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图书馆是古籍保护工作的主体,在网络化时代,古籍服务工作呈现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古籍服务于社会的基本职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为公共图书馆提升古籍服务工作效能提供了法律保障。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古籍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在法制环境下提升云南省古籍工作服务效能的路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古籍;服务效能;提升;机制
公共图书馆是古籍收藏的重要机构,是古籍保护工作的主体,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是公共图书馆的法定责任与义务,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中将服务效能定义为“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实施,对公共图书馆提出“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要求。即通过完善内部机制促进服务细化从而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通过改革和优化管理、考核、服务机制,更深层次地激活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率。法律的颁布在促进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对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要把合理有效地提升古籍服务效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效能提升”的着力点之一,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的努力方向,更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一、《公共图书馆法》中关于古籍保护及服务效能的规定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馆内古籍的保护,根据自身条件采用数字化、影印或者缩微技术等推进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并通过巡回展览、公益性讲座、善本再造、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加强古籍宣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八条要求:国家图书馆主要承担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国家书目和联合目录编制、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组织全国古籍保护、开展图书馆发展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等职能;公共图书馆应当配备防火、防盗等设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古籍和其他珍贵、易损文献信息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公共图书馆法》中多处提出提升服务效能的要求,要求公共图书馆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要求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多种阅读方式和资源提高全民阅读能力;要求公共图书馆利用各种科技设施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
效能。
二、云南省古籍服务工作现状
1.古籍普查服务工作
2008年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成立后,对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古籍普查登记培训,实现了“县县都有古籍普查员”的目标。与部分高校合作,引入志愿者参与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提高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率。截止2020年底,全省44家单位完成汉文古籍普查登记32556部312786册,藏文古籍2285叶、傣文古籍1358部、西文古籍836部,汉文古籍普查完成率达92%。在普查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建立古籍分级保护制度。截至第六批评审结束,云南共有2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汉文古籍17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81部;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社科院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西双版纳州图书馆5家单位被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民族古籍修复服务工作
云南省民族文字古籍资源丰富但缺乏专业保护,亟待抢救修复,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全省范围组织实施“民族古籍抢救修复”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及州市、县(市、区)古籍修复骨干开展彝文、藏文、东巴文等民族文字古籍修复工作,抢救性修复汉文古籍1501册、约93000叶,彝文古籍250册、约14000叶,傣文古籍9册、360叶,东巴经古籍40册、491叶,藏文古籍2566叶,奠定了云南省民族古籍修复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的圆满完成,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大成果。它发展并丰富了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在全国的古籍修复事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
意义。
3.古籍数字化服务工作
通过数字化加工方式,再生性保护、开发、利用古籍。 2014年至今云南省图书馆已将2000余种4600余册地方文献、634种2567册古籍善本、1626种6564拍拓片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在局域网和“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上为公众免费提供服务,并先后三次参加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在线发布活动,共发布古籍数字资源480种,2103册。部分州市、县(市、区)也逐步对馆藏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公开发布。持续开展彝族、傣族、纳西族、哈尼族、普米族、瑶族、藏族等民族古籍编目采录识读整理工作,积累了一大批珍贵民族古籍数据信息资料,抢救了一批濒危民族古籍遗产。
4.古籍整理出版服务工作
云南省加大珍贵古籍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升古籍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服务社会。云南省图书馆完成了《木氏六公传》、《滇南草本》等文献的影印出版和《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书目》、《云南省图书馆馆藏珍品图录》、《云南省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护国运动文献史料汇编》、《云南抗战历史文献资料选编》等文献的整理出版。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翻译整理出版了《云南民族古籍丛书》80余部、《云南少数民族绘画典籍集成》(上中下卷)、《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云南少数民族古典史诗全集》(上中下)等民族典籍,协作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100卷)等民族古籍。
“云南省少数民族精品文化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100卷,自2011年启动以来每年得到了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和省财政厅专项经费的支持,至目前为止,已抢救出版彝、傣、傈僳、纳西、藏等民族古籍珍本83卷,推动了云南各州、市、縣相继编纂出版、影印了大量民族古籍。如《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36卷)》、《云南文山壮族文献古籍典藏(10卷)》、《耿马傣族历史古籍典藏》等。
5.宣传推广服务工作
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在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世界文化遗产日”、“全民推广阅读月”组织开展古籍修复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大众观摩并亲自体验古籍修复技艺。通过举办“册府千华——云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册府千华——云南迪庆纳格拉洞藏经修复成果展”、“守望文明,馨润三迤——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保护成果展”等展览,开发古籍文创产品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古籍在公众中的知晓度,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三、影响图书馆古籍服务工作效能的因素
1.组织协调不到位
省古籍保护中心成立后,虽然建立了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但没有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没有做到互通信息、互相配合,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研究规划云南省古籍保护重大问题。云南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也未能很好地发挥对古籍保护工作的咨询、论证、评审和专业指导作用,自委员会成立至今,一些专家的工作岗位已发生变化,但由于沟通不足,信息没有及时反馈,没有适时进行调整,导致专家委员会凝聚力不强,没有在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地方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联动机制,缺乏统筹规划、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的工作制度,沟通协作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阻碍了古籍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2.经费投入保障不到位
