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农耕社会,而与农田与农人相伴随的,就是乡村。如果说现代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原子,在过去,乡村就是一个社会的原子,是一个帝国最小的组成部分,是基本的税收单位。而工业化社会到现在互联网社会下,农耕对于社会以及国家的贡献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进入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消逝。乡村的未来,到底在何方?
过去的乡村
从学术角度讲,人类最开始聚居生活的聚居地,有一个专门的名词,聚落。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
中国最早在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就有人开始耕种,随着社会发展,铁的使用,农耕器具的发展以及农耕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中国人口不断增长。
乡土文化,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诠释的那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在乡村和乡村的相互联系下,才蕴涵了延绵久远的中华文明。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中国人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不同于玛雅文明的城市文明、欧洲的商业社会,生活在亚欧大陆的中国人,自古就以农为生,历代更是重农抑商,士农工商,除了士,农是第二位的,农是国家根本。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礼于先农坛,祈祷风调雨顺。汉景帝曾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在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的年代里,乡村,也成为一个大帝国的主体。
从秦始皇确立郡县制,中国一直有一个传统,就是王权不下县,中央只会委派县一级的官员,而再往下,则要靠传统的士绅以及宗族来维持,有时候一个村子就只有一个姓,因此乡村也呈现一定的封闭性。
工业革命后,因为工业天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土地上的人们开始纷纷进入城市,进入工廠。而中国在新中国建立后,逐渐建立工业体系,但农业依然是最重要的产出,农民也依然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土地上的人们并无法随便迁徙。直到改革开放,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全球化,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成为农民工,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上学走出村庄,定居城市,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开启,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开始,城市旁边的村庄被拆掉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在这个进程中,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与之伴随的,是越来越多村庄的消逝。
乡村的消逝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了的国度,一个在大历史中气若游丝的小 局部。
在当今的中国,每天都有一百座村庄消失。最近十年,我们国家消失了90万个村落。
当然这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当人口由乡村进入城市,乡村人口越来越少甚至空心后,乡村的消失是必然的。然而当乡村消失后,那些从乡村中走出的人,也就没有了根,剩下的,只有回忆。而乡村生活那种独特的美,也会因为乡村的消失而不再有人体会得到。我们的下一代,再也不会有乡村成长的那些美好回忆。
作家冯骥才是乡村保护计划的倡导者,他曾说过,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保护农村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中国现有两千八百个县,一万九千个镇,数十万个乡村。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然而近年来,因过度开发、传承人断层、大量文物贩子涌入等原因,宝贵的农村文化资源正日渐萎缩。
在一些先富起来的地区,很多传统民居已经被不伦不类的“小洋楼”取代。很多开发商更是将一些古村落变成景点,在村落里涂红抹绿,编一些伪民间故事。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民间文化的传人——老艺人、匠人、歌手、乐师、舞者、故事家、民俗传人相继去世,很多经典文化已经无人传承。例如在黔东南地区,曾有32个村落说苗语,可现在,每年都有1-2个村落的人已不会说苗语了。赫哲语、满语、塔塔尔语、畬语、达让语、阿侬语、仙岛语等,会使用的更是不超过千人。
总书记曾说要让乡村留得住乡愁。过去几千年文人吟咏的乡愁,是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无法回到故乡带来的乡愁,而今天,许多人纵然有乡愁,也找不到那个小时候的乡了。2020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年国家对于乡村的振兴,尤其是扶贫计划,将目光投向那些曾经最贫困的地方,当乡村的面貌得到改变,村民们也不再为生计发愁时,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城里人也纷纷回来寻找那份自然。还有千万博主李子柒,通过展示最淳朴的乡村生活,让无数人找到心中的桃花源,甚至文化输出,让许多外国人都喜欢起中国传统生活来。当我们阔步向前的时候,也许已经不经意地失落了乡村的那些美好,好在,我们越来越重新认识到了这些美。
乡村与文学
中国是一个乡土的中国,伟大的中国文学里,也满是中国乡村的身影。《创业史》的作者柳青曾对路遥说过,“我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这个担子你应该挑起来。对陕北,要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书。从黄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没有陕北自己人写出两三部陕北题材的伟大作品,是不好给历史交代。”于是路遥写出了《平凡的世界》,写了那个孙少安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双水村。同为陕西作家的贾平凹写了《秦腔》,写了那个叫清风街的村子。还有陈忠实的那部几乎是当代文学里最厚重的《白鹿原》,那个承载了几代人沉浮的白鹿村,那个几乎是封建社会礼法缩影的典型中国乡村。
而对于中学生,乡村的样子大概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大家可以一起划船去看戏,回来的路上可以去地里偷一把豆子吃。
除此之外,还有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也是很好的描写乡村的文学作品。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则真实记录了工业化冲击下的 乡村。
中国很大,乡村的面貌也有很多,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有黑龙江哈尔滨阿城萧红在《生死场》《呼兰河传》里写的冷峻的东北乡村,有莫言《丰乳肥臀》《生死疲劳》里的山东高密东北乡,有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里的山西农村,有陕北的黄土高坡和关中的八百里秦川,有李娟笔下的阿勒泰的牧民的村庄,有格非笔下的《江南》三部曲,有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水……
乡村的未来
毫无疑问,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还会有很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然而,在过去,除了高学历人才,大部分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只是为了谋生,为了更高的收入,而如果在乡村,他们已经能有一份好的收入的时候,他们是否就不需要离开家乡了。随着国家的振兴乡村计划,以及乡村旅游的盛行,就像《我和我的家乡》里所拍摄的,乡村不再为生计而发愁,我们也能留得住童年的那些记忆,也许,就是乡村最好的未來吧。
结语
乡村是人类的根,是人类最原始的田园牧歌的梦想。无论城市如何让人们的生活便利,乡村的那份简单都是无可替代的。希望我们在狂奔的路上,能够同时留得住那份自然的美好。
附:
正在消失的乡愁(节选)
◎周国平
古人写乡愁的诗歌非常多,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个重要主题。乡愁就是对故乡的思念,那么,什么是故乡呢?故乡不仅仅是一个人出生和居住的场所,光有这一点还不够,故乡应该是一个与土地和自然有紧密联系的地方,一个能够提示生命源头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回答只能是乡村,乡愁是以乡村为依托的。
英国诗人库柏的诗写道: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在乡村,人和土地有紧密的联系,乡村里有分明的季节变化,人对自然物候有敏锐的感应。相反,城里人被人造的建筑物包围着,远离自然和土地,对季节的变化和岁月的交替不可能有敏锐的感应,所以城市很难给人以故乡的感觉。
我是在上海这个大城市里长大的,对此深有体会。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日子是在乡村度过的。我的祖母、外祖母都住在上海郊区的一个村子里,现在这个村子已经不存在了,但当时是真正的乡村,有农舍、田野、小河,我父母经常带我去那里玩。我的感觉是,在乡村,孩子是和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一起成长的,他是属于这个生命共同体的,他有很多伙伴,包括植物、庄稼、牲畜、昆虫等等。所以我说,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因此也是没有故乡的。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珍藏着童年记忆的地方,而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他的童年记忆是很贫乏的。你看那些在农村或者小镇长大的作家,比如鲁迅、沈从文,他们写的童年回忆特别能打动人,在城里长大的作家就写不出来。