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雯雯
摘 要: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之年,也是我国建成纺织服装强国的关键之年。年初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情况较为惨淡,外贸纺织服装企业由此陷入出口困境。利用纺织服装出口数据对比,分析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该行业出口的现状,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探究讨论应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风险的策略,提供解决危机的思路。
关键词:疫情;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数字贸易平台;创新型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8-0122-03
2020年,当全国人民奋力奔小康时,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降临,并迅速席卷全球。随着疫情的加剧,我国的外贸尤其是纺织服装的出口受到国内外疫情双重挑战和冲击,举步维艰。如今,我国需要对疫情后的纺织服装业进行分析,以促进纺织服装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现状
纺织服装行业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当经济繁荣的时候,纺织服装业欣欣向荣,我国的纺织行业在全世界的纺织服装中,不仅生产规模是最大的,产业链和门类也是最完整、齐全的。
但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全球纺织服装的常规消费需求呈现断崖式下跌,对我国外贸出口尤其是纺织服装的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造成了严峻挑战。同时防疫物资需求激增,使得我国在今年三个季度的纺织服装出口犹如坐过山车,第一季度低迷,第二季度适当回暖,第三季度出口增加,对中国现有的纺织服装出口走向和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202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纺织品出口的增长,预计未来10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将继续加大放量。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疫情席卷全球,贸易环境对我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出口金额与去年相比还是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下对防疫物资如防护服、口罩等非常规类纺织品出口需求增加,带动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除去口罩、无纺布等非常规防疫相关的产品,我国常规纺织服装出口则整体在前三季度下降一成多。据海关统计,2020年前8个月,我国对俄罗斯、拉美、美国出口下降30%左右,对欧盟、非洲、中东和东盟出口下降20%左右,对韩国、日本出口则下降10%左右。
剔除非常规和常规的纺织品服装成品外,我国的面料、纱线等半成品的依存度和需求也大幅減弱。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介绍,2020年前7个月我国面料出口下降了27%。纱线出口下降了31%[1]。主要是一些从我国进口面料、纱线的国家如孟加拉国、越南、柬埔寨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开工率低,需求不足。
面对因新冠疫情带来全球经济的衰退,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国际纺织品服装的流通和消费正进行着重大改变。我国从政府到纺织品服装企业都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共同驱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二、纺织服装企业转变思维、优化方式
(一)转变经营种类,开发新产品
目前,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曹会长在“2020第八届中国与亚洲纺织国际论坛”上表示,一方面,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市场低迷,纺织服装的常规产品的订单推迟和取消现象较为严重,新增订单缓慢恢复,前景不明朗。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剔除防疫物资外的纺织服装出口需求仍旧下滑,订单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非常规纺织品服装如防护服、口罩出口猛增,带动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整体增长。“中国口罩等防疫用纺织品80%以上出口到欧洲、北美、日本和澳新等发达国家市场,拉动了这些市场的整体出口增长。”曹会长表示,受口罩、防护服出口拉动,我国纺织服装对发达国家出口普遍增长。
这些出口需求转变的信号也提醒我国纺织服装外贸公司,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转变经营种类,开发新产品。如增加防疫物品的生产,以弥补订单流失的损失。
虽然目前我国疫情暂时被控制,但是后续影响还是持续的,更何况国外的疫情还持续处于无法遏制的状态。民众不仅防护意识会增强,对健康产品、方式也更加关注,因此自疫情后,很多抗病毒织品及服装也得到了开发,尤其是一些大的纺织服装公司联合研制。如,在意大利设计和制造的抗病毒夹克Just5、Diesel和瑞典Polygiene联合开发的抗病毒牛仔布。我国纺织服装行企业设计这种布料面对能力和资金的不足,但是可以在行业协会的帮助下,共同出资,研制这类抗病毒技术的纺织服装,以适应新的消费趋势,赢得市场。
(二)转变经营方式,推进纺织服装业数字化升级
2020年前7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出口下降了31%,主要是疫情导致进口的原材料受到阻碍和国外供应链的中断。但是,我国纺织服装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长了9%,跨境电商等贸易方式出口却增长了12%。疫情加快了线上交易的蓬勃发展,新兴的出口贸易方式如跨境电商逆势加速增长。
随着三十多年前网络兴起,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模式就一直深受数字化的影响。纺织服装行业具有典型传统行业的特征,尤其是服装行业,价值链长。它经过上游的纺纱、织布、印染等原材料,接着按照各类主导设计制成各种成衣,再到品牌运营,通过各类销售渠道,最后通过零售到达销售者。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商特别是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商控制着各个环节,处于绝对主导位置,导致了企业间的协作信息不对等、信息化程度较低。疫情未出现时,这种模式的弊端还不明显,但是渐渐显露了。以阿里巴巴为典型代表的B2B,淘宝、京东、天猫等B2C出现以来,电子商务时代对传统的百货行业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分销渠道彻底被替代,商家直面消费者。对消费者而言可以直接以较前期便宜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纺织服装甚至定制,对生产者而言不再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盈利空间增大,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是支撑定制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疫情的出现,加快了新型供应链出现的速度。即供应商、零售商、品牌和其他部分链接起来,将端到端的数据捕获、可见性的无缝链接,从而建立全面的、整合的数字化升级供应链平台。目前,一些纺织服装品牌以从互联网获得的大数据来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以新媒体的创意互动为载体,定制品牌和效益合为一体的数字化销售,将传统品牌拥抱数字化升级转型成为可能,如波司登羽绒服。
