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媛,周小平,岳 翔
(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00)
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中国以举国之力推进脱贫攻坚,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 899×104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104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 000×104人以上[1]。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扶贫在贫困户脱贫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2]。宁夏贫困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山区,即“五县一片”(西吉县、海原县、同心县、中宁县、原州区、红寺堡区、沙坡头区)地区,该地区涵盖着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等特困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是贫困区域所占比最高的地区,其中,仅集中连片贫困区在全国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就高达54%[3]。受资源条件限制,该地区千百年来被贫困缠绕,面对高山阻断、信息阻隔,农民在贫苦中变得麻木,“等靠要”思想严重,对科学技术更是充耳不闻,科技扶贫进展格外艰难。2012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聚焦“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主要脱贫产业,通过科技攻关、成果转化、要素对接等一系列活动,用“绣花”般的功夫,发挥了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插上了“智慧翅膀”。全区各级科技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行业扶贫职责,坚持以创新驱动精准扶贫。通过组织实施科技脱贫“百人团”计划、科技扶贫指导员专项行动,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培养科技示范户、培育种养殖合作社,逐步形成了“部、区、市、县”四级联动、“科技+县乡村三级组织+公司(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贫困户)”四轮驱动的科技扶贫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依靠科技进步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将在系统总结宁夏科技扶贫指导员服务模式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扶贫指导员行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科技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对策建议。
3年来,自治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 000×104元,优化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区内7所高校、科研单位科技力量,向170个深度贫困村选派38个科技扶贫服务团、170名科技扶贫指导员,共实施113项科技扶贫项目,实现了深度贫困村科技服务“全覆盖”。瞄准贫困地区发展突出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在摸清村人口比例、贫困现状、地理条件、环境资源、产业基础、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与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以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科技项目、开展集中培训、培育科技示范户等为抓手,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造血”功能,为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科技扶贫指导员人数分布见图1。
图1 科技扶贫指导员人数分布Fig.1 Thedistribution of instructors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技扶贫指导员因村因户因人施策,聚焦脱贫产业薄弱环节,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针对主导产业不明确的移民村、空心村等,结合当地实际条件量身打造庭院经济、妇女手工、特色养殖等脱贫产业,通过建立种养殖合作社、示范推广适宜科技成果等途径进行全产业链技术帮扶。例如,宁夏大学原州区科技扶贫指导员团队将扶贫与电商结合,推出“基础母山羊认领计划”“土蜂蜜认购计划”等消费扶贫模式,在宁夏大学设立“科技助农”扶贫超市,还帮助村集体组建自己的电商团队,培育本土化农产品网销品牌。深度贫困村主要脱贫产业分布情况见图2。
图2 深度贫困村主要脱贫产业分布情况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maj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iesin deep poverty villages
3年来,广大科技扶贫指导员围绕深度贫困地区28个主要脱贫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引进推广适宜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464项,引进各类适用农机、器具3×104件,推广新型生物肥等绿色生产资料200×104t,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10个,示范面积0.35×104hm2。据不完全统计,由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科技扶贫指导员团队所帮扶的西吉县部分深度贫困村地区马铃薯平均单产提高24%,草畜产业综合效益提升20%以上,青贮饲料覆盖率提高了75%,肉牛死亡率降低50%以上。科技扶贫指导员队伍已成为宁夏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载体,为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最后1公里”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科技带动脱贫产业提质增收的效率见图3。
图3 科技带动脱贫产业提质增收的效率Fig.3 The efficiency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increasing incom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ies driven by scienceand technology
为转变农民思想,充分发挥科技扶贫“扶志”“扶智”作用,2018年以来科技扶贫指导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 339期,培训农民30.3×104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6 075户,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60×104份,培养土专家、田秀才1 130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1家,以经营主体为纽带,定向吸引5 000余户贫困户参与集体经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增强了村集体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通过科技扶贫指导员行动,一大批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才涌向贫困地区,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大地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将课堂经验转变为理论实践,通过“面对面”“一对一”“手把手”等方式,将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直接传授给基层部门和广大群众,搭建了专家、基层部门、农户对接交流的桥梁,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高、基层经验丰富、作风扎实的优秀人才,科技人才扎根乡村大地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一对一”的科技扶贫模式将服务对象聚焦到了村,满足了精准扶贫的科技需求,但在培育企业、合作社等创新主体方面和产业发展方面仍有不足。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壮大,企业不仅是创新的主体,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科技扶贫指导员所帮扶的170个深度贫困村企业数量不多,下一步应考虑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科技力量支撑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本土化企业,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科技扶贫指导员均为自治区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和教师,虽不乏有很多专业素质高、基层经验丰富、作风扎实的科技扶贫工作者,但不能真正做到长期扎根农村,服务乡村的动力和效果与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大地有一大批科技特派员、科技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等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更加贴近基层、了解基层,如何让科技专家团队与培养基层科技人员结合起来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交汇的特殊历史时期,如何协同推进二者的有效衔接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4]。以扶贫为目的的科技服务机制是精准的、特惠的、阶段性的,而以乡村振兴为目的科技服务机制应该是共享的、普惠的、长期性的,这就要求在继承经验的同时也要创新方法。“细致入微”的扶贫方式导致资金分散、辐射范围闭塞、合作交流受限,因此,探索服务模式的转型措施迫在眉睫。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科技服务的对象也应由深度贫困村转移到更为广阔的平台,从科技扶贫指导员前期工作中汲取优秀的科技成果、科技人才、服务经验,整合扶贫资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集中开展科技服务,试点建设科技示范乡(镇),实现服务对象由村到乡(镇)的转变,以乡(镇)辐射周边村落,拓宽服务范围,使特惠性的科技扶贫转向普惠性的乡村振兴。
将从事农业成果推广的科技特派员、土专家、田秀才、基层科技部门管理人员等吸纳到科技扶贫指导员队伍中,共同组成新时代乡村振兴群体,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为引领,基层科技人才为后盾,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科技服务队伍,将科技服务覆盖到地方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家每户、每个个体,共谋乡村振兴蓝图。
继续加大对科技扶贫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构建可持续的科技服务长效机制,不仅要突出解决产业提质增效、资源高效利用等这些技术问题,更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推出优惠政策,引导特色农业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这些前沿领域紧密结合,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此外,要将科技服务与文化、生态等要素结合起来,创新科技对生产生活的渗透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