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夯实杭州基层治理数据基础的建议

2021-08-13 06:54黄鹏进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杭州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杭州数字社区

□ 文 / 黄鹏进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当前,杭州正着力推进“数字治理第一城”建设,深化城市大脑在移动办事、智安小区、社区智治等基层治理领域的应用。

数据作为基层数字治理的基础要件,直接关系到基层数字治理的有效实现。本课题通过对下城、拱墅、萧山、余杭、桐庐等地的调研,分析了杭州基层治理数据运用情况,并对下一步夯实杭州基层治理的数据基础提出对策建议。

▶▶杭州基层治理数据运用现状

杭州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运用总体上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基础还有待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层治理数据的类型不够广泛

调查显示,目前杭州基层治理数据主要集中于“人员”“事件”两方面。“人员”数据主要包括社区户籍人口、暂住人口、老年人口等基本信息,以及社区党员、退役军人、重点管控人员、残疾人等特殊人员信息。“事件”数据主要存放于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平台,一般由网格员发现并经由闭环处置而形成。

而从数据的需求而言,基层普遍反映还缺乏精准的学龄儿童、志愿者、孕产妇等人员信息,缺乏辖区范围内的单位信息(如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信息(如房屋产权、设施维护、物业用房、电网水网等基础数据)等。如,下城区一些社区反映由于老旧小区物业设施数据不全,小区在微更新改造中经常出现挖破管道、水压不稳等问题。

基层治理数据的来源不够畅通

杭州基层治理数据主要来自于部门协同数据、基层自采数据与智能设备感知数据,但这三种数据来源渠道均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全市尚缺乏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基层在利用上级部门数据时存在障碍;二是基层缺乏自用数据的采集平台。

据初步统计,杭州基层社区使用的数据填报系统约有37个,这些系统均为部门设计,采集数据多为部门工作自用,而基层想要采集的一些数据如小孩晚托照护、老人用药指导、小区微信群舆情等还缺乏有效的数据采集平台。

智能感知系统应用还不普遍。杭州只有为数不多的镇(街)、村(社)在借助部分AI设备自动识别、截取数据参与基层治理,大部分基层反映由于资金投入大,智能感知设备的安装还不普遍,获取感知数据的能力较弱。

基层治理数据的管理不够严谨

数据的归类标签还不科学。目前,杭州由基层掌握的治理数据主要汇集于基层综合信息指挥平台,但这些数据除了被归类为“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大类外,大部分只能依据“时间”“事件等级”两个标签提取。

数据的稳定与安全还有待加强。课题组在5 地调查时发现,有3个镇(街)在展示有关平台应用时出现数据导入异常的情况。此外,镇(街)与公司签订的数字平台开发合同中关于双方数据使用权限的规定还不够详细、具体,存有一些漏洞。

基层治理数据的利用不够深入

将数据应用于基层减负的效果不明显。许多社区反映数字化治理并没有减少工作内容,一些数据采集报送工作只是从纸质报表转为线上填报。有社区干部抱怨手机APP太多,人均20余个。

综合应用数据的能力还不够。基层普遍反映缺少对数据深度开发应用的能力,如通过社区舆情分析提醒社区主动关注居民反映较多事项的能力还不够;利用大数据优化配置社区为老、为少服务需求与志愿服务供给的能力还不强;运用数据综合评估基层治理能力的应用还欠缺。

▶▶ 以四个“度”着力夯实基层治理的数据基础

课题组经过调研认为,要夯实杭州基层治理的数据基础,需要在四个“度”上下功夫。

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延展基层治理数据的广度

全周期理念要求城市基层治理全程分析居民的民生需求,实时处置发生的各类“事件”,形成对基层全息数据和常态运行情况的掌握。按照这一理念,基层要延展以下三方面数据。

一是辖区人、房、物等基础数据。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等人口基本数据;房屋产权、用途以及以户主为纽带的居住人员间关系等房屋基本数据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区服务机构、医院、中小学等单位数据库;房屋建造、水电网改造、设施维护、物业用房、消防、环卫、绿化等物业数据库;智慧泊车、智慧门禁、AI探头、智慧养老、基础设施传感器等智能设施数据库。