图书馆古籍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但一些地方未将古籍保护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经费投入没有保障。云南省政府财政每年拨付给云南省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专项经费仅为50万元,这些经费用于全省古籍普查、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古籍开发利用等方面,捉襟见肘。州市一级财政部门对古籍保护的投入更是微不足道,大多数没有古籍保护专项经费,与其他项目混合拨款。经费不足阻碍了古籍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下表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部分州市、县(市、区)图书馆古籍保护经费投入调查情况,可见云南省古籍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3.专业人才短缺
云南省通过多渠道、分层次培养了一批古籍保护相关人才,他们在各地古籍保护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与全省古籍保护的总体情况还是不相适应,出现古籍保护人员断层、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等情况。民族文字古籍传承人不断减少,很多珍贵民族文字古籍正在成为无人能识读的“天书”,民族古籍传承面临危机。
下表是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各地州市古籍保护从业人员情况调查,从中看出,云南省虽然培养了千余人次古籍保护相关人才,但由于多种原因,实际从业人员不到百人,古籍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专业骨干更是紧缺。
4.督促、评价机制不健全
在具体工作实施中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监测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评价制度、问责机制、日常监管、定期督查制度,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监督整改、解决问题,阻碍了古籍服务工作的有序推进。
四、公共图书馆提升古籍工作服务效能的路径
1.加大经费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
《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古籍保护的资金投入,对本地古籍普查、修复、出版及数字化等工作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形成长效保障机制。省财政及地方各级财政,要按全省古籍保护工作需要给予古籍保护专项经费支持,各州(市)财政应将当地所需古籍保护经费列入本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及时、足额拨付,并制定政策,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工作。
2.加强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
《公共图书馆法》中规定:“国家支持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和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究,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结合云南省公共图书馆古籍服务工作实际情况,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高新技术,以国家和省级珍贵古籍数字化为带动,加快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通过自建资源以及向社会购买资源等方式,建立品种齐全、版本丰富的“云南省古籍数字资源库”。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通过“云南古籍数字图书馆”等平台,及时发布推送古籍文献影像信息资源,实现古籍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依托数转模、模转数等先进技术,逐步实现珍贵古籍缩微化长期保存和数字化加工再利用。
3.建立古籍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补充古籍服务工作人力资源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公民参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针对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现状,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可招募高校在读学生、社会有志人士组成志愿者,通过参加“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及“民族古籍抢救修复”等活动参与全省古籍文化志愿服务,利用暑期及业余时间参与各地古籍公藏单位的古籍普查、修复工作,提高图书馆古籍服务工作效率,为图书馆注入服务和创新的活力。图书馆要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
4.拓展古籍文献服务社会的职能,形成品牌示范带动效应
《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图书馆通过巡回展览、公益性讲座、善本再造、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加强古籍宣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云南省古籍资源丰富,各古籍存藏单位要深入挖掘古籍的深厚文化内涵。结合自身优势和地域文化特点,采用讲座、研学等品读导读方式开展系列教育推广活动,深入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同时组织开展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手段,以云南古籍保护网为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南优秀古籍进行多媒体、多渠道、多终端传播,发布云南古籍保护工作成果,形成品牌示范带动效应。在具备条件的古籍存藏机构建设“典籍博物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展示丰富的古籍资源及保护成果,拓展优秀古籍文献服務社会的职能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古籍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古籍类文化创意产品,并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推介,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5.建立完善读者评价机制,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值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定期公告服务开展情况,听取读者意见,建立投诉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接受社会监督。”因此,图书馆应引入读者因素,完善图书馆服务评价与监督长效机制。通过在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填写“读者满意度调查表”、“图书馆新馆建设用户需求调查”、“读者日常评价单”等方法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渠道,让读者方便快捷地利用常态化评价系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图书馆要定期征集读者意见建议,及时分析读者对古籍文献资源的需求,针对读者需求合理优化图书馆古籍资源配置,及时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质量,提升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忠诚度,最终达到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效果。
五、结语
《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为公共图书馆提升古籍服务工作效能提供了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增强服务意识,采用多种途径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拓展服务范围,满足读者对古籍文献资源的需求,全面提升古籍保护服务工作效能,让读者获得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EB/OL].(2012-01-20)[2020-06-01]. http://www.gov.cn/gzdt/2012-01/20/content_2050157.htm
[2]郭卫东.《公共图书馆法》视域下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策略[J].传媒论坛,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20-06-01].www.npc.gov.cn/npc/xinwen/2017_11/04/content_2031427.htm.
[4]文化部關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的通 知 [EB/OL].(2017-08-07)[2020-06-01].http://www.gov.cn/xinwen/2017-09/06/con.en._5223039.htm.
[5]潘 雪,陈 雅.法治环境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路径选择[J].图书馆,2018
[6]贺海侠.高校图书馆常态化读者评价体系的建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
[7]宁 祺.基于《公共图书馆法》的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
(作者单位:云南省图书馆)
作者简介:颜艳萍(1975—),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学士,副研究馆员,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长期从事古籍研究,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古籍数字化新实践》、《云南民族古籍的书目控制》、《试论云南民族文献的保护与开发》、《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图书馆现状与发展的调查分析》等学术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