鼓励企业加快应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的技术,推动纺织服装的数字升级速度,推进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的改造,发展纺织服装的数字化贸易、跨境电商,尽快抢夺新市场的制高点。
(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综合竞争力
近些年,鉴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中低端的产品主要以低成本盈利,因而很多品牌都将工厂搬到老挝、越南等东南亚的国家。
我国虽然是纺织服装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国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但优势产品还是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疫情也显示,仅仅依靠人工成本低廉的模式是不可持续且脆弱的。因此,需要加大自身的技术和工艺的提升,缩减与高端品牌的差距,向纺织服装的高端领域快速进军,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综合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除了需要提高自身工艺和技术外,营造品牌效应也是相当重要的。
今年8月,政府发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纺织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调查工作的通知》,强调优势品牌培育的落实,加强企业完善品牌、建立管理体系,增强品牌价值及竞争力;加大“三品”系统宣传,创造有利市场环境,有效推进我国纺织服装品牌的壮大发展。
著名国产服装品牌波司登,以较高的产品质量为前提,旗下多款产品远销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高质高销量的背景下,为使品牌知名度再上一个台阶,邀请外籍KOL做了一个测试活动,活动在网络上引起良好反响。
我们要双管齐下,把纺织服装的工艺技术和品牌口碑一起提升,最终赢得市场,获取更多收益。
三、政府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
(一)加大外贸政策的落实力度
今年以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商务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近百项稳外贸政策举措。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中谈到,“多渠道支持内销”“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支持企业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海关总署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和多项措施:《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十条措施》《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措施》《海关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措施》等文件和通关“零延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举措;如财政部发布通知,从2020年4月15日至12月31日,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
我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面对疫情,最大最终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以及员工工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等。因此,政府加强引导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和重视积极解决中小微实体企业的融资贵、融资不易的问题,加大对这类型企业的房贷力度,以较大优惠力度支持这些企业的生存经营。指导银行对即将到期的贷款采取展期或续贷,特别建议通过对纺织服装行业执行贴息扶持的相关政策,从而降低贷款成本。
政府除了出台这些有关外贸企业出口的新政策,还加强了外贸预警和法律服务的工作,及时准确地更新发布贸易国的投资环境信息,投资合作指南等相关市场信息,积极应对新冠疫情下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尤其是纺织服装这类弹性系数较大产品的限制。
(二)增大搭建数字贸易平台的强度
新冠疫情的暴发,让政府、企业、民众意识到有效借助外贸平台特有的优势。当前,政府引导企业增强对接当前知名数字贸易平台,如易贝、亚马逊、环球资源网、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同步,建设更多的数字展厅,合理借助云连线、云平台等网络新方式将实体展览转到线上,线下洽商转到云上,增强企业参与数字展厅的金额补助,实现企业新订单的增加,拓宽更多的海外市场[2]。
作为唯一一个基于市场采购贸易搭建的数字化的服务平台,市采通平台将小微类型企业实务操作难、出口收汇难等一系列痛点成功解决。到目前为止,市采通这一平台主要有四大特色服务产品:出口信保、自主收汇、物流管辖、绿色通道。在疫情暴发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该平台今年的出口实绩已达到6.1亿美元,服务企业达到900多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这成功体现了增大搭建数字贸易平台强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今网络全球化普及、高速发展的时代。
(三)加快培育外貿发展新模式的进度
在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我们更要以“一带一路”为框架,做好长期发展的谋划工作,精准实施相关政策。一方面充分认识到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的全球化的大趋势,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的发展势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下,逐步把低端订单,附加值不高的环节转移到诸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这些东南亚国家。当然,除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一如既往地实践包容性增长外,更要注重与法国、意大利这些发达国家建立全球时尚新型共同体。同时,借助进博会,坚持贸易平衡政策,发挥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相对优势,构建全球具有新格局、新内涵的中国纺织服装新版图。
近期,由常熟服装城、纺织商会和江浙沪皖四省市进出口商会在我国(常熟)服装贸易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期间,发起的“长三角纺织服装内外贸双循环发展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宗旨就出口转内销、内销国际化、国内外市场拓宽、内贸外贸双循环等内容开展推广和促进工作,赋予长三角纺织服装行业的内外贸融合发展新模式。
因此,在我国处于百年大变局的时代,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全球疫情仍在扩散之际,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首先应做好供给侧改革,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战略中,满足国内国外市场需要变动,稳固基础,加快新技术转化,寻找新增长点。政府应加大对该行业的扶持与引导,各地区也应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强化平台作用,共同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三季度伊始仍存诸多“不确定”[N].中国纺织报,2020-09.
[2] 万英.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对张家港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20,(9).
[责任编辑 晓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