烧柴取暖,只能烧红木炭御寒。
战士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抗寒,办法也多,跑操便是最好的办法,这些可难不住他们。只是山区里神出鬼没的蚂蟥让人头疼之极。山蚂蟥常常潜伏在草丛、竹叶上,尤其是在堆积有腐败的枯木烂叶和潮湿隐蔽的地方,伺机吸食人畜的血液。蚂蟥是热感应的动物,有人经过便伺机落下。水蚂蟥则潜伏在水草丛中,一旦有人下水,便飞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体上,饱餐一顿之后离去。
令人恐怖的吸血鬼常常悬吊在头顶,在你专心致志时,唱歌走路洗衣服时,不小心就惹上一条蚂蟥,它找准手臂、小腿上热热的血管,一头扎进去,瘦长个一下子就变成胖大个,一头在里边一头在外边,此时想拉它出来也没用,切不可强行拉扯,否则蚂蟥吸盘将断入皮内,有时可引起感染。原来,蚂蟥的头部有吸盘,并有麻醉作用,一旦附着在皮肤上,不容易感觉到。
蚂蟥最怕的是什么?盐。在山上一时找不到盐,怎么办?村民教给战士们一招最便捷的办法,当发现蚂蟥吸附于皮肤时,拆开一个烟头,弄湿敷在吸附部位,蚂蟥一会儿就掉下来了。
“歃血结盟”
坂里地处德化与仙游、永泰三县交界处,山高林密,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自然村落。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对神圣的仪式非常崇拜、心存敬畏。当地流传着“歃血结盟”的美谈。
坂里全村只有22户群众90多人,但这22户分属不同房头,有的群众提出说担心有人嘴没封严,说漏了风声。群众的保密工作一直是搁在省委机关领导心头的关键问题。吴天亮、刘祖丕等同志是闽南人,与当地村民容易沟通,于是省委相关领导把做好保密工作的任务交给了他们。起先他们挨家挨户做工作,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前期思想工作做了,可他们还是不放心,刘祖丕想到了民间“歃血结盟”的传统,决定拿出诚意给村民看。让我们通过一些健在的老同志、村民以及交通员的回忆,还原“歃血结盟”的场景。
刘祖丕叫来各户代表到陈存星家中集合。大厅正中的八仙桌上摆着香炉,香炉正燃着香,旁边插着鲜艳的党旗。刘祖丕主持,黄国璋讲话:“穷苦的农民兄弟们,我们都是被国民党迫害的,为了穷苦大众能翻身得解放,共产党不惜千辛万苦,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然后,黄国璋感谢群众对党的拥护与支持,接着讲国内外形势,最后对大家提出要求。各户代表讨论并订立了公约,由刘祖丕执笔整理,22位户主签名立誓,宣誓书内容大致如下:一要拥护共产党;二要保密,见到陌生人来要及时报告;三要帮助采购粮食;四要帮助搞情报。会议结束后,省委同志买来鸡,煮面招待群众代表,并且一起喝鸡血酒。公约烧成灰溶入酒中,再滴入鸡血,鸡血酒从村民代表手中一个一个传过去,又传到省委代表手中。村民喝过酒立过誓,坚决保护共产党,保护省委机关。
省委在坂里100多天,家家户户都为省委机关和武装队伍的安全、供给尽心尽力,有的到水口、永泰、仙游购买、挑运粮食和生活用品,有的到水口、仙游凤顶、永泰等地了解敌情,老人小孩则在村内站岗放哨。其实,村里每个人都知道危险的存在,但是因为与共产党订了盟约,便只有一个信念,不存贰心。
在严酷的环境里,“歃血结盟”对抗住了“联保连坐”!
雪 压 翠 竹
省委机关撤离坂里之后,当地群众立即将活动场所全部毁掉,将十八座竹寮拆毁、烧掉,并在原地种上蔬菜和粮食。
当时国统区推行“共具联保,连坐切结”反动政策,“联保连坐”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实施的通过保甲组织维护其统治秩序的法律措施,规定各保甲内至少应以5户为单位发表联保连坐声明,保证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如通匪、纵匪或隐匿不报,愿受连坐……人民生活笼罩在白色恐怖中。
有一天,国民党匪军数十人突然闯进了村子,要搜山找寻红军的踪迹,老交通员陈存素和陈存励等几个立即分头展开掩护行动,黄贵夏从后门上山把匪兵进村的消息迅速报知我们的部队,另外几个人则想方设法拖延时间,和敌人纠缠。他们得知带队的官儿也姓陈,就好话与他攀亲,几个人看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凑来了一些酒菜与他们周旋。直喝到下午三时左右,那些国民党兵便东倒西歪而回,哪里还顾得上搜山“剿匪”呢。
1944年6月,省委机关已顺利转移到永泰东湖。省委驻扎期间,保密工作做得特别严密,历时近4个月,不损一弹一兵。
同年11月,國民党对坂里进行疯狂“围剿”,保安团副司令徐振中命中队长陈尉华带三个分队驻扎毛厝及坂里黄贵夏厝“剿共”,坂里全村有不少人被抓、被审讯,但全村老少没有一人说出共产党的行踪。黄贵夏遭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情况到了如此地步,大家赶紧想办法筹资3000元,贿赂保安中队长,保安团才撤走。
如冬日大雪一场又一场,翠竹挺直腰板,任尔东西南北风,默默承受。
通晓竹性的乡民都知道,翠竹朝着哪个方向,地底下的竹鞭就往哪个方向走。当春天的笋芽又一次撑破坚硬的地面时,竹海将又一次沸腾起来。
责任编辑林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