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男 谭 畅 刘 辛 金 彤
公园城市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中国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总结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外实践,提出公园体系的三大建设路径:(1)区域统筹,建立生态安全网络体系;(2)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全域公园体系;(3)从规划到实施的顶层管控机制。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体系建设为例,关注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人本需求等,体现公园建设要求从增量到提质的转变,真正将人、城市、自然生态功能有机融合,让城市生长在公园中。在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指引下,探讨公园体系构建的实施路径,对推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高品质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公园城市;公园体系;中德生态园;人居环境
快速城镇化导致中国城市用地紧张,各类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被压缩严重,但人们对高品质绿色空间及美好生活的需求度逐年递增,这是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时提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公园城市作为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这是对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城市及公园发展提供了新契机[1]。公园城市建设真正将人、城市、自然生态功能进行有机融合,让城市生长在公园中,这是理想人居环境建设的终极目标。
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及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推进公园体系构建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2]。文章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体系建设为例,探讨公园城市背景下公园体系构建的实施路径。从关注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人本需求等维度出发,探索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从而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优化提升高品质人居环境。
从公园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园”概念是伴随着工业文明出现的,并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成为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公共产品。美国最早提出公园系统建设,将公园与公园以外的绿色开放空间、公园园路等进行系统连接,形成完整的公园系统,极大改善了城市环境。20世纪30年代,美国城市规划中开始普遍运用“公园体系”的概念。波士顿、洛杉矶等城市都通过区域性公园体系引导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连接城市外围的自然地带,将自然和健康带入高密度的城市地区,影响了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4]。
中国公园建设经历了“园林—公园—系统—引领”几个阶段,并正在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公园—城市”融合发展,这是生态文明时代“公园—城市”关系的理想模式[3]。从公园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公园的产生和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从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角度解决城市问题,可以促进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福祉的提升。
根据国家《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51346-2019)对公园体系的定义,公园体系是由城市各级各类公园合理配置的,满足市民多层级、多类型休闲游览需求的游憩系统[5]。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城市争创“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这些城市的相关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但对绿色空间的功能本身和人本需求关注严重不足,同时忽视了附属绿地的功能利用及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风景价值的绿地、农田等,这些均影响了城市整体环境品质的优化提升。
“公园城市”理念对城市与公园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由从前传统的“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方式转化为“公园+城市”的布局模式[6]。但目前的城市公园建设缺少顶层的建设指引,系统性不强。
城市公园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市民游憩空间的作用,通过成体系的公园建设可将城市中的绿色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城市的内部结构,起到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作用。纵观国内外优秀的实践案例,现阶段公园体系建设更多着眼全域绿色空间与生态安全格局,关注均衡性与合理性,兼顾人本需求。
新加坡的城市建设理念从建设“花园中的城市”进化到建设“自然中的城市”,更加强调自然、城市与人的融合,关注自然栖息地的保护与城市生境恢复,从而解决城市问题,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其现阶段公园体系建设特点具有自然公园网络化、城市公园自然化、设计管理在地化等特点,不但关注全域的绿色空间格局与质量,也关注人的需求,鼓励社区共同参与公园建设与管理。
成都作为践行公园城市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2018年编制《成都市公园规划设计导则》,提出打造“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全域公园体系,根据成都自身禀赋条件与城市绿地特点,不但把郊野的山地、湖泊、农田等列入公园体系范畴,还将城市中的小微绿地纳入其中,系统组织全域绿色空间。
深圳的公园体系构建基于其城市生态网络,即以河流、带状绿地等城市生态绿廊为骨架,串联绿地斑块形成的城市绿网[7],形成三级公园体系,保障公园布局合理性,并依据自身依山傍海的资源优势、文化特点、功能需求,构建具有在地特色的公园体系[8]。深圳于2019年实现了“千园之城”的目标,成为“公园中的城市”。
“公园城市”的提出,描绘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从公园的产生到公园体系建设,再到公园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城市公园建设应从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发展[9]。在公园城市的建设指引下,应从各个城市的实际出发,构建具有在地性、系统性、引领性及可实施性的公园体系建设,对生态空间和城乡绿地系统进行顶层控制。
公园城市应该是一个和谐、安全、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城市发展尊重并保护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等组成的生态基底[10]。因此,基于完整的生态系统安全考虑,公园体系建设应从关注城市建设内部向城市区域统筹转变。通过生态廊道将城市建设区内外的绿色空间进行连通,建立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并与国土资源管控衔接,确保国土生态安全的永久性,实现生态保护“一张底图”。