二是辖区“事件”与“舆情”等动态数据库。应进一步做好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平台已有数据的标签归类工作;借助有关舆情监测系统,实现对微信、微博、论坛等主流网络社交互动平台的实时监测,掌握基层舆情热点。

三是辖区公共服务与基层自治数据库。公共服务数据库包括应政府部门要求采集的数据;老人、儿童、低保、低边、残疾等弱势群体的需求数据;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数据。基层自治数据库包括辖区内居民线上议事参与、意见建议留言等数据。

加快全域数据资源整合,提升基层治理数据的流转速度

搭建全市公共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以打造全市集中共享的一体化城市治理数据中心为目标,推进全市公共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建设,加快全市公共数据开放目录编制并有序推进目录内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

探索“申请—有限授予”数据共享机制。对一些涉及敏感、安全因素当前不便开放共享,而基层治理确有需要的部门数据,可在基层明确数据使用目的、范围、期限等基础上提出申请,由数据资源局牵头组织双方协商,数据持有部门在剔除关键敏感信息、确保安全等前提下授权基层有限使用。

推进镇(街)数字驾驶舱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的体系融合。镇(街)数据驾驶舱是下一步杭州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已有基层治理四平台的体系融合。建议将基层治理四平台功能有效整合入数据驾驶舱,避免另起炉灶。

加强对已有智能感知设备的数据共享。在加大对新型智慧感知设备投入的前提下,注重对各方已有设备数据的共享。如可先行探索政法委雪亮工程、安监局智慧安监工程、小区物业摄像头数据的共享。

完善标准地址库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数据的管理精度

基层数字化治理除了需要全息数据做支撑,还需要将数据标准化、体系化组织,便于高效利用。由于人、事、物等要素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地址则是一段时期内相对不变的要素,因此,高要求推进标准地址库建设,将各类治理数据与标准地址有效衔接,是杭州夯实基层治理数据基础的必然选择。

一是要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整合公安、民政、自然资源与规划等多方地址资源。将社会治理最小单元精细到房屋,为每一栋建筑和房屋赋予唯一的“身份号码”,实现人、房、企、事等社会治理信息与统一地址信息的关联和落图。

二是为多元数据叠加于标准地址库打好技术基础。建议加快基层数据采集、智慧场景建设、运营数据归集和使用等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尤其要对镇(街)数据驾驶舱建设、后期平台维护等提供一系列标准化指导文本,以利于各类数据更便捷地汇集于标准地址库。

三是为基层数据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提升基层数字治理硬件设施和要害系统的安全标准,加快基层数字驾驶舱和应用场景的安全堤坝,集成运用数据加密、分级保护、灾害备份等安全技术与措施,确保基层数字治理各项数据安全。

立足实际需求,提高基层治理数据的应用深度

从居民需求出发加强基层治理数据的应用。建议从关爱基层弱势群体、小区垃圾分类、群租房管理、业委会财务管理、公共安全应对等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治理事项出发,加强基层数字治理应用场景开发。

大力推进基层数字治理中的共建共治共享。要在各类社区智治平台中,设置并运用好“居务公开”“在线服务”“居民评(议)事”等应用版块,实现居民对社区各类公共议题的有效参与互动交流。

大力推进基层政府的数字决策与管理能力。要让数据为决策与管理服务,不断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前瞻性、科学性,确保政府即时了解基层运行情况、精准预警风险隐患、高效处置突发事件。

建立场景应用评价机制和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要突出基层数字治理各类场景应用中的注册人数及日活率、使用率、满意率等核心数据指标,通过实时监测、对比分析,全方位准确评价场景运行质量,形成基层数字治理应用场景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

猜你喜欢
杭州数字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答数字
杭州院子
影像社区
杭州
数字看G20
杭州旧影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