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梦月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生,我喜欢静听花开花落,常常因为流水汩汩而欣喜,也因枯叶更迭而失落。我爱好阅读,它常常使我内心宁静,静静思索。观察生活中那细微的细节,我常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老街的尽头,有间银铺。
奶奶有根银簪,很老旧的那种,她却视若珍宝。我因好奇,失手弄断了那只银簪。
于是乎,我答应奶奶跟她一起去修簪子。
踏入老街,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怔住。满街的彩旗迎风招展,商品更是琳琅满目。我不禁被迷了眼,忍不住停下看看。我停在一个柜台前,对着里面的首饰入了迷。真漂亮,我由衷地发出感叹。小巧的外形,在透明的玻璃橱窗的装饰下,更加地精致。我扯住奶奶的衣角,说道:“奶奶,要不您别修了,你看这多漂亮,我们重新买一个吧!”奶奶摇摇头,只继续向前走。一路上五颜六色,耳畔传来店里播放的阵阵悦耳的音乐。乐声和着吆喝,让整条街都鼎沸起来了。
直至,到了一个转角,向左,进入另一条巷。
前一秒还鼎沸的人声,都在这一秒小了下去。这条巷子在一家家的鼎沸声中,安静得像一座孤岛。顾客也逐渐稀少,古朴的门,素雅的招牌与之前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我们越走越远,人声也逐渐寂静。不知不觉间,到了老街的尽头——有间银铺。
古式的浮雕,踞在木门上,黯淡着。能看出它已经很多年了。奶奶走上前叩开了门,“吱呀”一声,好像漫长的一个世纪。院中坐着一个老伯,进门的那一刻,我好像看见老伯原本黯淡的瞳仁,因见到我们而现出别样的光彩。
“修簪子吗?”还没等我们说话老伯便主动问道。奶奶微微笑答“嗯”,说着便递上那只断了的银簪子。老伯爱抚地接过,像对孩子般的耐心,端详着,然后转头对奶奶说:“大姐,您这簪子可是个老物件咯,我得给您重新熔一下。”话语间透着满满的欣喜。奶奶点点头。我开始细细地端详起这个院子,木式的门窗还雕着花,一切都透着典雅与朴素。再回首,对上老伯和蔼的笑。“小姑娘,想来看看吗?现在做这门手艺的人可不多喽!”我点头,与老伯一起进了屋。
推开门,昏暗的气息扑面而来。老伯打开门窗,点点阳光渗了进来,照在屋子里的物件上,它们都因此镀上了一层别样的光彩。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在接触到阳光的那一刹那,都由死气沉沉又重新散发生机。老伯蹲下点燃了炉灶,猩红的火苗,为这突如其来的光而高兴,一下窜了出来。我慢慢端详起墙上的图纸,是银饰。没有现代首饰的娇丽,也没有百变造型。初看只觉单调朴素,没什么特别。老伯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身后。“其实银饰呢,虽然只那么几种,但是却传达出人们美好的愿望。虽然它不如现代首饰那么多变,但却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最真心的祝愿呀。古时有人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也有以银为荣,以银为贵的。可现在,喜欢银饰,会修补银饰的人不多咯。”老伯叹息道。
时代发展是好事,但是否,我们也该保护好我们的传 统呢?
窗外的太阳渐渐西沉。“小姑娘,你明天再来吧,今天估计弄不好喽。”老伯笑说。我点头拉着奶奶的手向老伯告别。小巷已点上几盏灯,橘黄色的灯光氤氲开来,显得宁静与祥和。耳后传来老伯的声音:“老街,左转,别忘了。”话语中满满的期待。
右拐进入先前的巷。此时,华灯齐放,人声如沸,像是炸开了锅,猝不及防地闯入人们的心窝。渐渐地,左巷幽静的模样携着银鳞细骨堪怜汝的银饰,款款而至,与眼前的景象形成对比。
我心中不禁思绪万千。时代在发展,而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却在渐渐隐退。这真的是我们一味追求发展所要的吗?我们真的应该一味地向前发展,而摒弃传统吗?
向左,是传统文化,渐渐隐退。
向右,是时代发展,满目繁华。
其实我们既要跨步向右,追求发展,也应在途中左转,保护传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忘本来才能跨步往前。
我眼前不禁又浮现那条街,向右迈进了繁华的街,向左跨进了幽静的巷……
(指导老师:嵇原军)
写作背后的故事
奶奶有根银簪,是银白色的。它单调且无华,分成几股,麻花似的拧在一起。虽然古朴,却是奶奶的最爱。自我记事起,它便与奶奶形影不离。后来奶奶头发稀落了,戴不住,便宝贝似的放了起来。我很疑惑,奶奶为何这么喜爱它?
终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它被我弄断了。奶奶很是难过,母亲带她在首饰店里逛了又逛。店里的首饰,珠光宝气,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但奶奶却一件也看不上,固执地只要她那根银簪。无可奈何,母亲托人四处打听有没有修银饰的地方,过了许久才有人回应——老街里有一家。在那一刹,我不禁有些感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却在如今鲜有人继承。但时代的脚步是向前的,它从未因什么而停歇。
我想到这次作文题“向左向右”,看似是相互矛盾,需要选择的。但我们何尝不能兼顾一下呢?存在即合理,它自有其发展规律。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发展与传统是可以并驱的。人的目光理应向前,但同時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又怎能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