公园布局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公平合理规划,最大化发挥绿地价值。公园绿地分布的合理性对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有很大影响[11]。传统的公园局限于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公园绿地,随着城市化发展,有限的公园绿地面积和单一的功能已无法满足居民的休闲游憩需求。新时期公园体系建设需突破传统的公园用地范畴和功能内容,将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风景价值的绿地、农田等纳入到公园体系建设中。对全域绿色空间进行分级、分类,并通过绿道、水系进行统合串接,构建多级联动的全域公园体系,推动“公园城市”的建设发展。全域绿色空间包括城市内部的各类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以及城市外围除建设用地外的水域、农林用地等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非建设用地[12]。
公园的特色影响着整个城市形态的特色营建,应当依托自身绿色资源优势锚固生态本底,满足人们幸福生活需求,并彰显多元主题的城市文化特色[13]。因此,应该从只注重公园功能向关注承载在地文化体现延伸。公园的多元功能可根据城市的资源特点、使用人群的功能需求为依据进行分类细化[14]。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塑造城市特色、满足多元的全域绿色空间需求。
公园体系建设是对全域绿色空间进行梳理、整合和利用,建立系统性的顶层指引和管控。一方面,需明确城市内外绿色空间边界,落实公园功能。另一方面,探索和研究一套在地性的管控机制,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规划和建设管理的办法,并在当地相关法规中有所体现,保证顶层规划得以实施。
中德生态园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北部,项目核心规划区为一、二期先行启动区,面积约为30.24 km²。园区建设于2013年正式启动,产业构成主要为绿色能源、数字科技及金融医疗等。2019年初编制《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开启“公园城市”建设,旨在成为中、德两国政府首个共同打造的生态示范城区。
园区整体生态本底条件优越,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齐备。目前园区主要城市路网骨架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但公园建设仍未成规模。园区前期建设发展过程中偏重于城市物质空间打造,存在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绿地空间不连续、公园品质较低等问题,有悖于最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建设“公园城市”的愿景。园区亟需统筹全域绿色空间,保护生态安全,保障自身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在地性、高品质的绿地环境,从而满足园区远期6万人对新城的文化认同感与高品质生活环境需求。
中德生态园公园体系建设以助力园区打造“山水相依、绿野田园”的宜人环境为目标,实现园区绿色、健康、人文、可持续发展,建立具有生态性、均衡性、特色性的公园体系与绿色健康系统。
4.2.1 建立连山通海的总体空间格局
基于山、海、城完整的生态系统安全考虑,采用无人机航拍的三维实景技术及GIS平台,对区域自然资源进行普查评价。将山、水、林、田、湖、海等生态要素进行落位,并对生态本底与人本需求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图1),形成“山—城—海”一体的总体空间格局,以保障公园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 区域生态本底与人本需求分析
(1)生态筑基,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与资源潜力。根据园区自身生态特点,从水生态、生物保护、地质灾害防护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详细数据分析并叠加,形成总体生态安全空间评价结果。以地灾防护安全格局为例,将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地质、诱因等内容进行赋值评分,评估地质灾害的易发风险。
综合研究历次动物调查结果、候鸟迁徙路线、现状自嵌资源分布情况,对区域空间生境结构与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识别重要的生境斑块与生态绿廊。在生态安全格局的前提下,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结合水网、路网、绿地布局等要素,落实区域的生态潜力空间。
(2)以人为本,关注区域绿色空间需求。从人本需求的角度,提取影响人本绿色空间需求的关键要素——城市活力性(人气)、交通可达度(便捷)、城市用地差异(功能)等。叠加各综合要素因子后,分析得出各区域的绿色空间需求。分析结果为公园系统布局与重点绿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3)建立总体空间格局。统筹考虑区域自然资源与人本需求,基于生态本底综合潜力与绿色空间需求分布两项分析结果,建立连山通海的总体空间格局与公共空间网络。抓马山、老君塔山作为区域的生态核心,沿青兰高速形成连山通海的“山海轴”;建设环山、环城、环海三个公园环;形成“一核、一轴、三环”的整体空间发展结构,指导园区公园体系建设(图2)。
2. 区域总体空间格局
4.2.2 分级联动,构建全域公园体系
规划在绿地空间和预留不尽合理的情况下,基于区域总体空间格局,加强附属绿地的开发利用,并将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风景价值的绿地、农田等纳入到公园体系建设中。对全域绿色空间进行分级、分层、分类,并统合串接,形成完整合理的绿地空间功能结构,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联动的全域公园体系,推动“公园城市”的建设发展(图3)。
3. 全域公园体系
郊野公园体系依托外围小珠山、抓马山、五河口湿地及各类湖泊等资源,建设郊野型公园,与城市公园共同构成公园体系的骨架。城市公园体系在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上,强化各类公园功能特色定位,并对其进行控制和引导。社区公园体系建设为实现15 min健康生活圈的全覆盖,兼顾布局的均衡性,并将社区公园分为生活型、办公型、商业型三类,方便服务不同的目标人群。
4.2.3 因需分类,系统引导公园功能特色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绿地服务功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需充分发挥公园建设对城市的积极影响。规划将公园分为三大基本类型,分别为生态景观特色公园、功能设施特色公园、主题文化特色公园。
规划依托三大基本特色公园类型,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为指导,结合中德生态园实际情况,从其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当地居民需求、历史文脉、发展定位等角度出发,又将公园进行子类的划分(图4)。
4. 公园规划布局
4.2.4 实施保障,形成从规划到实施的建设指引
从系统规划至建设实施层面,形成科学完善的建设指引,保障公园体系建设。系统规划层面,充分回应《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对园区绿地服务的高水平要求,确定公园体系建设的总目标;规划管理层面,制定公园体系规划导则与公园建设管理手册,落实管控要素指标、明确分级分类标准、提供各类公园特色引导,方便管理者按需弹性建设与管理;建设实施层面,划定出35个城市级公园与77个社区公园,并对其空间形态、规模、定位、功能特色以及建设时序等内容提出具体的建设要求。
在生态文明和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公园体系建设需持续探索与实践,提升城乡绿地建设与环境治理水平,这对推动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文化传承、公共健康及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德生态园公园体系突破了传统以绿地指标至上的固有模式,将区域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人本需求进行融合,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有效推进从系统构建到规划管理,再到建设实施的全域公园体系,形成系统性强、层级结构明确、功能完备、空间连续、均衡可达的绿色开放系统。对于园区环境质量与居民高品质生活的提高,实现绿色、健康、人文、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顶层控制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