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城
我不喜欢大而无当的问题,就来了这么一个:“怎么才能成为格局大的一个人?”我气定神闲反问:“为什么格局大比格局小好?”我觉得并无可比性。
问话的人是个少年,一下子难堪起来,用力擦了擦鼻子,吞吞吐吐讲:“主要是……我觉得自己格局太小、心眼太小了。”都是小事儿,他却耿耿于怀忘不掉,无心犯错,会想多。想弥补得周全,却更显得是千疮百孔,处处榨出自己校服下的小,他简直无法面对同学,都恨不能退学了。他不好意思跟任何人说,因为他们听了只会说:“你呀,真是小心眼。”他的小心眼在班上是出了名的,他很容易想多。
我说:“你隐隐认为他们在背后讲你闲话,又觉得猜疑同學不太好?”他窘得差点儿趴到桌上去。我忽然口吐真言:“我也从来不是一个大心眼的人。”
我和许多人一样,不够缜密,经常出错;又不够通达,放不下自责。我的笨拙,像一只踩在轮滑鞋上的熊,跌跌撞撞在瓷器店里。我真的不是有意的,要打碎那么珍贵的瓷器。我狼狈地向全世界道歉,忍着,捂着,藏着遍身你看不见的血点。我的伤,出于羞愧,我不好意思承认。
为什么,我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会像慢性咽炎一样,永远梗在喉咙里?
又为什么,我明知道人家占我便宜,却既没有勇气当面拒绝,又久久长长放不下?一遇到类似的事,排山倒海般全部想起。
许多时候,我清清楚楚下了决心:以后,我要坚定且温柔,也大大方方接受我有不足。但明天来的时候,我惊慌失措:到底怎么做才是对,那气量恢宏的人不计较小节,我偏纠缠不清;那真正自私的人“君子坦荡荡”,我只能羡慕。我很懊恼,我为什么不能灵魂有香气、心底有明月,我也想如大江大河般开阔敞亮。
但小心眼就一定一无是处吗?它不就是“心思细腻”或者“别具心思”吗?
心大的人经常粗糙疏忽,他们看自己大而化之,看其他人也马马虎虎。他们不在乎小事,就一心认定别人也这样。比如吃饭埋单,吃爽了就抢得声势浩大,四周侧目,吃得不爽就面无表情,对账单视而不见。他倒是爱恨潇洒了,与他同桌的人,心理活动是什么样的,就不太好说了。
这种时候,细腻的人就有优势了:他知道自己易受伤,也不会把别人当作铁金刚。有些事他做得不好,但他大概不会主动去伤害不相干的人。他对批评敏感,他就努力去改正错误。被冷落让他不安,他尽力不去冷落每个人。
甚至单纯意义上的小心眼也有优势。“他看不起我,我一定要活出个人样让他看看。”幼稚不是?但这么想,有些人会奋发图强。有个“人样”为标准,得向这个标准无限靠拢,从金钱、学历、颜值、身材,各方面要求自己。所谓“成为更好的自己”,前提可能是“不接受那个不更好的自己”。
还有些其他人嘴里的小心眼是自我保护。总有些人是怀着恶意的,像草里的蛇,他们试探的咬让你痛,又不足以致命。心胸宽大的人笑一笑就算了,等于给了对方再次袭击的机会。而小心翼翼的人,冷眼旁观,能看出更多的破绽,从此有三分防范,也就有了七分安全。
当然有些小心眼确实是没事找事,你就是记得,人未必能尽善尽美,心里犯犯嘀咕别扭就跟肚子咕咕叫一样,还真是控制不了的。
不能原谅世界,至少先原谅自己。别太自我鞭笞,也别急着鞭笞天下,专心读书,好好工作,小小的心也会开出大大的花,结出累累的果。
至于其他的,交给时间吧。时间改变你的身高,也改变你的腰围,当腰慢慢变成腹,也许你蓦然回头,发现自己成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心眼都被脂肪填满了,想心较比干多一窍都难。
而那些爱我们的人,会爱我们的差身材,爱我们的坏脾气,也爱我们的小心眼。
(丁强摘自《联谊报》/图 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